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作为教师,你支持实行职称工资制度还是教龄工资制度?

卓督学


近年来,“职称”已成了广大教师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呼唤教龄工资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师,我也支持实行以教龄为主的工资制度。

1、教龄工资体现了公平原则。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每位教师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他的教龄越长,代表他对教育事业付出的越多,它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公平。因此,以教龄定工资的制度几乎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

2、职称工资拉大了教师差距。

十多年前,大家对职称其实没那么敏感,因为那时职称跟工资的关系不是很大,矛盾还没有凸显出来。从2009年开始,职称真正拉大了教师工资的距离,同时参加工作的教师,因职称不同各项收入合计可能会相差千元左右,自然也就引起了广大教师的不满。

3、职称评聘存在着机制弊端。

先看职称评审,其各种限制条件(如计算机、英语、论文、课题、学历等)会把一些教师排除在外,存在不合理性。此外,职称评审材料造假、评审过程不够公开透明,也是大家吐槽较多的,还好现在评审过程越来越严格规范了,但仍然有教师认为不公;再看职称聘用,有些人好不容易获得了相应职称,但受岗位比例限制一直不能得到聘任,这也严重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正因为以上原因,很多教师都希望工资与职称脱钩而与教龄挂钩。现行工资制度,其实也兼顾了教龄,教师工资中最主要的两大块就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岗位工资对应的是职称,薪级工资对应的是教龄,但职称工资的比重还是较大,不满的声音于是就更大了。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教龄工资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工作量和教学成效,尽量淡化职称工资,这才是今后改革教师工资的有效举措。


钟庸教育


最公平的,毫无疑问是按工龄增长工资。那些所谓的先进优秀教改精英,都并不此老老实实干工作的大多数人贡献大。大家想想,试想想改革以来出的名人名校,哪一个真正搞出了名堂?是杜朗口还是洋思?他们增养的学生比其他学校好吗?有的被称为教育专家的人,他的学生比别人的强吗?他所在的学校里的老师们为什么没有都去学他呢?教师的中间力量还是那些踏踏实实老实认干的大多数!


你好61875010


我是从教近三十年教师一枚,我认为:一、现行职称制度弊大于利,严重锉伤教师工作积极性。二、可以按教(工)龄晋升,前提是:1、师德师风一票否决;2、晋级前历年工作量须在校均工作量之上;3、历年来教育教学业绩无倒数三(无分重点班前提下)。


北极男人


评上职称的教师是不是水平更高或者高多少,其实很难说。有说极某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到退休都没评上职称的,对吧?因此,通过职称拉开教师工资差距不太合理,大概是会伤害大批教师的工作热情的。其实职称评归评,不必与工资挂钩。而且年龄大的教师整体能力总还是好一些的,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说也更大。所以,支持教龄主导工资。


郭某442


职称本身就有很多过时的成分,加上职称还有名额限制,评职称也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实际操作中论资排辈比实际能力更重要,尤其到了高级以后,但是作为能力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职称也不能取消,所以就应该调整权重,适当降低职称分配比例,增加教龄占比,让职称成为水平评价的作用更能体现一些,可以有目标奖励,学科带头人,项目奖励等等多种多样的其它激励方式,高职称者有机会承担更多任务,而教龄是作为对教师职业和教育行业的整体认可和尊重,这个应该是基础,是大方向。


懂实话


搞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百年树人!单凭一二节课,一两篇论文,一年两年成绩,就可认为教的好?只有扎实潜心教育,师德高尚,兢兢业业,踏实完成教学教育任务者。才是真正的教者!教者只有长期积累,才能有丰富的经验!才能真正教好学生!职称制:评论文,评献课拿奖升级完全胡闹(所谓的公开课,既表演课,论文基本个抄袭,没有自己实践体会,哪里来的指导作用。)! 职称制是对绝大部分一线老师的伤害! 职称制体现两年就可树人![酷拽][酷拽][酷拽][酷拽][酷拽] 完全就是个笑话!


yglm1


我不是教师,但我想说几句:这个不可绝对了!当下要双轨并举,教龄制是要关注学历浅,但教龄久的老教师们(这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慢慢的退下来)。学历制是要激励年轻人们投身教育事业(这是以后必然的经历,不然进不了教师队伍)。

解决方案:老教师唯教龄论,教龄长自然待遇相应就增长些。

年轻人经过学历教育进入教师队伍的,安学历高低一进行就给相对应的薪资待遇(无需等教龄)。

这样,互不牵扯影响,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的。

但是,有混饭的,充数的自不在考虑范围,并且要尽快清理出行,或是待遇不提。

如何?


老孙172992186


一定是教龄呀!多数发达国家,教育好的国家都是教龄为主,一定是有道理的。而现在的职称制度漏洞百出,黑暗腐败根本就无法抑制的。


火1978030


我觉得不管职称工资还是教龄工资,之间的差距不要太大才好。我所知道的初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工资几乎翻倍,高级比一级多2000左右,这还不算公积金、医保、取暖费等费用,而且只要涉及涨工资,假如说平均涨300,那么高级涨400不止,初级涨200不到,之间差距太大。现实还有很多老师评上职称就不代课、或者没上过讲台的都拿高级职称的工资。高级职称名额太少,一个单位只能给极少部分人,造成工作积极性下降。剩下那些职称制度的弊端不用说,网上太多了,我认为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谁的人生不是一场炼狱


任何一刀切的制度都有缺陷。职称工资无法杜绝评审职称时人为因素,教龄工资无法杜绝一步混日子的老师。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二者结合,职称拿一部分工资权重系数,教龄也拿一部分权重系数,工作量拿一部分权重,上一年的工作考核结果也拿一部分权重系数。当然了,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细分更多工资权重。

在适当的范围内,权重分的越多,才有可能越公平,越能体现能者多得、多劳多得。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测评,只要深入研究,一定能拿出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