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一路上有你212322492


很多朋友认为莫斯科是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被德军拿下苏联将彻底完蛋!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纳粹德国将莫斯科列为首要打击目标加以佐证。但是纵观苏德战争,特别是1941年—1942年战局,莫斯科、列宁格勒以西苏联最密集的西部重工业区几乎全部沦陷,苏军基干力量损失殆尽,但是却依然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彻底挡住了德军的前进,而且其军工产量和质量居然大大超过战前,并为最终消灭法西斯德国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所以说,纳粹德国想要征服苏联,靠攻取几座城市是根本无法让这个具有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传统的战斗民族所屈服。

回到正题,莫斯科最大的战略价值在于它是苏联最大的道路、河运、航空枢纽,连接着像列宁格勒、基辅、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符拉迪沃斯托克、明斯克、顿巴斯这些全苏大城市和区域。一旦被德军占领,确实会给苏联的交通运输带来不小的损失。

但是德国人没想到的是,莫斯科虽然作为苏联首都,时间却很短暂。其政治、文化意义远不如曾经作为沙皇俄国首都300年、“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和素有“俄罗斯文明发源地”的基辅。列宁格勒被围困900多天,仅仅因为饥饿寒冷就带走了数十万人的性命,但是这座城市始终没有屈服。基辅在开战之初就陷落,但这除了激起苏联各民族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外,其他的意义微乎其微。

再说莫斯科,虽然交通战略价值巨大,但是苏联拥有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以上的铁路网,苏联腹地更深远的喀山、基洛夫、古比雪夫(今萨马拉)这些城市也完全可以将苏联东西南北各地贯穿起来。特别是古比雪夫,位于伏尔加河畔,从中东欧至西伯利亚、哈萨克、中亚的延伸道路中,经过古比雪夫是最短的,因而其战略价值十分突出。在1941年战事最危急的关头,苏共中央曾经将其作为战时第二首都,并修建了可以供100余人5昼夜不用外界供应的地下指挥部,还一度将各国外交使团和大部分政府机构搬迁到这里。

一旦莫斯科失陷,古比雪夫将承担起肩负起战时首都的重任。加上已经从西部工业区搬迁至乌拉尔的工厂设施(战争期间苏联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来源于此)和彻底而深入动员起来的国家机器,依然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而纳粹德国宣扬的攻占莫斯科就可以打垮苏联完全是因为其对苏联地理和交通了解不深刻所致。


大将军威武K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如果德国能够顺利攻占莫斯科,最大的可能是战争会持续拖下去,再打个几年,而且会让交战双方付出更大的代价,除此之外,战争胜败的结果不会改变。

首先,明摆着的一点是,苏联不会因为莫斯科的沦陷而投降。如果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当中取得胜利,也必然会付出巨大代价,既然德国是胜利方,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取得胜利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何去何从?摆在希特勒面前的有三种选择。


第一,保持方向,继续向莫斯科以东方向进攻

事实上,早在二战开始之前,苏联就已经开始将一部分工业生产能力转移至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二战开始后,尽管德军攻势异常猛烈,推进极快,但是大量的工业设备被搬到大后方,源源不断的生产武器装备。

如果德军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继续进攻,否则只是占领莫斯科的话,意义并不如想象的大,因为苏军仍然在抵抗。

这是德国最可能采取的措施。


第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北上攻打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是苏联的北方重镇,如果占领列宁格勒,在士气上会严重挫伤苏军的士气,毕竟这座城市是以列宁的名字命名的。

但是在天寒地冻的苏联,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就是列宁格勒,除了列宁格勒以外的地区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重要性都不值得德国投入重兵。

这是最差的选择。

第三,中央集团军群南下攻打斯大林格勒

苏联南方的高加索油田是德国垂涎已久的,尤其是在罗马尼亚等产油国无法满足德国要求的情况下,如果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得到支援,高加索会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将会更加顺利。

这是仅次于继续向东推进的中策。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天气原因,更主要的是苏军在最初的失败当中总结经验,已经找到对付闪电战的方法,从西伯利亚调来的军队有能力对抗德军,苏联的后备兵员,工业生产能力,资源数量无一不占优势,德国即使占领莫斯科,只要拖成持久战,德国也必败无疑。


