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明朝靖难之役,朱棣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反败为胜的?

没有岁月能回首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了,发现自己的皇叔们个个都有地盘,自己的命令很不好使,就找来亲信大臣黄子澄、齐泰商量, 黄子澄说:“那就削藩,让他们没有了权力,就都听话了”,朱允炆说:“我的四叔燕王很厉害,他不同意怎么办?” 齐泰说:“先对付最弱小的,最后再对付燕王”,这样,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开始,周代湘齐岷,一年之内被搞掉了五个。

朱棣开始发动“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发现自己的5个兄弟都被削藩成了庶民,还死了一个,这下害怕了,道衍和尚姚广孝进言:“燕王,你的兄弟都死了一个,你再不反抗,咱就都要完蛋了”,朱棣忧虑的说:“我师出无名啊,不成了反贼?” 姚广孝说:“你的侄子削藩是违背了你父亲的《祖训录》,肯定是受了他的臣子教唆,你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就不是谋反了”。朱棣同意了,转身往回走,不对,转过来问:“我的儿子都在南京呢,我起兵他们就活不了了”,姚广孝说:“你先装病,再装疯,这样建文帝就会把你的儿子放回来照顾你”。这个也解决了,朱棣满意了:“好的,那就可以起兵了”。

先发个通告:侄子啊,你违背了你爷爷的《祖训录》,也不让你的叔叔们去祭拜,这样不行啊,有违孝道的,肯定是你的臣子们蛊惑你了,叔叔我帮你“清君侧”吧。于是正义的朱棣踏上了帮助侄子清理“奸臣”的道路。

朱允炆不让杀叔

朱允炆决定派大将李景隆去对付燕王朱棣,对他说:“你可不能让我背个杀叔的罪名”,本意是你在外面杀了就行,别抓回来让我杀。李景隆却理解成,你可别杀了我叔叔,不然我杀你。误会大了,这不朱棣打过来,李景隆想我杀他我也要死,不打了,这憋屈的,转头跟朱棣商量:“我们不打了,我先回南京了,回头你来我招待你”。李景隆一走,朝廷失败了。

燕王朱棣直取南京

朱允炆大怒,又派几位大将带领南京城所有的兵马去打朱棣,这次总算把朱棣给打回去了,朱允炆高兴了,招手(拿酒来),旁边的太监不懂,又招手,还不懂,这还行,把小太监一顿骂:“等我喝完酒再处罚你”,小太监一听,害怕了,去找燕王。

小太监找到燕王:“皇帝把所有的兵马都派出去了,你直接去打南京吧,哪里没兵了”。朱棣一听马上联系李景隆:“你不是要招待我吗,我马上去”,“好的,你来吧,我给你开门”,朱棣带兵去南京,李景隆去开门。好嘛,这下朱棣进南京了,朱允炆一听朱棣来了,吓的引火自焚。

朱棣胜利了。


朱君看史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历经十六次大的会战,其中,朱棣方胜十二次,败四次。

整体而言,靖难之役分为两个阶段,

题主所说的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或者说表面上的原因,

应该发生在第一阶段北方平原战场结束,

朱棣转而开辟南方战场的节点上,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北方平原战场的所谓“败”,倒不如说是朱棣方进入战略休整阶段,但是有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暂时的宁静。

1、建文帝方的胜利,是召回纨绔子弟曹国公李景隆的后果。

召回了只会被朱棣牵着鼻子走的李景隆,赋予盛庸以全权指挥之权是建文帝方在靖难之役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正确决策之一。

而且,迅速见效了。

建文二年十二月,斩燕军头号战将张玉,大败燕军于山东聊城。

建文三年三月,大败燕军于保定夹河,朱棣亲自带着十几个人断后,居然成功掩护大军逃脱。

原因只有一个,盛庸不敢杀,因为建文帝说了,别让朕背负上杀叔的坏名声!

