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会做生意是传统艺能,浙江1001.6万人自己当老板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一项最新研究《赋能“微”力量,筑底大民生》显示,浙江省个体从业人数达1001.6万人,占全国总数13.7%,位居全国第四。

这一研究指出,尽管企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主力,然而,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以个体为形式的微型创业迎来发展高潮,大大增强了就业扩容的弹性空间,成为中国就业的突出现象。

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作用明显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个体从业人数已超过1.76亿。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体创业者拥有了数字经营工具和数字金融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令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陈云表示。

研究还分析了个体户的行业分布,发现16个行业中14个就业都在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量最大,分别占比38.5%、19.7%。而这两个行业正是数字化最充分、获得数字金融服务最充分的两个行业。

来自网商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各项贷款中,流向批发零售业的比例高达86%。这与研究结论高度一致。

会做生意是传统艺能,浙江1001.6万人自己当老板

这一研究还发现,个体从业人数最多的前五个省依次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其中前四省均超1000万。

这点也在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中得到了佐证:上述5省个体户的贷款活跃度及经营活跃度也是全国最高。

会做生意是传统艺能,浙江1001.6万人自己当老板

个体户最难的是融资

个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融资。个体户缺乏信用,资金需求额度小,借款时间短,频次高,这样的特性和需求,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支持,数字技术则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以支付宝收钱码为例,将个体户的经营行为和流水数字化,为其积累信用,在此基础上个体户能获得随借随还的小额信贷、赊账进货等服务,此外,还能获得商业保险等兜底保障。

现如今,无论是在杭州的延安路还是宁波的天一广场,街头店家都挂着二维码,顾客扫码付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杭州连锁快餐店“馍家”老板张泽林就是一位搭上数字技术快车的个体户。凭借在支付宝上累积的信用,他从网商银行获得了5万元贷款,实现创业梦想。从2018年12月底第一家店到现在,张泽林已开了3家店,雇员也从3人增加到15人。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原副秘书长张久荣表示,尽管银行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希望数字金融能缓解这一状况,让更多类似夫妻店、路边摊的个体户能轻松获得贷款。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