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说现在大学生“严重过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用户64359795


不能这样说,大学生严重过剩?难道普及教育不好吗?

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达到了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适应了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吗?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需要守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才。

难道我们培养教育出来的大学生,都能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吗?

教育部门应该总结和反思,子曰,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知识文化的人,估计是在这个发展进步的社会中是站不住脚的。不信,你试试?



关山枫叶


因为你考上大学了,相对来讲会有更好的出路,况且上大学是一段经历,毕竟这里面五味陈杂,让你可以更好地过渡到社会,而且上大学也是为了更深层次的进修,知识丰富了,看得自然就远了。对于寒门子弟,考大学也是最再好不过的一条路了,就拿本人来说吧,其实我以前成绩一直很差,直到高二还在熬夜打游戏,高三时本想辍学去挣钱,但看到父母不惜重金给我报补习班,本来家里资金就紧,变得更紧了,我就在那最后一年突击了上去,,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估计当时选择了辍学,人生轨迹就会改变。所以考大学是多么重要一目了然。


罱笙箬筱


为什么?

一,因为便宜。

学费5000元/年,四年20000元;住宿费1200元/年,四年4800元; 书费400元/年,四年书费1600元;;生活费1000元/月,四年48000元。

你要是学个程序员或会计,培训一下2万起步。

二,人公司认可啊。

“我高中毕业,自学程序三年,编程厉害”,“不好意思,我们只招本科生”;“我高中毕业,自考会计”,“不好意思,我们只招本科生”;“我高中毕业,工作经验多年”,“不好意思,我们只招本科生”。

为什么要读大学,你倒是让社会上招聘本科起步或专科起步的,先取消学历限制啊。

对了,专科学费更贵。


波霸皮子


不久前,985名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不幸身亡。

在网上的一次讨论中,除了说传销组织有害外,矛头直指李文星本人。

985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大学生连传销组织都分不清吗?

上大学有什么用?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一名毕业生在家乡卖猪肉被抓。

许多人都在问,他上这样一所名牌大学有什么用?

邻居的哥哥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工作,月薪两千或三千元。

父亲从工地回来,对他吼道:“你上大学有什么用?我挣的钱没有我挣的多。”

一个笑话在网上疯传:

A初中辍学,但他的伴侣最终进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十年后,作为一个部门经理,A正在考虑是否录取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毕业于一所著名的大学。

你已经听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歇斯底里地告诉你:上大学有什么意义?

这真的是一群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和受过大学伤害的人的狂欢。

它们以相对较小的概率和负面事件动摇着年轻人对知识的追求。

我一直觉得,社会最大的恐惧就是人们不再尊重知识,不再认为知识就是追求生活的厚度和自我完善。

事实上,只要那些认真对待他们的大学生活,并活到他们的青春花他们的大学时间,不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

如果你认为大学没用,不是因为它没用,而是因为你没用。


大学有什么用?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塑造。

首先,大学学习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修养,而“免费无用”的教育是一种精神兴趣。

我在大学里接受了文科教育,一个被认为是“无用”的专业,没有技能,没有天赋,也没有找工作。

但我一直很感激我的大学教育。

我们去看越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去了省图书馆,看看现代科技和传统阅读方式的变化。

我们去调查和拍摄家庭寄宿家庭的视频,制定一个计划。

我们甚至会讨论一些佛教和哲学的问题,在交流中感受心胸的开阔。

我们学到的任何东西似乎都不利于就业,不利于赚钱。

但那些所谓的“无用之用”已经深入骨髓,而“免费而无用”的教育能带来更有趣的生活。

上大学,不仅要拿到文凭,不仅要找工作,而且要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丰富自己的生活。

大学将给你足够的时间和实践认真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它将重建你的价值观,你的人生观,你的世界观。

在大学里有很长一段时间,你可以用一种不那么功利的方式规划你的未来。

你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什么,你想做什么,你将来想成为什么。

大学给你思考的时间和实践的机会。

最后,你需要知道,大学有这种能力,这使人们能够正确规划他们的未来和梦想更多。


大学的作用也体现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上。

首先,大学是缩小社会差距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使得离开家庭进入更高的阶层成为可能。

昨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辽宁省某县的一名男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该县唯一考上北京大学的男生。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听说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流着泪说一定要工作挣钱,供孩子上学。

男孩说了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北京高考状元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他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许我奋斗的终点是他们的起点,但是大学可以帮助我迎头赶上,缩小差距。