泰林说趣史个人认为,建文帝的意思是把朱棣在北方就地解决了算了,别跑到应天府来让我亲自对付他。

但,显然,建文帝的所有将领,都不是这么想的。

2、夹河战役的第二天,建文帝的好运气,已经没有了。

第二天,刮东北风,盛庸军正好在西南,风沙大作,老天帮朱棣的忙,盛庸军大败。

五月,张远带着兵冒充朝廷军队,偷偷的跑到江苏沛县,把盛庸运粮草的船给烧了。

七月,明将平安在离北京五十里的平村,被燕将刘江大败,退回正定。

九月,燕王亲自带军大败大同守将房昭于易州西水寨。

燕将刘江赶走辽东守将杨文于永平。

3、对朱棣起钳制作用的大同和辽东明军的失利,盛庸军的败退,并没有使朱棣的地盘扩大多少。朱棣只解决了,活下来的问题。

这显然是因为朱棣的兵力太少,只能守住北京,保定,永平等几个大的城池,

朱棣军获得了难得的一点喘息的时间。

依整个战场态势来看,朱棣应该觉得应天府,建文帝,离得自己很遥远,并且困难重重。

因为,朱棣的兵力以骑兵为主,北方平原战场才是骑兵发挥作用的好地方,尚且只打成了防守的态势。

而水网纵横的南方战场,足以捆住骑兵的手脚,使只能孤军深入,因粮于敌的朱棣叛军陷入重重的困境。

所以,此时的燕军可以说得上是虽胜尤败,虽然已经达成了初始的战略目标,但看不到多少胜利的希望。

甚至朱棣及他的谋士们很可能希望在北方战场继续以运动战各个击破平叛的明军,逐步扩大本方的地盘和军队数量。

这一切,被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整个战场态势因此扭转。

小人物的逆袭,被罢黜的一个太监投靠了朱棣,报告了南京应天府的空虚。

历史的车轮有的时候就是被一个小石子硌了一下,就转了方向。

1、有个太监,也有说是一群太监的,在地方上招摇索贿,建文帝大怒,这正打着仗呢,捣什么乱!

抓起来!

就有这么一个太监跑到了北京,告诉朱棣南京应天府的守备是如何如何空虚,天兵所指,一定能轻松打下来!

2、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也劝朱棣,绕过北京和南京之间的城池,直接打南京,是个不错的选择。

3、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只有朱棣这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才能行险完成。

孤军深入打大城池,围攻济南的惨败,可还没过去多久啊。

燕军打济南时,一是久攻不下,二是不断地被明军断粮道。

如果深入南方,一是没有骑兵优势,二是没有粮道支援。

哪怕是打到了南京城下,谁敢说不会陷入围攻济南时的困境?

但是,现实是,留在北方慢慢扩大地盘已经被证明是几乎没有希望,

而直接蛙跳式进攻去打南京,看似渺茫,但是仍有一线希望。

打!朱棣下了决心!

下了决心并不意味着一蹴可就,朱棣的燕军有两次几乎要北归。

1、朱棣差点在灵璧送了命,多亏好侄子帮了大忙。

朱棣大军并不是像咱们想象的那样一路唱着凯歌就到了南京城下了,哪有这么简单。

但是,绕过德州,济南确实是真的,

正月,经过一系列的试探进攻,朱棣率大军一路克东阿,汶上,兖州,东平,沛县,直逼徐州城下。

盛庸赶紧从德州跑到淮河准备阻击,

而平安则随燕军之后准备尾随邀击。

建文帝又慌忙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军援助。

而燕军把徐州的明军打的吓得不敢动之后,直接南下。

两军于灵璧对垒。

燕军连失大将,全军上下竟然除了朱棣和朱能,都想北归。(据《明史·朱能传》)

至此生死存亡的忧急时刻,朱棣的好侄子建文帝果断帮忙!

建文帝忽然发现手底下的精兵良将都去围攻朱棣去了,

京师竟然没有良将了!

立刻将徐辉祖召回!

2、灵璧一战燕军大胜!

要说朱棣就是厉害,徐辉祖一走,

朱棣立刻又一次主动出击,竟然去劫明军的粮道去了!

搞得明军没办法,打算四月二十八日号炮三声撤军到淮河就粮。

也不知道朱棣是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二十八号一早,燕军悄悄抵近明军,

替明军放了三声号炮。

已经饿得头昏眼花的明军一定号炮就乱糟糟的争先恐后的往营门口跑。

结果,被早已守候于此的燕军击溃。

是役,大将平安等三十七名将领被俘,何福单骑遁走,十余万明军投降燕军,燕军上下一片欢腾!

淮北一带的明军就此土崩瓦解!

3、燕军浦口被徐辉祖击败,打得朱棣也想议和北归了,但是,朱高煦来了。

仅有朱高煦是不够的,儿子哪有侄子亲,建文帝又来帮忙了!

建文帝听说盛庸兵败,赶紧叫都督佥事陈瑄带着水军前往支援,结果,陈瑄降燕!

朱棣渡江败盛庸军,下镇江,兵指京师。

4、建文帝其实也想走,可是被方孝孺给劝住了。

方孝孺认为,京师还有二十万军队,足以坚守待援。

可惜,人心已背,李景隆大开城门,迎降朱棣。

建文帝自焚而亡。

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创造了藩王逆袭成功的独一无二的战例。

朱棣以一隅之地,挑战建文帝全国之力。

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处于全面的劣势。

但是,燕军一直由朱棣亲力亲为的指挥,一直以骑兵的灵活机动,抓住了战斗的主动权。

而反观明军,先是李景隆送人头,后面又先后以盛庸,徐辉祖为将,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显然缺乏配合,分进合击进行的杂乱无章,以至于最后只能以坚守城池的防守策略去应对势弱的燕军。

虽然说是那个投降朱棣的太监帮助朱棣下决心在靖难之役的最后半年直击南京,

但是如果没有建文帝朱允炆以及他的那些书呆子谋臣们的“积极配合”,

再加上朱棣坚持到底的决心,灵活机动的战术,燕军是绝不可能反败为胜,获取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的。


泰林说趣史


导语:


