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板块分析:广州为何放弃“东进南拓西联北优”战略?

2000年广州开全国之先河,出台了中国大城市中第一个战略规划——《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并提出了一个日后被广为传播的八字方针:南拓北抑,东进西联。

后来北部片区有意见,认为“抑”字不好听,遂改成了“优”,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板块分析:广州为何放弃“东进南拓西联北优”战略?

该政策伴随着广州发展了18年,然而这18年,广州GDP从当年直追北京掉到了全国第四,与京沪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该方针有严重的错误,强行抑制北部发展只会让自己伤筋动骨,上海虹桥的成功更让广州意识到了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性,时间到了2018年,为了广州更好的发展,广州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年)》 和《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出“三大战略枢纽、黄金三角区和交通枢纽三角区”战略,“东进南拓西联北优”从此在官方文件中消失,基本只存在于自媒体和民间当中。

在广府印发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在新一轮国际化浪潮中成为领军城市,支撑“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服务“三中心一体系”建设,按照“一江两岸三带、三大战略枢纽、多点支撑”城市发展

要求,重点围绕以南沙副中心和广州港为载体的国际航运枢纽,以空港经济区和白云国际机场为载体的国际航空枢纽,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等)为载体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组成的三大战略枢纽,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广州南站和广州站—广州东站等组成的交通枢纽三角区,调整枢纽站场布局,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完善综合交通互联互通体系。重点加快南沙副中心(南沙自贸区)与主城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

从近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可以看出,广州的重点项目基本集中于三大战略枢纽、黄金三角区和交通枢纽三角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已经到了它的历史尽头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大战略枢纽、黄金三角区和交通枢纽三角区”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