03.01 翁源400名扶贫干部下沉农村一线 抓防疫促复工闹春耕一体推进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新困扰和新挑战。疫情当前,翁源县全力抓好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近400名扶贫干部下沉农村基层一线,将抓防疫、促复工、闹春耕等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翁源400名扶贫干部下沉农村一线 抓防疫促复工闹春耕一体推进

扶贫办工作人员到村指导工作

6天遍访51个省定贫困村

翁源县扶贫办分别于2月4日至6日和24-26日走访了全县51个省定贫困村,调研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看望驻村干部并督促其认真做好自身和贫困户的防护,全面了解疫情之下贫困村及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督促复工复产等。记者随车参与了遍访活动,所到之处,看见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春耕备耕工作如火如荼。

翁源400名扶贫干部下沉农村一线 抓防疫促复工闹春耕一体推进

沾坑村贫困户在田间整地备耕

在翁城镇明星村,记者看见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一起撸起袖子整理村容村貌,清理卫生死角,把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在官渡镇官渡村,村支书方健芬介绍说,疫情开始以来,驻村工作队坚守工作岗位,和村干部一道组织开展群防群控,村里的40多名贫困户家庭成员主动参与,他们和村干部、党员群众一起戴口罩佩袖章,制止劝导聚集群众,疏导劝返外来人员,排班守路口、发放宣传资料、喷洒消毒液……方健芬感动地说:“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贫困户识大体、懂感恩的情怀,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彰显了脱贫攻坚的社会成效。”

翁源400名扶贫干部下沉农村一线 抓防疫促复工闹春耕一体推进

驻村干部向村民发放口罩

在龙仙镇李洞村,记者见到村党支部书记郑绍畅和驻村第一书记黄国良带领村“两委”干部扛着米、提着食用油,送往五保户、低保户和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家中,确保他们在非常时期足不出户,安心在家防疫。黄国良表示:抓防疫不忘扶贫,关键时刻尤其要照顾好贫困户的生活。对于今后的发展,村里也有了规划,今年争取利用扶贫资金按“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新的种植试验项目,以点带面带动发展村集体和村民经济。

多举措推进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村民外出务工和农业生产,如何稳妥推进村民复工复产,翁源县扶贫办主任何小敏介绍说,扶贫办主动联系人社部门和对口帮扶的东莞市,为贫困户推荐外出务工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强防控疫情宣传,打消他们不敢外出的恐惧心理,动员他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尽快外出复工。据统计,截至2月26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总人数5824人,返岗就业人数4031人,有意愿而尚未就业人数257人,两者占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总人数的七成多。

在翁城镇沾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朝春也向记者介绍了该村复工复产的情况,他说,截至2月26日,全村已复工复产228人,复工复产率97%;外出人员中贫困人口34人,已复工30人,复工率88%。

张朝春带记者来到一片开阔的田地里,贫困户廖多富正在整地备耕,交谈中得知,廖多富一家5口人,老母亲年迈多病,妻子残疾,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流转土地9.5亩规模化种植果蔬,年纯利润约6万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摆脱了贫困。这是沾坑村通过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帮助贫困户增收的一个缩影。全村有劳动能力的26户贫困户中,18户种植果蔬,12户种植面积5亩以上。今年春耕,该村最大的种植大户流转了30亩耕地,并实现了连片经营。为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贫困户种植情况,对达到6亩以上种植大户落实封顶的奖补。疫情当前的春耕,沾坑村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做好防护,将筹措到的一批口罩发放给一线工作人员,将热心企业捐赠的消毒物资发放到种植大户,用于生产工具清洁和消毒。

翁源400名扶贫干部下沉农村一线 抓防疫促复工闹春耕一体推进

驻村干部到田间了解贫困户蔬菜种植情况

扶贫干部为大家舍小家

在官渡镇龙船村,来自东莞市厚街镇的驻村第一书记刘育强介绍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及当前的春耕备耕情况。刘育强自大年初三提前结束假期回到龙船村开展疫情防控以来,连续一个多月坚守岗位,未曾回过家,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在视频里跟爸爸见面。同样是大年初三到岗的,还有寮步镇驻龙仙镇青云村第一书记刘锦枝,一进村就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母亲重病在床也无暇照顾,只是借回寮步镇为青云村筹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的机会,匆忙回家看了母亲一眼。

这只是翁源县400名扶贫干部疫情开始以来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在这些扶贫干部中,特别是来自广州、东莞、韶关市区的驻村干部,远离单位和家人,白天走家串户忙工作,晚上孤独地待在村里,在家从来没做过家务的大男人,现在每天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把煮饭洗衣服当做了一种打发时间的乐趣。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的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有年幼的孩子需要关心,但他们为大家舍小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村干部和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为了扶贫工作,他们付出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