明朝初年发生的靖难之役,事实上就是老朱家内部为争夺皇权而进行的一场内战。起因是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要削藩,而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不甘心失去既得的地位,同时也是因为他素怀当皇帝的野心,于是叔侄两个就为了争夺皇位明刀明枪的干了一架,这一架一打就是四年。


朱棣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大军后,南下进攻济南时却碰了一鼻子灰,被守将铁铉、盛庸所击败,朱棣只得撤回北平老窝,双方从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打了两年多,虽然朱棣屡战屡胜,但是由于燕军兵力不足所以无法巩固胜利成果,打下了城池也无法占据,所以打了两年多只是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朱棣一想这不是办法啊,这样打消耗战是拼不过朝廷的。这时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出来了。他认为南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北方,京师南京必然空虚,何不轻骑挺进,直捣黄龙,径取南京城呢?朱棣一听有理,立即挥师南下,不与途中的济南、徐州等重镇纠缠,绕过去直奔首都南京。最终朱棣攻下南京,登基称帝,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


朱棣以区区燕地一方藩国力敌大明王朝的全国兵马,但最终却扭转了不利战局,一举攻破了南京城,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01 朱棣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在战争中能够灵活利用战略战术,使燕军屡屡化险为夷、以少胜多,在歼灭南军大量有生力量后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自己赢得了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朱棣在起兵之初虽然仅有800勇士,但是他处变不惊,先是设计诱捕了包围燕王府的南军将领谢贵、张昺,控制了北平全城,然后以突袭手段夺取了居庸关、怀来、蓟州、通州等险关要隘,控制了整个北平大本营,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


面对耿炳文率领的30万讨伐大军,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出动出击,趁敌立足未稳之际,进行长距离快速奔袭,先调动敌人,又在运动战中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成功打破乱了政府军的战略计划。

(精锐的朵颜三卫)

随后朱棣又北上大宁(今内蒙宁城西),收复了宁王朱权的十多万精锐部队,尤其是朵颜三卫,都是勇悍善战的蒙古兵,这成为朱棣日后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基石,《明史》说:“成祖取天下自大宁始”,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有见地的。


耿炳文失败后南军临阵换帅,换上了无能的李景隆,结果朱棣示敌以弱,诱使李景隆进攻北平,拖住敌人,待其久攻不下、士卒疲敝之时,朱棣亲率大军从外线击溃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使自己的根据地彻底转危为安。

(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这一系列的战略战术都是与自身所具备的军事才干息息相关的,而临危不乱,进退有据的胸怀气度又是长期在边关带兵御敌锻炼出来的,这些都是书生气的朱允炆所不具备的。

02 朱棣善于听取手下的合理建议,直捣京师就是采取了姚广孝的意见


朱棣除了能征惯战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善于采纳属下的建议。姚广孝密谋起兵之计 , 张玉、朱能夺九门之计都是在他采纳了属下的建议后实施的。

(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直取京师南京)

而最能决定朱棣命运的是他听取了姚广孝直取南京的建议。东昌之战后,燕军大败,就连大将张玉也阵亡了,本来朱棣是想退回北平修整的,但是姚广孝却建议道“母下城邑, 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 势毕举”。 朱棣认为有理,就听取了这个建议,事实证明这个有些冒险的决策是明智的。燕军南下后“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


03 朱棣能识人用人,手下能征惯战之将、多谋善断之士云集,而他的大侄子朱允炆在这一点上就差远了


朱元璋在明初之时三番五次的屠戮功臣,基本上能征善战的将领都给杀绝了,就剩了一个年纪太大的耿炳文,导致南军主帅将领的人选捉襟见肘。且朱允炆还不能识人用人,重用齐泰、黄子澄等庸臣就不用说了,最后还找了个纨绔子弟李景隆当南军主帅,他根本就不懂兵法,“寡谋而骄,色厉而馁”。结果就是因为主帅一人无能,累死了三军,南军主力先后遭到两次惨败,有生力量大大削弱。

(朱棣手下人才济济)

再来看朱棣,足智多谋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不说了,另外还有丘福、张玉、朱能等文武双全、骁勇善战之将。这些谋臣武将成为朱棣杀伐四方、夺取天下的得力臂助。


“成祖奋起方隅, 冒不匙以争天下, 未尝有万全之计也。 乃道衍首赞密谋发机决策, 张玉、朱能之辈戳力行间, 转战无前, 陨身不顾, 于是收劲旅, 摧雄师, 四年成帝业。意者天之所意, 群策群力, 应时并济。”——《明史》

