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在離婚率水漲船高的年代,總有一些不負責任的人告訴你,離婚後會更幸福;

也有一些老古董們,不厭其煩的告誡女人,千萬不要離婚,因為很痛苦;

所以,我見過太多在離婚邊緣掙扎的女人,她們今天一個想法,明天一個念頭,離與不離,全憑旁人說的話,社會的影響,對方的態度。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她們拿著這些外在的參照物,來衡量自己的婚姻,其實很沒有必要。

因為人們只看到,有人離婚後重生,有人離婚後屍骨無存,卻沒有看到,那些離婚後重生的人,她們在愛情破碎的時候,就已經重生了,離婚只是丟掉外殼的最後一步。

而那些離婚後屍骨無存的人,她們在婚姻關係破裂時,就已經屍骨無存了,婚姻只是摧枯拉朽,加快了腐化的進度。

所以,你離婚後過得好與不好,其實在你決定離婚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很多女權主義者認為,離婚率上漲,是女性自我釋放,自我成長的代表,因為中國目前有74%的離婚案件,都是由女性提出。

古板的教條主義者卻認為,離婚率高漲,導致了社會的動盪,一個最直觀的現實就是,離婚家庭的孩子,面臨各種心理問題。

所以,雙方都持有一定的道理。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拿離婚率最高的美國來說吧,他們曾經一度離婚率高達78%,意味著100個結婚的人裡面,有78個人離婚了。

這些一度信奉自由主義的父母們,在過度追求個人自由之後,卻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陰影,這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們,很難相信愛情,很難建立親密關係。

所以,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出現了,80年代,他們振臂一呼,崇尚個人自由,反叛基督教義裡,對婚姻契約精神的堅守。

可是,時至今日,卻又搖身一變,開始鼓吹婚姻契約精神的重要性。

而縱觀中國,似乎在走他們的老路。

我們這一代,眼見父母在婚姻裡修修補補,忍辱負重,所以我們追求結婚和離婚自由。

這沒有什麼錯,但是我想說,個人的福祉,也許會受整個社會思潮的影響,但是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你的個人幸福,只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不是大多數人結婚快樂,就意味著你需要趕緊結婚;

也不是大多數人離婚後挺好的,就意味著你需要趕緊離婚;

有些事情,真的不能跟風。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而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好多諮詢我離婚問題的女孩,她們在決定離婚時,整個人的狀態完全是糊里糊塗。

也許離婚後,能過得更好,是她們大多數人堅持離婚的理由。

但遺憾的是:一個人無法活得很好,結婚後也很難活得幸福;

婚內過得不快樂,離婚後也會很難過。

因為無論是結婚和離婚,你的身心狀態,如果依然完全受別人影響,你的決定就很難明智。

所以,你是否應該離婚,需要看你打算離婚時,處於怎樣的心理狀態。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我一貫堅持,結婚要走心,離婚要過腦

意思就是說,如果結婚時,沒有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沒有聽從自己的真實意願,反而過多考慮外界影響,各種利弊權衡,那麼婚後一旦你所依據的指標發生變化,你的婚姻關係也會失衡。

所以,走心很重要,因為一旦彼此託付真心,那麼一切後果,都會變成心甘情願。

而離婚時,一定要過腦。

不要想著,對方有多糟糕,我的日子有多痛苦,我的內心呼喚我離婚,我日日過得煎熬,事實上,從你生出離婚心思的那一天起,你內心的直覺和判斷,就已經變得不可靠了。

因為你感覺的你感覺,可能只是你的錯覺;

你以為的你以為,可能只是你的自以為;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很多女人,依靠感性思維,去解決情感問題,但遺憾的是,離婚是一段重要社會關係的破裂,選擇修復還是分崩離析,所波及的影響方方面面,需要理性思維來決定。

所以,決定離婚與否,一定要過大腦,仔細分析和思考。

如果結婚時的不謹慎,讓你進入了婚姻的墳墓,那離婚時的不理智,就是為你以後的生活,挖掘新的墳墓。

因為,離婚後,你的處境確實會變得更艱難,面臨的情況更復雜。

所以,想要跳出墳墓,先重生,再離婚。

而這個重生,指的就是完成個人心態的重建。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離婚會給夫妻雙方都帶來巨大影響。發起者會經歷恐懼、不耐煩、怨恨、懷疑、內疚,責備和挑剔;接受者會經歷震驚、失控、自尊心下降、不安全感、憤怒、想要“報仇”的慾望,並希望安定下來。

所以,一套完整的離婚,要經歷過各種情緒的波動之後,再做決定,而非某種情緒的催動之下,倉促的執行。

簡而言之就是,離婚需要經歷物理分離,情感分離,自我重建之後,才能去考慮,是否應該離婚。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李女士今年36歲,有兩個孩子,她和丈夫之間,曾經很恩愛,後來由於婆媳矛盾,生活壓力,總之各種不好的經歷,導致兩人情感破裂。

