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固定收益的债券,为什么会出现负收益率

最近关于债券的消息挺多,一边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滑,引起市场关注,一边又是投资长期固定收益率产品的基金回报率很高,似乎怎么看都很矛盾。债券是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者借钱给债券发行方,发行方承诺定期给投资人支付利息。那理论上来说,债券肯定都是正收益的,只要债券发行方本身没有违约的风险,债券就没有风险。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要更复杂一些。而且,即便是最靠谱的国债,也可能会出现实际收益率为负的情况。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能要先了解两个概念:债券的固定利率,和投资债券的实际回报。


固定收益的债券,为什么会出现负收益率


债券的固定利率可能为负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者国家发行国债,或在发行的时候,约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比如,5年期债券,按照5.1%票面利率发行。那投资人买了一张100的债券,最后每年能收到的利息就是5.1块。这就是债券的固定收益率,也就是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绝大多数时候,发行债券都是正利率,是资金使用者提供给资金提供者的风险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使用资金的成本。但也有极其特殊的情况,比如欧洲现在基准利率为负,德国就曾发行过利率为负的国债,投资人愿意持有利率为负的国债,那是因为投资者如果把钱放银行,损失会更多。这是国债出现负利率最典型的场景。

债券的实际回报可能为负

债券在发行后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交易,价格也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比如,十年期的国债,发行时约定的利率是4%,如果以100的价格买入1张国债,实际回报就是债券的票面利率4%。可如果二级市场,债券的交易价格上涨了,1张面值100的国债,交易价格已经是104,那最后的实际回报率就是0%,因为价格中已经包含了票面利息。同样,如果债券的交易价格是105一张,那最后债券的实际回报率就是-1%。债券的实际回报率为负,很可能是因为市场对当下的投资环境比较悲观,认为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风险很大,所以才看中有固定回报率的债券,从而推高的债券的实际价格,导致实际收益为负。

投资债券的基金的收益率

那投资债券的基金,在说收益率的时候,又是另一套逻辑,它的收益情况取决于债券的价格指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债券基金分别持有国债和企业债,那这个基金的净值就由两部分组成,所持有的债券的支付的利息,以及债券在二级市场的价格。 利息是固定的,而价格是波动的。当二级市场的价格越高,对应基金的净值就会越大,基金的收益率就会越高。反之价格越低,净值就会越低,收益率也会下滑。波动最大的是一些垃圾债,100的票面价格,下跌到80、50也多是有可能的。而特殊的可转债,100的票面价格,涨到150、200也都有可能。那考虑到债券本身的价值,价格越高,自然风险越大,内含的实际回报就越低。


固定收益的债券,为什么会出现负收益率

总的来说,债券投资与金融市场的货币政策变化息息相关,也跟当下的经济周期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债市是对市场的敏感程度甚至高过股市。不管是直接从二级市场投资债券,还是通过债券基金间接投资债券,也仍还会需要留意市场的变化,了解债券的市场风险。大的逻辑是,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就一定会推高资产价格,降低资产的实际回报,也就是所谓的资产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