04 相对朱棣的英明神武、杀伐决断,他的大侄子朱允炆太过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他跟南军将士强调:不准伤害我老叔,杀叔的罪名我不担。由此导致南军将士束手束脚,如此导致朱棣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朱允炆的性格就是太过优柔寡断,也太过妇人之仁了。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中,居然还要求自己的士兵不要伤害自己的叔父朱棣,以免让自己担上弑杀叔父的罪名:“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仁之极,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休此意,无使负杀叔父之名。”(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朱允炆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的性格,对于平叛靖难之役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他无脑的不杀叔父诏也使得朱棣占据了不败之地,最起码不用为性命担忧了,朱棣甚至可以单骑殿后,瞧这有恃无恐的嘚瑟劲。朱棣由此屡屡幸运逃脱,这等于在游戏中给他开了挂,让其有无限复活的机会。而朱允炆最终也为自己的无脑之举和妇人之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结语:综上而言之,朱棣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并反败为胜,是因为他自身就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灵活的运用战略战术;再加上他手下有大批的人才,朱棣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而朱允炆缺乏能臣悍将,又不能识人用人,加上自己的无脑之举,这一系列因素综合起来最终成就了朱棣的霸业。


柚子爱历史


首先,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从“正面”的建文帝朱允炆失败的原因,从“反面”永乐帝朱棣胜利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全面”地去分析所谓“反败为胜”之因由、过程等。

“正统”建文帝与“夺位”永乐帝“实力”对比

既然是问如何“反败为胜”的,那么对历史上对“靖难之役”的整个过程,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笔者在这里就延伸广一点,从“前因”说起,重点对比两者的“实力”,用以直观地看“反败为胜”的前提。

从表面上占据“整个国家”的建文帝,实力一定十分强大,毕竟明朝自太祖精心经营数十年后,不管是国力还是“实力”都不容小觑。

但是这里忽略了几个“背景”,那就是太祖在位期间的“胡、蓝案”,及后面陆续“清算”的一些较大“杀人”事件,可以这么说,原本跟随太祖“打江山”的无论文、武大臣,都因此或牵连,或致死。

总而言之,其实传到建文帝时期,整个大明朝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但凡有能力的,尤其是被太祖视为“动摇国本”的武将们,都被“杀”地差不多了,也就是说“留”给建文帝的明朝,在大程度上实则根本无“人”能用。

而从建文帝的“本性”出发,偏“仁”且过于软弱,更重要的是听信“文人”的所有建议,以至于寄希望于“儒家”以“仁”治国。

这从前期把“削藩”与“改革”这两条看似相似,实则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同时并行就可以看出,他既“害怕”藩王们的势力,也认为削藩是“必须”之举,但手段过于绵软而急躁,如此矛盾的举动也给了如“叔叔”永乐帝般可“钻”的空子。

而“改革”则更为“天真”,此时的明朝并非乱世,算是相对“稳定”的时期,于百姓而言,对“仁”治国的感受,当然会“开心”、“感激”,但也并非“最看重”的部分,所以可以想象于国而言“收获”不会打,且去“对换”一些利益,如牺牲士族、世家大族们的“得利”,可谓是不讨好之举。

最重要的是或是出于骨肉亲情,或是出于举棋不定,或是出于“自信”,总而言之,初至中期的建文帝,是根本没有把永乐帝的“小打小闹”放在眼里,如此可谓是眼高手低,给了对方“机会”。

而反之,看似“孱弱”的永乐帝,史书上“夸张”地记载为“八百起义”之说,虽有“反衬”之嫌,但就“真实”情况的推断,如根据《明史纪事本末》、《鸿猷录》的记录来说,虽不止如此,但人数也不多。

但其中有一点易被忽略的就是“人心”,纵观整个“靖难”的过程,其实永乐帝在关键时刻抓住了好几个“告密”的机会,趁机一举那些“最关键”的点是极为重要的,如“最危险”的设宴骗杀“削藩”的张、谢二人正是如此,此前请过二人,但其不上当,后是有人“告密”,当时还是燕王的永乐帝用“抓捕获罪官员”的理由才骗杀了二人;

以及“最传奇”的宦官“告密”的机会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抓住了此次情报的关键,永乐帝采用“急行军”的方式,直插南京,一举拿下。

如此对比,其实就说明一个问题,看似强大的建文帝,实则外强中干,而看似孱弱的永乐帝,实则被上天“眷顾”,总有关键人相助,是为“真正”强大所在。


“正面”建文帝失败原因

当然,如果细论的话,其实建文帝最失败之处,并非“本身”而是此时的明朝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建文帝一面要收拾上代太祖遗留的“问题”,还要防范日渐势力强大的“叔叔们”,更是心力交瘁,加上其本身“教育”与“本性”所限,更是根本无力承担。

如果说太祖把“好用”的文臣、武将都杀得差不多了,以至于到建文一朝时,建文帝根本“无人”可用是前因,那么建文帝在初期用黄子澄与方孝孺,采用“削藩”和“改革”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治国”,就是最大的失败“原因”。

对比而言,其实当时的建文帝的实力根本不算强大,即使有整个国家做后盾依然如此,盖因“叔叔们”太过强大,失去祖辈的震慑,低了一辈的“侄儿”如何镇得住“场子”?