视野新观


二战时,如果德军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也许有些人会说那么整个二战的结果就会被改写,苏联会崩溃或者无法再抵御德军的进攻,而德军会长驱直入,通过伊朗南下印度,和日本会师,然后二者携手打跨英苏的残余势力,最终成为胜利者。但桃花石杂谈君却要说,即使莫斯科被德国占领,二战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最终的德国也仍然会是失败者,只是时间可能会稍晚一些。


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

其实架空历史并没有什么毛病,因为去畅想一下如果某个历史事件改写,是否整个历史进程会改变有时候对人们搞清楚一个历史事件的真正意义确实很有帮助。但在架空历史的时候,很多朋友却喜欢把历史变成纸上谈兵,忽视了当时决定决策结果以及最终胜负结果的很多客观原因。

比如具体到苏德战争,究竟什么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呢?其实和所有现代战争一样,苏德战争打的也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即两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人员素质,也包括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储备和人员数量。而最后使苏联赢得战争的也正是这些决定性因素,是苏联在乌拉尔山脉以东雄厚的工业基础设施,是T-34坦克这样被称为最佳坦克的战争工业科技成果,是苏联在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储备以及苏联高达1.8亿的人口基数。

成批被运往前线的T-34坦克

而这一切,并不会因为莫斯科的易手而改变。所以对于苏联来说,任何一座城市的得失其实都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然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果被敌军攻陷肯定会挫伤这个国家的抵抗意志。但二战时期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广播等现代传播手段已经能够大范围应用。所以莫斯科被攻陷并不会瓦解苏联的政权体系,苏联即使失去莫斯科,也仍然有大量手段和真实历史进程一样从西伯利亚调集大量有生力量组织反攻。

从西伯利亚来增援的红军在红场阅兵之后走向战场

而德国人即使攻克了莫斯科,也不会改变德军没有冬季作战装备,在俄罗斯的严冬里大量因为低温减员的事实。同时也无法阻止苏联政府在辙出莫斯科之后,仍然通过现代通信手段从西伯利亚调集18个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知道如何在严冬里作战的军队展开反攻。

如果德军攻陷莫斯科,可能斯大林格勒式的城市游击战会提前到来

而且莫斯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个拥有400多万居民的超大城市,其实是比斯大林格勒更适合开展城市游击战,也就是巷战的城市。如果莫斯科失陷,很有可能俄罗斯会利用莫斯科这个巨型城市,更早地将德军拖入城市游击战的泥潭。所以莫斯科的陷落可能会让德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些战术利益,但无法起到改变整个战争结果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德军更早地陷入被动之中。

看看历史上莫斯科真正陷落之后发生了什么?

而且在俄罗斯的历史上,莫斯科也并不是没有被敌人攻陷过。最早波兰-立陶宛联邦就曾经在公元1610年攻占莫斯科,并进行过两年多的殖民统治。而到了公元1812年,拿破仑也曾经攻陷莫斯科。莫斯科的两次失陷都没有改变俄罗斯最终在战争中获胜的结果。

1612年俄军反攻莫斯科场景


公元1610年,波兰-立陶宛军队在波兰-莫斯科战争中曾攻陷过俄罗斯沙皇国的首都莫斯科,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甚至还立自己的儿子瓦迪斯拉夫为俄罗斯沙皇。但莫斯科陷落之后,俄罗斯的抵抗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波兰-立陶宛希望征服俄罗斯的梦想很快破灭。两年之后,俄军从其手中夺回莫斯科,之后很快联合瑞典对波立联邦形成了反攻。

1812年俄法战争期间,俄军焦土政策几乎使莫斯科被完全摧毁,但却使法军陷入危机


而在公元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的军队在俄法战争中也曾攻克莫斯科。但俄国人在撤出莫斯科之前将所有的粮食都带走了,而且俄罗斯严酷的冬天很快来临,法军补给线过长,无法维持,最终不得不在短短42天之后自行撤出了莫斯科。而之后法军在别列津纳河战役惨败于俄军,最终60万大军撤退到华沙时只剩下了6万人。


所以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当时苏德战争的具体情况来看,德军即使侥幸攻克了莫斯科,也不可能改变最终的战争结果。


桃花石杂谈


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认为:二战时的德军如果顺利攻下莫斯科,对苏军有多大的影响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莫斯科在苏联国土中的地位和作用。