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改变下一代的出身。

其次,大学带来的朋友和同学将是一生的财富。

去上大学,见见你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

在工作和金钱的关系中,任何朋友都不是纯洁的。

但是大学同学是年轻人最简单的关系。

这群志趣相投的人会成为一生的朋友,相互支持的岁月会比这一年更好


新知榜


用人单位需要

我是2014年毕业的,二本院校,当年毕业后靠公务员和教师的最低学历是大专(有部分岗位招大专生),现在是2019年,你会发现几乎全国的招聘公告的最低学历要求时本科,一些好的岗位甚至最低学位要求时硕士。

机关事业单位如此,更不用说企业了。全国500强的企业只会去985、211举办校园招聘会,你何时见过那些知名企业去二本院校开过招聘会?

人口越来越多

换个思维,现在连大学生都“严重过剩”了,那岂不是专科生都“超级严重过剩”了。

我们单位有些“老人”都是专科毕业,因为那时人少呀。

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人口过剩。


小粟的林边小屋


因为大学是一个平台啊,有了这个平台那才能飞的更远,现在好多证书不都是要本科学历才能考的?

还有社会人才招聘的要求,绝大多数都是要本科生起步的。现在有的都出现研究生起步了。很多人可能就是看到这些现象,才会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上大学吧。

至于大学生严重过剩,啊,其实早就过剩了。不管是事业单位,银行,还是企业,招聘的时候,只要有研究生,很多就不会要本科生。

一个机械电子专业的本科学弟,他从大一开始就跟着教授在实验室搞实验,直到今年毕业,教授为了“犒劳”他这么多年的“辛勤劳作”,给他介绍了一个开发机器人的公司。应聘的时候,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只要研究生,教授道:其实研究生也就那样,你就让他试试嘛!

所以说,现在研究生都不值钱了吗?本科生是不是更不值钱了?


微教


大学生严重过剩,90后这一代人是深有体验。


80后的还有毕业之后就分配的,90毕业,就要意味着自己找工作。


我和哥哥差了八岁,他高考的时候,全班六十人,一本就十个,本科一共三十来个。全校1500多名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就两三百人。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是国家分的,他选择了放弃国家分配,自己签了单位。但是,那个时候一本大学的学历还是很拿得出手的。他签单位的时候,是十几个单位抢一个人。


我高考的时候,全班六十多个,二十多个一本,六十多个全是三本以上。全校1500名应届生,三本以上的升学率是87%。我毕业的时候,是一个用人单位招十个人,周围为了上百个人。


但,明明大学生找工作这么困难,为什么家长供孩子上学呢?


第一,上大学你不一定能实现你的人生理想,不上大学确实一定不能实现的。现在的很多工作,他都是有门槛的。


如果你想做学问,那你肯定得有拿得出手的文凭。不然,没有学历,你说你是做学问的,一般人都会把你当诈骗犯。你如果想做技术,那你也得看得懂操做说明。

找工作的时候,招人单位是先看学历的。技术学校的学历没法看,再加上,技术学校,还比不上本科。至少,本科还能学点儿理论,但是,很多技术学校,理论不行,技术没有。


此外,学历是敲门砖,即便技术再好,也得先敲开了门才能展示。所以,为了能先进门,还是要先拿本子的。


第二,前几年,国家的人才计划。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确实是却大学生,为了培养人才,国家有很多的扶持计划,比如说,助学金,助学贷款,这都给上大学的提供了方便。


第三,思想偏见。


我爸的心中,考上大学,那就是鱼跃龙门,在他心中,这就相当于考上了状元。拿出去说,脸上有光。如果说是考了技术学校,我爸认为,这是实在没学校收了,才不得不选择的路。而且,在他心中,念大学出来是要做官的,念技校出来,就是修车的。


第四,没有好的技术学校。我的同学学的是技术,混凝土设计专业的。大学三年,在学校混了三年,从来没见过实操。现在的很多技术学校,确实是徒有其名。所以,相比较而言,本科学校还能有一个不错的文凭。


我个人觉得,别培养大学生了。还是实际点儿,为各行各业培养一些实际的技术性人才吧!只会理论的大学生,其实真的比不上一个技术工。


也希望,用人单位招人别只看文凭了。毕竟,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夜归宁0828


为什么要上大学?