且各位藩王们镇守地都是要地、重地,且不说“服不服”的问题,就说那一系列急不可耐的“削藩”举动好了,想要一举,立刻就拿下诸位藩王们,只用武力震慑就十分容易激起其“不服”之心,如后续永乐帝似的,徐徐图之,不就“轻易”削藩了。

当然,也可以说形势所迫,但这一边“最强大”的藩王燕王,只“简单”的表演一番,就轻易相信了其“忠心”?即使其反叛“起义靖难”了,还采取怀柔政策,想要其“自动投降”?真是异想天开。

最重要的是听信谗言,用人不当,且军令朝令夕改,最后居然用李景隆这位“小人”为帅,用方孝孺这位文臣“打战”!

如此如何不兵败如山倒?

看不清形势,好大喜功,关键时刻手段软弱,就是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之一了,最重要的还是其本性如此,更是误用“文臣”打战,更是下下之举。


“反面”永乐帝成功原因

而永乐帝就不同了,虽然以如《明史》、《明实录》为凭,结合其记载来看永乐帝“成功”反败为胜的缘由,归结为“天助”,是有夸张之嫌,且略有“政治正统意图”之嫌,但是从其中到也能窥得一知半解的“诱因”所在。

首先,所谓“天助”实则真有“人助”不假,不管是永乐帝本人的雄才大略的才华也很好,为人至少重材,待将士宽厚,且有一定的军事能力,还是其身边凝聚的诸多“能人”皆是如此。

最开始即使算是占据先机,用了相对“正统”的“清君侧”、“靖君王难”的理由为旗帜,来发兵,但其优秀的军事眼光告诉他,实力尚弱时,把重点放在“己方”,于是其实最开始即使师出有名,其还是一直在北方地区徐徐图之,发展壮大自身的实力,先彻底扫清北方地区,以免除后顾之忧。

然后才抓住建文帝本性为“仁治”的“小辫子”,始终表现得极为“无害”的模样,更是蛰伏在自己的北方地区,慢慢“清理”。

尤其在建文帝真正发兵之时,趁着其阵型未稳,而连夜“偷袭”,一举拿下先锋军,及缴获众多战马、辎重,壮大了其实力。

最“天助”的部分还是建文帝阵前换将的“昏招”,改换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为将,就注定了建文帝的失败。

其为人既毫无军事才能,还极为贪生怕死,即使战败也胆大包天地隐而不报,后建文帝得到此惨败的消息,居然认同“清君侧”的理由,顺从地把主战的黄子澄、齐泰罢免,可谓是对局势认识不清。

这样就给了永乐帝一个极好的机会,那就是最后的“反攻”之举,此时又一个关键的“人助”来了,宦官们带来了“城内”极为重要的情报,于是趁此良机,永乐帝一举拿下金陵之战,更是接连又打赢了最关键的灵璧之战,一举拿下南京城,入主“帝位”。


结束语:

其实综上所述简单来说,明朝靖难之役之时,永乐帝朱棣的反败为胜是“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对手”建文帝的“愚蠢”所致的。

当然,其本身的雄才大略及极为丰富的军事眼光也是极为难得的“自助”,可以说,以永乐帝的能力,他当皇帝,或许明朝才能延续如此久,如果是建文帝一直为帝的话以其“仁治”的心性,于国而言也未必是更好的存在。


长了鹿角的兔子


朱棣反败为胜的关键在于战略上的正确和战术上的幸运。也就是说:朱棣非常清楚他最想要什么,目标非常明确,意志非常坚定,而建文帝的弱点就在于想要的太多,又想除掉叛党,又想留下好名声。

历史上王爷造反成功的极少,原因有二:

一是名不正言不顺,没有道义上合法性,往往打清君侧的遮羞布,但实际收拢人心的效果很小,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只要一次战斗失败,就会军心不稳丧失信心。

二是打仗要消耗巨大的财力,而地方始终不能与中央财政相抗衡,只要中央抗住了前几波攻势,打持久战,很快王爷们家底就会掏空,而没钱还要手下去造反卖命,很快就会众叛亲离。

从西汉七国之乱到清朝太平天国,只要不一鼓作气夺取京师,幻想着划江而治的造反派,没有一个不失败的。

朱棣是个狠人,也是个聪明的赌徒,所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攻下南京,只要拿下了南京,控制了建文帝,他就成了中央,所有的政治财政资源都会被他控制,所以朱棣狡猾的骗过建文帝主力,直扑京师。

当然朱棣运气也是相当的好。老爹对功臣的屠戮,列土封王和赡养军队的权力,对手建文帝的仁善,老家北京城的坚固防守等等,虽然这些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历史被改写,但靖难之役最关键因素还是在朱棣和建文帝两人的性格。





一骑破千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封为藩王,驻扎在全国各地。这些藩王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数千,多的数万。

由于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就将帝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继位后认为这些藩王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威胁,便在几位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协助下开始削藩。


削藩显然威胁到了各藩王的利益,燕王朱棣不甘心坐以待毙,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

燕王刚起兵时,他的实力和南京的建文帝相比,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手下士兵不足千人。有的史书上说当时朱棣拥兵三十万,可这是在他占领北平并收编笼络以前的部下后才打出的旗号,其实那时充其量也就十多万人。