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也是苏联的工业中心、军工中心和铁路枢纽,占领莫斯科将摧毁苏联的工业能力,也摧毁了苏联在各个战场运输兵员和物资的能力,更严重打击了苏军继续抵抗的信心,所以攻下莫斯科,似乎苏联将崩溃。

其实不然,因为当时苏联已经将大批工业企业向东转移,迁徙到乌拉尔一带,那里在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苏军95%的战斗机,65%的坦克,100%的自行火炮和40%的各种火炮。

所以,苏联的工业能力不会被摧毁。

莫斯科作为铁路枢纽,一旦被占领,会影响苏军在各个战场调兵遣将的能力,但是我们看到,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两年多,对外联络基本被切断,通向莫斯科的铁路完全被切断,但德军依然攻不下列宁格勒,说明莫斯科的铁路枢纽作用对于战局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被克服。

至于莫斯科被占领,对苏联军民的士气影响有多大,就很难评估了,肯定有一定影响。

所以,一旦莫斯科被德军占领,苏德战场的局势将发生很大变化,起码苏军想转入反攻至少还要推迟一两年,但最后还是苏军获胜,这个结果很难改变,因为德国有限的国力无法支撑长期的消耗战。

关注麻辣战争,关注世界军事!


麻辣战争


假如莫斯科被德国攻占,德意日是否会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

莫斯科被攻占以后,苏的中央政府将被迫迁往其他地区,其他战线上的苏军也将因此而士气消弭,德国的中央集团军也可以解放出来投入到列宁格勒的和对是大林格勒的战役之中。可以说,假如德国可以真的攻占莫斯科的话,那么对战场的形势而言无疑是质变的。由于在苏德战争爆发开始之前德国并没有进入战时体制,所以苏发动战争一定要速战速决,而只要攻占了莫斯科以后,德国就可以很轻易的解决北方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在两线的对峙问题。

在远东地区的日本又可能会借此机会发动对苏联的进攻。攻占莫斯科其实就已经获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日本也有一定的可能会选择北上而不是南下去侵犯美国的利益并爆发太平洋战争。莫斯科的归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赢家。只要德国和日本彻底解决了苏联这个威胁,那么德国将能抽调出来数百万人来执行对不列颠群岛的征服,在东北地区部署的60万日本关东军也可以南下投入到对中国的战役之中,可以说莫斯科战役只要胜利,英国和中国很快就会陷入危机之中。

此外,在非洲作战的隆美尔也有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兵员补给,并越过苏伊士运河占领中东的石油地区,并配合日本完成对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征服。占领莫斯科的实际意义其实要远大于其形象意义。只要苏一倒,美国也不得不考虑是否继续维持对英国本土的物质援助,甚至会直接导致美国出现绝对孤立主义的状况,只要征服了莫斯科,轴心国其实就已经获得了整个世界。


浩汉防务论坛


历史不容假设,假设的都不是历史,但既然作出了此等设想,那就姑且一论。

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其意义重大。守住莫斯科,那么对苏联的士气是极有帮助的。而一旦丢了莫斯科,那苏联就真正的危险了。

在苏联之前,俄国一共存在过两个王朝,一个是莫斯科大公国,另一个就是沙俄,也称作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正式推翻沙俄的封建统治,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正式掌权,其后苏俄相继兼并其他周边国家联合组建了布尔什维克苏维埃联合体国家,苏联正式成立。

在俄国的历史中,莫斯科一直作为首都而存在,只在彼得迁都圣彼得堡后才失去首都的位置。所以从苏联的政治影响上看,莫斯科的存在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在战争初期,苏联即有超过300万世兵被俘,其中的16万左右的士兵调转了枪口。为此,斯大林不得不下达了著名的270号命令和0391号命令,以强硬的手段堵住了士兵们崩溃投降的趋势,斯大林没有别的选择,这个命令,也仅仅是放手一搏。

如此军心涣散,如此巨大崩溃,如若莫斯科再丢,那么其对苏军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很有可能成为压倒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此时的苏联已经是最为虚弱的时候了。

另外,如果德军占领莫斯科,那么德军在战略上将拥有巨大的优势。占领莫斯科,德军将犹如一把锋利巨大的宝剑直插苏联心脏。

向北,德军可包围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切断苏联西北方的苏军,并和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德军汇合,列宁格勒将完全断绝任何补给,包括武器,粮食,人员等,这是死地。