 

我在我校培训部教书时曾经有个家长,看上去衣着非常普通,据说她和先生开了一个小商店,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

 

大女儿在外地上私立高中,小女儿初中,周末在我们这里上英语培训。

 

第一次试听完她直接问孩子怎么样,得到肯定的回复后马上就要报名一对一的课程。

 

我提醒她孩子成绩还不错,完全可以上个小班,10几个孩子,费用要低很多。可是她不同意,坚持要求一对一,说这样效果肯定要更好。

 

上课没多久她告知我和孩子商量后决定加课。后来每一次续费她都是积极主动,提前很久就交了。

 

后来熟悉了我才知道她的女儿每个培训都是一对一,这样算下来每年的培训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我提醒她孩子的求学之路还很长,这样砸钱是不是值得。她听了马上回答:当然值得。然后就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她来自农村,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无力供她读书,她现在没有文化,觉得非常遗憾,不能让女儿也学当年的自己。

 

她说这个时代变化这样快,以后没有文化寸步难行,而且有文化的人有更多的选择,不像她这样只能做体力劳动,经营一个赚钱很少的小店。

 

我问她小店的收入能否支撑这样昂贵的培训费用,她答:当然不够,小店的收入仅够日常开销,孩子培训费是卖了房子凑的钱。

 

原来,这位女士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非常聪明,也有眼光,很早就开始做各种生意,攒了第一桶金,后来在房市高涨前投资了几套房产,现在房子增值很多,就开始卖房子。

 

我告诉她,我虽然读书上大学,但没有她的聪慧与魄力,从财力而言,她早就甩我N条街了,所以上大学与赚钱和优渥的生活不是必然联系的。

 

她答:人生不仅仅是金钱,上大学,读书多了,遇到更优秀的人,思路开阔了,更有可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虽然很多人都在说自己认识的人没上过学却发财了,但那毕竟是少数,不能相信那些故事。

 

人还是踏踏实实学习工作比较好,方向没有错。

 

那天下午,这位普通的,没有念过书的女士,给我这个大学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苏西的时光


这个问题的言下之意,是就业市场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学文凭就不值钱了。这和前几年网上一度流传的“摆地摊、卖煎饼的一个月都比大学生赚的钱多”等言论一样,都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不顾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到底值不值得,解答这个问题要讲大概率,不能被几个个例蒙蔽双眼。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读书作为改变命运、飞黄腾达的重要途径。大多数人不顾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找个好工作,多挣点钱。总的来说,收入和学历成正比,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读书的多少能够在未来的收入上有所体现,转化为社会地位和真金白银。高考是这个社会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对广大没有背景、生活在小城镇的人来说,读书升学甚至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就是为什么三四线城市的孩子读书比一线大城市的孩子要努力的多。

刚刚过去的半年,我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邻近毕业,在刚刚过去的半年加入了“秋招大军”。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就感受到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一年胜过一年。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的总量确实多了,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多数企业都要求最低学历本科。世界五百强更是将毕业于985、211的大学设为最低门槛。这种情况下,没有大学文凭,可能连简历删选这一关都过不了。大学文凭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这就是社会现实。大学生间的竞争都如此激烈,不是大学生恐怕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说,高中学历的技工比本科学历的白领挣的多,那干嘛还要读大学呢,学一门技术不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技术岗位不要大学生,只是因为大学生心气高,都希望到大城市找个体面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大量集中在大城市小职员的职位上,二三线城市的大量职位高薪无人问津。如果高学历的应届生能够放低预期,能够曲线救国,不一门心思奔着大城市大公司去,我想这些职位肯定会优先考虑他们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文凭都是求职的敲门砖。未来文凭这张入场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未来想找好工作,恐怕要研究生学历了。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仍是王道。


职场火锅


所有家长都会选择圆了他们没曾圆过的大学梦,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实现在儿女身上。可大家心知肚明,如果在国外这个想法是最正确的了,孩子一定能功成名就。可在中国这是一个最蠢,最愚昧,最错误的选择。除了给腐败的教学机构做贡献别无所获。因为金钱社会里没有权和钱的子女这四年大学除了荒废孩子们宝贵的青春年华,就是花光家里仅有的积蓄,真正走向社会所学无所用,你学的知识能应用的部门早以是人满为患,再说你也拿不出那几十万的好处费!所以,如果这四年中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用十几万做铺垫完全可以干出一翻事业来,肺腑之言只有吃亏上当的人才能说出来,望我的同胞们不要走前车之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