而南京一方的建文帝控制着全国各地近百万军队,更师出有名。以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没有几个人认为朱棣会胜利,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仅用了不到四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建文帝最终却输得一败涂地,连他的死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原本处在弱势的朱棣为何能在短短的三年里就迅速由弱变强,直至转败为胜呢?主要原因还是建文帝用人不当,加上刚继位,政治上不够老练,过于轻敌造成的。

建文帝继位后,由于根基未稳,他在皇族中又没有势力,只能依靠身边那些文臣,一直实行的都是重文抑武,朱元璋在世时又杀了太多的武将,所以到了建文帝,能用的武将却没几个,导致文人得势,武将失势。象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你让他教书学文化可以,治理国家显然不行,领兵打仗更不用说了。

削藩其实也没有错,可削藩后对各藩王没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造成人心浮动,与朝廷的离心倾向严重,有的比如宁王就直接加入了燕王的靖难军。当燕王举兵南下,不少朝廷军队纷纷倒戈,极少有誓死低抗的。


另外一个就是建文帝视打仗如儿戏。燕王占领北平后,实力虽然有所增长,但和朝廷的百万大军相比仍无异以卵击石。燕王反叛初期,朝廷派耿炳文率三十万大军前往平叛,临行前,建文帝对出征将士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切勿让我背负杀叔的罪名。”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不难理解,死朱棣可以,但别给我带回来一个活燕王让我为难,战场上怎么死的我不管,但这个杀叔的罪名不要让我亲自来背。

建文帝说这番话还不如不说。你建文帝不背让谁背?真要到时候有人把燕王给杀了,你会不会再把这个人杀了来证明你的仁慈?所以,全军将士谁也不愿意去当这个替罪羊。当战场上每次面对燕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朝廷重兵围困下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而朝廷军队因奉帝诏,箭不敢放,刃不敢挥,让数次本已置身于危险之地的燕王在队伍中一番冲杀后扬长而去,这极大的挫伤了朝廷一方的士气,觉得实在窝囊,有的干脆就投降了朱棣,最后耿炳文率领数万残兵败将只得坚守不出,朝廷的第一次平叛也遭到了失败。

当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建文帝在黄子澄的推荐下启用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为大将军,调集全国各地兵马五十万负责平叛。

要说虎父本该无犬子,可李文忠这样的“虎父”却偏偏生了李景隆这么一个“犬子”。朝廷交给李景隆五十万军队,连同耿炳文的十万,共六十万大军,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被他输得一干二净。李景隆也被招回,按说象这样的败军之将不斩也不能再用,可建文帝仍命他去守金川门。


从此以后,朝廷再也拿不出足够的军队剿灭燕军。而朱棣又得到重要情报,朝廷这次把所有的军队几乎都派出去完了,南京防务空虚。得到情报后,燕王便指挥军队,渡过长江,直捣南京。 此时驻守南京的军队还有二十万,而负责守护金川门的李景隆看到朱棣麾盖后不战而降,打开金川门放燕军入城。燕王指挥军队杀入城中。

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便在皇宫中放了一把火,马皇后死于大火之中。而建文帝却不知去向。是否真的从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中逃出了皇宫,逃出宫后又去了哪里?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书古论今谈史官


靖难之役,朱棣得益于精准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政治谋略,当时很多人主张步步为营,先攻克山东再逼京师,可是以他的兵力拖得越久形势就越不利,如果再拖个一年半载,全国的兵力都来勤王的话很可能建文帝的支持者会以压倒性的优势把他扑灭下去,所以朱棣的伟人眼光和超人谋略就体现在这里,他并不以称帝的名义而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北上勤王,他以皇帝叔叔的名号打着自己家的名义为保卫大明王朝,为了赶走侄儿子身边的坏人,为了救国救民匡扶正义而战,这样大部分反对他的人就没有了军事对抗他的借口,除了建文帝身边的心腹大臣外,其余的人都变成了中立者,应为这是他们老朱家的内斗,不管谁赢都还是老朱家的天下,而且朱棣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再说建文帝年轻缺乏治国经验,刚当上皇帝容易被坏人蛊惑,叔叔帮年轻的侄儿赶走身边的坏人,做周公,做伊咿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有过,而且是救国救民之举就连建文帝本身也不把朱棣当敌人,而是认为他矫枉过正,太过激情,甚至在李景隆以及众大将出兵之际还再三叮嘱,万不可伤了叔叔性命,只要把他身边的那些不臣之人和他的身边叛乱的军队打败就行了,这显然就把这次斗争的性质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谋逆之举,可见朱棣的政治策略多么高明,这一举动居然就把天下人的心争取到自己这边来了,所以后来朱棣采取姚广孝的策略绕过山东直取南京就有了政治的先天优势和平息人心的极好借口,这样的一场叛乱的战争摇身一变,就成了匡扶皇室正本清源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朱棣不但战略战术指挥高明,而且政治眼光超过了他的对手,在军队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把他的敌人摇身一变,要不变成了中立者,要不变成了自己的支持者,可以说燕王朱棣正是靠着自己高明的政治谋略和惊人的形势判断能力而一举变被动为主动一举夺得这场靖难之役战争的胜利的


我爱你真的肉肉


靖难中朱棣有的免死金牌,而且还是建文帝给的!

