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囤房者“麻烦”终于来了,房价或彻底熄火?

每到年底,关于房子这点事总是让人头大。


房价有没便宜、适不适合买房?各种关于房子的话题怎么都避不开,而在过去10年,不少刚需在买房上吃了不少亏。


本轮房价涨幅从2015年底开始,然后迅速弥漫全国,以北上广深为首、2-3线城市疯狂跟进下,几乎在2018年达到了高峰期。期间,各大房企利用高杠杆买地建房、炒房者则不断低买高抛,几乎都赚得不亦乐乎,反观老百姓不断被高涨的房价“榨干”。


如今,在国家严厉调控打击下他们自食恶果,深陷“卖不掉”泥潭,近期新华社再次对楼市进行“补刀”,可以这样说,囤房者的“麻烦”终于要来了。


囤房者“麻烦”终于来了,房价或彻底熄火?


1、上浮的房贷成本


为了有效打击炒房者,稳定房价,中央以“限购、限贷、限售”来调控,上调利率就是“限贷”,比如在2017年是房贷利率还是维持在较低的5%,2018年就提升到了6.2%,2019年央行开始实施浮动利率调整,以最近一个月LPR为参考动态调整,假设购买200房的房子比起2017年来就要多出近30多万的利息。在国家不断重申“房住不炒”整治楼市现阶段,房贷利率只有上升不会有下跌。


2、房子质量差


近年来,不少的开发商推出带精装修的房子,但是质量问题却也不断出现。但由于资金高周转性不少房企赶工压缩工期,将原本要3天干完的活压缩到了1天干完,自从有了精装修的房子后开发商借口将房价推上一个台阶,用心赚钱却不用心建房子,当我们在谴责炒房者推高价格自己买不起时,也该庆幸自己没买到质量差的房子。


3、新华社“补刀”楼市


不断抬高的利率让房企、炒房者吃不消,还没买房的庆幸暂时未买到质量差房子,在继这些之后新华社也对楼市进行“补刀”。前不久,新华社一篇最新《中国住房报告》说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个微妙时期,要坚持对楼市进行调控不放松,还人民一个幸福社会。


4、房子“烂大街”却买不起时代要结束


很多人认为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是房子供应不足,事实其实并非如此,除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发达二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入多,导致房屋供应不足外,其他的3-4线地方的房屋几乎可用“烂大街”来形容,但这些地方老百姓依旧买不起,在不少人眼中房地产的重要性不外乎于它为GDP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但最近官方也是明确指出,未来房地产不会是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


囤房者“麻烦”终于来了,房价或彻底熄火?


总的来讲,加强干预楼市、房价的下跌,这些都是有利于刚需的条件,相信2020年的房价会对刚需们更加友好,有需求且又计划在近期买房的刚需,无疑可以趁着市场低价来买入,可以说买到房也是“赚了”。


从数据来看,易居研究院发布数据,截止到11月底,百城新房库存总量47359万平米,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5.7%。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库存规模已连续保持12个月增长,各级城市住房存量与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二线城市增速最快,达到6%,一线和三四线分别增速为3.2%和5.7%。具体到城市来看,100个城市有62个库存是正增长状态,靠前的有惠州同比增长89%,柳州73%,青岛65%。所谓“库存”,指的是城市房屋待售面积,库存越高,销售去化的难度就越大。


囤房者“麻烦”终于来了,房价或彻底熄火?


现在的政策简单点说就是,在减免有需求人群买房负担同时又加重了对炒房者们压力,比如增加多套房利率的提高;其次就是通过“限售、限购、限贷”来继续限制外来资金进入本地,以防他们利用市场房源不对等性来大力炒卖房产,继续添加他们炒卖的阻力。


“房住不炒”“持续调控”是国家当前对房地产的底线做法,现在不少城市虽然有对调控法规进行微调或放松而没被叫停,更大一部分是他们对楼市核心政策没变,这对刚需来说是利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刚需是“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