有連續三年的時間,她們經常性爭吵,冷戰,和好,重複。

後來有一天,情緒爆發時,她迫切的渴望離婚結束這一切。而她的丈夫顯然也厭倦了這種生活,兩人一賭氣,就真的迅速離婚了。

但是由於李女士和老公在離婚之前,沒有分居過,沒有經過情感分離,所以離婚後,兩個人都很痛苦,每況愈下,卻又不願意回頭。

離婚沒有為她換來解脫,反而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像李女士這樣衝動性離婚的例子,不計其數。所以,經歷正確的離婚步驟很重要,因為這是離婚的緩衝帶,讓你可以理性思考是否應該離婚。

離婚之前,夫妻雙方先要經歷物理分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分居,因為既然打算離婚了,就證明你們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分居可以讓你們提前體驗,離婚後的生活狀態。

因為,人是依賴性的動物,物理分居可以幫助你切斷這種依賴,好處就是,你可以由此判斷,你和對方在一起,是因為感情,還是因為孤單,是因為生活互助,還是因為你愛對方。

如果,你在分居狀態時,可以一個人生活的平和,那麼這就足以證明,離婚後,你有能力,一個人生活的很好。

其次,離婚之前,夫妻雙方需要完成情感分離。

李女士離婚後的生活,痛苦不堪,是因為她和丈夫,沒有完成情感分離,她們每天大吵大鬧,但實際上,彼此之間還是有很深的情感聯結,這些聯結,在破裂的婚姻中,會以埋怨,指責,爭吵,攻擊的形式出現。

但理智的離婚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應該是平靜的,也就是說,你完成了和對方的情感分離,你的情緒狀態不再受對方影響,換言之,無論他說什麼,做什麼,你都無動於衷,不喜不悲時,你才有能力說離婚。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最後,離婚前需要完成自我重建,也就是,心態上的成熟。

無論是物理分離,還是情感分離,都是幫助你完成自我重建的一部分。當你切斷和另一半的牽絆時,你專注於自我成長,自我修復,意味著,你將自己從另一半的身上劈開,然後將自己修理完整,如此,你才能全身而退,不受影響。

很多人害怕離婚,因為有道德焦慮症,比如那些從小被父母嚴格教育長大的孩子,離婚會讓他們覺得給父母蒙羞,充滿了恥辱和不道德感,所以,即便很痛苦,也不願意離婚。

很多人害怕離婚,是因為有分離焦慮症,童年時父母缺失的陪伴,讓她們在面對任何分離時,都會痛不欲生,找不到出路。

而這些心理問題,如果你在離婚前,沒有解決,那麼離婚後,就會帶來綿綿不絕的痛苦。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所以,一定程度上,離婚過程經歷的物理分離,情感分離,自我重建,都是為了保證你從失敗的婚姻中,站著走出去了,而非傷痕累累的逃離。

你負傷逃離墳墓,越是脆弱,就越容易遇到下一個惡鬼。

只有戰勝了眼前的惡鬼,修復傷口,鳳凰涅槃,才能真正浴火重生。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而對於有孩子的夫妻而言,完成以上3個步驟之後,還需要比別人多2個步驟。

第四步,就是一切歸零之後,彼此完整的兩個人,重新生活一段時間,看看是否能夠建立新的感情。

很多離婚,不是因為有無法彌補的問題,而是因為彼此雙方,沒有能力修復問題。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經歷過離婚三個步驟後的你和他,應該彼此都會冷靜下來,更加理智的看待婚姻。重新開始時,夫妻雙方帶著對孩子的愛,建立家庭的新聯結,就像認識一個新的人一樣,過去種種,既往不咎,開始新的生活。

如果可以重建新的情感和生活,那麼婚姻存續,如果依然無法重建,那麼婚姻作廢。

最後一步,就是儘量將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過去的幾年裡,心理專家們發現,離婚不是孩子們患上抑鬱症,學業失敗,並觸犯了法律的關鍵原因,這些出現心理問題和品行障礙的孩子們,是因為經歷了父母衝突。

也就是說,父母是否有衝突,是孩子們是否適應家庭離異的決定性因素。

實際上,孩子對父母離婚的心理反應,是良性發展,還是惡性病變,取決於三個因素:

第一,離婚前,他們與父母的關係質量

第二,父母衝突持續的強度和時間

第三,父母在離婚前後,是否滿足孩子的需求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換言之,如果父母在婚前婚後,都彼此敵對,關係惡劣,沒有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那麼離婚就會放大問題,導致孩子經歷嚴重的心理創傷。

而如果離婚前後,父母都給予孩子的高質量陪伴,並且婚前婚後,保持冷靜的決定婚姻的存續,在婚姻關係結束後,也保持友好的往來,讓孩子生活在友愛和關心的氛圍中,孩子就會健康長大,不受父母離婚的影響。

所以,離不離婚,不是最傷害孩子的,最傷害孩子的,是父母的衝突性相處。

婚內,父母如果長時間爭吵,指責,即便不離婚也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離婚後,父母如果長時間敵對,詆譭,即便說的有多愛孩子,都是對孩子的最大傷害。

離婚前,做不到這5件事,離婚後也會活得很慘

所以,弄明白這些,你就明白了:不是離婚後重生,是離婚前,你必須實現真正的重生,才能保證不受離婚的影響;

不是離婚後,爭取和另一半保持友好往來,而是確保可以友好往來之後,才確定離婚。

否則傷人傷己,還誤傷了孩子!

文 | 巴黎夜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