明初靖难之役这场叔侄之争以朱棣的造反成功为终结,因此朱棣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王爷。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这是当时很多人没有想到的结结局,为何笑到最后的是朱棣?

这其中有诸多因素造就了朱棣的成功,比如朱棣卓越的军事才能,燕军将士的拼死激战,等等。但是朱棣的成功最主要还是要感谢自己的侄子建文帝。

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建文帝一方面想要去削藩,一方面又不愿意承担杀害四叔的骂名。因此被朝廷大军下达了不许伤害燕王的军令。

这下朝廷的平叛大军全都傻眼了!能不能打胜是小事儿,要是一不小心伤害皇帝的叔叔可就摊上大事儿了,搞不好脑袋都要搬家。因此,箭不敢放,刀不敢砍,剑不敢挥。



但是政治老流氓朱棣可不管这一套儿,碰到朝廷大军绝不心慈手软,该砍砍,该杀杀。甚至于朱棣看穿了建文帝的心思,故意冲在两军阵前,让自己的军队尾随其后,在朝廷大军的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这就不难解释朱棣为什么能够在战争中一次次创造奇迹,反败为胜。只是可怜了朝廷的平叛的将士们!老朱家的恩怨情仇是堆砌在万千枯骨之上的。


亘古怀念说史


1399年8月5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四年后攻入南京,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明成祖。

为何称“靖难之役”?

朱元璋《祖训录》说:“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

也就是说,此前规定了奸臣当道,诸王应听候新皇召唤前来勤王。并且,《祖训录》还规定了甚至皇帝也不能更改祖训,建文帝朱允炆企图削夺藩王权力,便违背了这一原则。1399年8月5日,朱棣发起“奉天靖难”以“清君侧”正是以此为借口。当然,朱棣起兵确实是为了自保,但“靖难”不过是一个幌子。

双方实力对比及“你来我往”:

叛乱开始时,燕王朱棣军队只有10万,除封地北京外无其他领土。建文帝常备军超三倍,且拥有大量资源。

1399年8月末,建文帝派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前往平叛,在北京西南真定部署的13万大军两周内宣告失败。此后,李景隆挂帅,他趁朱棣外出合围北京,燕王回归即在三周内再败。

1400年5月,北直隶中部保定附近的白沟河岸大战中,李景隆期望一举歼灭朱棣部队,但苦于暴雨洪水阻碍。双方投入了60万人马,李景隆一方拥有先进的火器装备,但仍然失败,一退再退,从保定退到德州又退到济南。

事实上,建文帝朝并非无名将,平安、盛庸和徐辉祖便给予朱棣打击。

1401年,燕王在东昌遭受重创,本人差点被俘。大将军盛庸运用火器,大死打伤燕王数万士兵,将领也凋零了几位。撤退途中,朱棣更是差点被平安的骑兵生擒。平安将军曾从真定对北京发动反击,迫使朱棣北回。且朝鲜也支持建文帝,向其输送战马。

1402年,朱棣在安徽灵璧南面的祁门山遭受徐辉祖部重创。

朱棣卓越的军事领导能力:

朱棣,十岁时就藩北京,坐镇北方边境,时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此前,朱元璋就继承人问题问臣下:国赖长君。第四子英武似朕,立为太子如何?朱棣军事领导才能卓越,大受朱元璋重视,因此1392年皇长孙朱允炆成为储君时,朱棣并不乐意。

1400年秋到1401年春,朱棣从南京安插的眼线宦官和将军们获得信息,以打消耗战。运用游击战在北直隶南部和山东西部进行牵制战和佯攻战。与此同时,朱棣寻找到了新的南进路线,得以饶过许多设防据点,保存了实力。

1402年,宦官间谍又立大功,朱棣军队绕过了运河沿岸、安徽和南直隶淮河沿岸的设防堡垒,集中进攻防御差的城市和县。在绕过德州、渡过黄河后,朱棣在一个月内拿下了山东西北部的几个咽喉据点,完全切断了帝国政府通往北方的供应线。

1402年7月3日,指挥长江舟师的都督佥事陈瑄叛投朱棣,使得朱棣拥有了船只,并长驱直入南京城郊。

建文帝优柔寡断无谋略:

在一年时间内,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湘王朱柏和岷王朱楩五王便被废除,燕王朱棣因为实力雄厚,建文帝期望更多准备时间以确保万无一失。事实告诉我们,这样反而适得其反,燕王部队也有了准备时间。此外,建文帝乃书生皇帝,曾经下诏说:“古人云: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今尔将土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而这也是朱棣多次得以脱险的免死金牌。

