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他是超長“潛伏期”病例?大數據揭謎底:實際感染10天內已發病

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原浩

近段時間以來,媒體上陸續有超常規“潛伏期”的極端個案報道,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恐慌。

確診病例劉先生,湘中某市居民,因發熱咳嗽於2月21日自行至市中心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CT示肺部多個磨玻璃樣結節,當即被送至市公衛中心隔離治療。

接到醫院報告後,省市區三級疾控中心迅速響應,立即展開了流行病學調查、核酸複檢和環境消毒工作。

他是超长“潜伏期”病例?大数据揭谜底:实际感染10天内已发病

疑雲

根據劉先生的自述,他於2月19日下午出現發熱和氣短等症狀,自行前往藥店買藥服用後未能緩解,遂於21日至醫院就診。感染來源可能是同棟一樓馮某一家,但否認與其家人有直接接觸。馮某一家於2月1日被確定為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住在三樓劉先生當日即攜家人搬離住處,其間再未返回過。

初步調查的結果引起了疾控專家的疑惑,劉先生從搬家到確診時間間隔有21天,距其自述出現症狀也相隔了19天,遠超14天的最長潛伏期。

他是超长“潜伏期”病例?大数据揭谜底:实际感染10天内已发病

追蹤

疾控專家們展開了縝密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調查發現,劉先生髮病前活動極為頻繁,人員交流複雜,行動軌跡遍佈兩市三區,給調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初次調查通過傳統流調方式進行,追蹤病例活動軌跡至2月5日,排查出活動場所13處,密切接觸者16名,無法確定感染途徑和發病時間。

初次調查的結果並沒有讓疾控專家們氣餒,他們改變了思路,通過與相關部門合作,展開了第二次流調。大數據的介入不但補全了初次流調得遺漏,也將病例的活動軌跡往前追蹤至1月24日,排查出活動場所近50處,密切接觸者34人。劉先生2月10前往藥店購藥的經歷引起了疾控專家的注意,通過調取醫保卡消費記錄,發現其購買的是清熱解毒類中藥飲劑。

他是超长“潜伏期”病例?大数据揭谜底:实际感染10天内已发病

解密

帶著補充流調的結果,疾控專家們與劉先生再次進行了情況核實,最終確定其實際發病時間為2月10日。監控記錄顯示:2月1日前,劉先生在其原住所頻繁出門,多次經過同棟一樓確診病例馮某家門口和入戶大廳(有疑似馮某兩名女兒在此處玩耍),並與馮某有過偶遇,出入該樓棟大廳門禁時需按按鍵,存在接觸和暴露的可能性。

“潛伏期”是指從病例感染病毒到出現首發症狀的時間,因此,明確病例的感染時間和發病時間對確定“潛伏期”至關重要。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患者屬於輕症,部分輕症患者不出現典型症狀,容易被忽略,給流行病學調查帶來了困難。通過大數據的還原,我們確定了劉先生的感染途徑和發病時間,排除了超長“潛伏期”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