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邯鄲市復興區:社區黨支部書記累倒在防控一線

3月2日下午,連續40天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超負荷工作的邯鄲市復興區社區書記呂雪芳突然臉色發紫、呼吸急促,暈倒在街道會議室。在場的街道、社區幹部馬上採取急救措施,將她送到醫院治療。現在的她已經脫離了危險期,但仍然十分虛弱。街道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勸她好好調養身體,但她仍然十分掛念社區的工作,一天好幾通電話詢問社區的工作開展情況,和街道主要領導溝通只要病情好轉就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

邯鄲市復興區:社區黨支部書記累倒在防控一線

為了讓居民群眾過一個快樂、安心、祥和的新年,邯鄲市復興區百家街道鋼三社區黨支部書記呂雪芳同志,從大年三十開始就沒休息,組織摸排、為群眾宣傳政策,堅持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積極與邯鋼管理科對接,嚴防死守每個出入口,確保了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她已經年近60歲,是百家街道年齡最大的一位社區書記。身患高血壓、關節炎的她經常頭暈、腿疼,但是她依然堅守工作崗位,成為抗疫鬥爭中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她每天忙得水都顧不上喝一口,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仍堅持工作。居民看在眼裡,暖在心裡,為有這樣一位好書記而自豪。

疫情防控前期的摸排工作任務繁重,呂雪芳同志不辭辛勞,克服關節炎帶來的疼痛,天天挨家挨戶進行排查外地來邯人員,發放宣傳單,講解防疫知識。很多時候排查完已是深夜,腳上磨起了泡,腿也累得痠痛,但她克服身體上的不適,仍咬牙堅持工作。“家裡現在住了幾口人?”、“近期有沒有出遠門?”、“過年回去沒有?”……她在入戶排查中反覆的、耐心的向居民詢問。“三天兩頭來,問了一遍又一遍,還有完沒完?”面對有些居民的不理解,呂雪芳總是耐心解釋:“我們多跑一趟,大家多一份安全。感謝您的諒解!”

邯鄲市復興區:社區黨支部書記累倒在防控一線

為嚴控人員進出,她堅定地站在小區的出入口親自為進出居民登記、測量體溫,年近60歲的她每天在門口一站就是一天,小腿腫的很高。包社區的區領導、街道主要領導擔憂她的身體,多次勸她注意休息,她說:“疫情當前,我是黨員,又是社區負責人,必須衝在前面。”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對院內賣菜商販進行規範管理,疏散買菜居民拉開距離排隊買菜,避免近距離接觸。她每天在院內巡邏並反覆播放小喇叭,勸導廣大居民儘量不要出門,並對未帶口罩出門的居民進行勸返。

  為了最大限度地防控疫情,同時也為了讓居家留觀的居民們能夠正常生活,呂雪芳每天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將8戶留觀居民的蔬菜、水果等生活所需品送上家門。面對重點人群,她始終堅持一個原則,讓對方感受到“社區工作人員是來幫助你,為你提供服務的”。她還親自送發燒人員去醫院,遇到一些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居民,她總是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安撫他們的情緒,她說:“做好防控工作就等於為居民豎起了一道安全防線,這樣我們才能讓更多的居民更安心!”

由於這段時間工作的連軸轉,已經半個多月沒有顧上回家的她,終於在2月11日這天晚上回了一趟家,吃上了這些天以來最美的一頓飯。回家後已是深夜11點了,但第二天她仍然早早的來到了社區,繼續帶領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她說:“我很內疚,我也許勉強算個好書記,但不算是個好妻子、好兒媳。家裡有80旬的公婆和年幼的孫子需要照顧,這段時間為了工作能夠正常開展,吃住在社區,很少能照顧上家。辛苦丈夫一個人照顧老人和孩子,作為家庭主婦來說我很愧疚,但是在國家危難的關鍵時刻,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通訊員 高瓊 史冀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