战争期间胜利在望,齐泰和黄子澄等皇帝近臣便官复原职,指挥军队;战局不利,则又被罢免,如此往复。建文帝朝廷人事的变动,反映了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及皇帝对于人员安排的失误。

最后时刻,齐泰和黄子澄力主保卫京师,李景隆和茹瑞则期望和谈,可以看出建文帝一方并未达成一致。此后,李景隆和朱穗更是叛投,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入城。

结语:建文帝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远超朱棣,然而还是打了败仗。这一场战役打了四年之久也反映了建文帝一方并非常印象中的无能,但还是存在着一些致命缺点。靖难之役,朱棣之所以最终取胜有四:一是朱棣拥有着卓越的军事领导能力,且无退路情况下的破釜沉舟;二是建文帝方面指挥混乱,指挥权一改再改,造成人心浮动;三是朱棣买通了眼线,及时掌握作战信息;四是建文帝方面存在投降派,甚至大将军李景隆亲自开城迎敌。


谷大粒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难之役。理论上说,朱棣的靖难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盖弥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却没有人敢于揭发。

短短4年时间,朱棣就成功夺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经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认,而朱棣是个反叛者,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过朱棣?朱棣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话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战火中,追随着名将的脚步,一步步成为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上马统军下马治国,这本事无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业,姚广孝就是朱棣手下头号智囊。

在朱棣起兵之前,还是有所犹豫的,毕竟他是一国亲王,吃尽穿绝,要什么有什么,哪怕不造反这一生可以照样逍遥快活。这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皇觉寺讨饭吃都不想造反,何况是朱棣。这一切来源于姚广孝的撺掇和怂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过。

朱棣担心民心所向,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么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

姚广孝解释道: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是好的征兆,飞龙上天必伴随风雨,瓦片碎裂,说明王爷将要换黄袍了。一次次,姚广孝坚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说他是朱棣靖难路上的灯塔。

在围攻济南的战役中,朱棣颇受打击,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姚广孝建议绕开济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这短短几句话,令朱棣豁然开朗,最终才能拿下京城。

反观朱允炆的幕僚,黄子澄、齐泰皆是书生之辈,根本不通兵法谋略。况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军事,选兵派将大多按照下属的意思办,对比朱棣统兵水平,相差甚远。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当时情况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京城。这三位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炽曾代替父亲守卫北平城,挡住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大功。朱高煦是军中猛将,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朱棣的儿子都并非等闲之辈,齐泰要求抓住这三人,用来要挟朱棣。黄子澄则说:

“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这三人,那么可能让朱棣怀疑,就无法突袭取胜。

是时,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则只在弦上,黄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换成姚广孝,必定不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

最令人无语的是,在耿炳文兵败之后,黄子澄竟然推荐了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想来当时的明军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几斤几两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为何就没有人阻拦。耿炳文虽然无法战胜朱棣,却仍能保留实力,李景隆上任后连续在正坝村、白沟河战败,明军实力大损。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败后,黄子澄仍要其继续统兵,如果朱元璋还活着必定会气得跳脚骂娘。军队的领导层屡次犯错,就是士兵再拼命也无济于事,一方是最优秀的幕僚集团,另一方是最差劲的,结果则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却没有留根

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皇位的稳固,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将,这种杀功臣的事件历朝历代都很常见,毕竟跟初代帝王征战的人都比较猛,好比刘邦杀戮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杀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德庆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被杀绝,只留下年迈的郭英和耿炳文,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

从侧面看,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的名号是那么响亮,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景隆被提了上来。朱棣虽然强悍,却仍比不了那些开国名将,而他的军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人学来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几个能打的将领,朱棣的靖难之路必定会无比艰难。

朱棣运气太好

战场上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运气了,由于战场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有时候运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万明军和朱棣的20万北军相遇,在白沟河展开大规模会战,这也是建文帝组织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朱棣赢得了此战,才占据了南北对抗的优势。

李景隆虽不会统兵,但其手下还有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军交战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挡,北军一度伤亡惨重,耗费好大代价才击退南军。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动出击,李景隆主力则绕道北军背后偷袭,战局对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换了三匹战马,手中的刀剑都卷了刃,北军马上就可能被击溃,关键时刻,一阵狂风刮起,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于是南军打乱,朱棣趁此机会大举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令朱棣命悬一线,却因为自然原因赢得胜利,这无法解释,也许天道真的站在朱棣这一边,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化险为夷。

史料记载:

“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之后朱棣进攻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佯装投降,引朱棣进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朱棣就这么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门的时候,城上的铁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马头上,朱棣被吓得大惊失色,马上逃离了城门。

铁铉的计谋就差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没有之后明成祖了。从此也看出朱棣的运气是真的太好了。可见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如果没有一个福将坐镇,那结果很难预料。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朝,为什么要撤掉宰相?说到底,就是压制文官,增强皇权,完全铺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这套思路继续走,当然不会出问题。可是朱允炆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低武将地位,这也导致这场内乱,朝中武将持观望态度。

之所以后来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于这样的形势,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来了,换了朱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时期造反成功,种种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