向南,德军威胁斯大林格勒,德军从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直驱伏尔加河,要知道,这里可是有着苏联赖以存活的大量兵工厂。

德军在南部已经抵达南高加索,德军绕后斯大林格勒,将与南高加索德军形成钳形攻势,斯大林格勒的陷落也成必然。如果这样,那么,苏联至少有一般的重工业,一半的农业,一半的已开发矿产,材料,石油等落入德军之手,这些战利品至少可以将德军的军事实力提高一倍。

苏联自此还有还手余地吗?有人说德军人少,事实上不算上数百万的德军,德国控制的仆从军也达到了好几百万,这加起来总兵力上千万轻轻松松。

正是莫斯科的成功防守,使得德军不能对南北两个战场形成突进合围,正是中部战场的激烈抵抗,苏联的放线才能依托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形成稳固的新战线。

所以,莫斯科一旦被突破,苏联的重工业中心将只剩下古比雪夫附近一带了,而这也将因及其靠近前线而可能遭到破坏。自此,苏联恐怕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那么,莫斯科真不能丢。


千古浪


一旦德国攻占莫斯科,那么几千万苏联人将被迫在最寒冷的冬季被赶到西伯利亚平原上去!然后在缺衣少食中度过他们的被侵略生涯!而失去莫斯科的屏障,苏联西部的所有工业城市将被德军攻击,进而整个苏联工业将全部落入德国之手(区别于拿破仑进攻俄国,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时候俄罗斯已经把重要工业政治中心搬迁到圣彼得堡),而希特勒德国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顺带包围了圣彼得堡。苏联人将无法再抵抗来自德国的攻击!

其次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沿着乌克兰前进,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会师。届时整个欧洲都被德国吞并,而最重要一点是,头号工业强国德国得到了乌克兰的无限能源与粮米高产区后,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过日子了,他们甚至可以撤出北欧的三十个师部队,这三十个师一旦放到非洲战场,那么撵着英军跑的隆美尔将不可能战败!


优己


如果德攻占了莫斯科,对苏军是有一定的打击,只要斯大林还活着就可迁都继续指挥,号召苏军和人民要夺回莫斯科,在领导人的号召下我相信苏军团结一致,反击德军,加上德军是两线作战战线太长保给不到位,德军的战败就是迟早的问题了。


金子1238447


小编的问题有点无知,第一,不能假设,历史是不能如果的,试想一下,希特勒在自杀前想,如果德国胜利了,现在自杀的就是斯大林了,但是想完了,还得去自杀,这不是神精病吗?第二,不了解历史,俄罗斯在第一次卫国战争时,拿破伦已经攻占了莫斯科,但那又怎样呢?图库佐夫节节抵抗,使拿破伦到达莫斯科时已强弓未努,进城后又找不到粮食,俄大量民兵在敌人开展游击战,使法军无法占住脚,只能放一把大火撤退,撤退途中又变成溃退,只有极少数人退到巴黎,拿破伦被囚禁。因此,既便德军占领莫,也不会比拿破伦强多少。有的人设想,莫斯科一丢,苏联就完了。这同当年希特勒犯了一样的错误,都认为苏联是不勘击的。希特勒在动员德军入侵苏联时说:苏联就是一栋破一房子,只要在它门上踢一脚,这栋房子就会垮掉。可德军碰到的不是破房子,而是石头房子,钢铁房子。现在网上有些人,也是把当时的苏联看的不勘一击,并在这种认识上又去假设,有意思吗?或是别有用心。


手机用户62548063670


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间矛盾非常突出,后在苏的高压政策下基本保持“团结”。苏德战争的初期,苏军的一再失利,曾经被迫加盟国的很多国家有的加入德军(立淘宛等),有的也纷纷改变态度(部分哥萨克、乌克兰族、蒙古族等)。如果一旦莫斯科被占领,将会极大加快这种趋势的发展,各民族分离倾向将有全面爆发趋势,虽然苏不会轻言放弃,会继续后撤抵抗,但莫斯科作为首都,作为联盟的基石和国家的象征已不复存在,国际上的对苏援助也将出现迟疑和犹豫,同时莫斯科作为苏联的军工业和交通网中心,一旦丢失,将使苏军整体的防御线被拦腰斩断,严重妨碍整条战线的军事运输调配和作战,列宁格勒区域将被孤立,极大利于德军北方集团的军事行动……如有不妥,可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