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陪娃做作业,你发狂过吗?有什么经历分享?

宝爸陪读


[捂脸]平日生活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其实理性时自己分析了下,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确实很多的因素是中国教育和家长自身问题造成:

1⃣️学校作业量大:

比如我孩子3年级,每天布置必备古诗、优选作文1篇、亲子阅读30分钟,还有课堂作业、生字抄词组、课后优化丛书、口算1页、课后强化练习、手抄报,睡前还要读一遍英语课后单词……我孩子算自觉,语、数、英3科从中午做一半,剩余的傍晚一下课回家就做。等大人6点到家一起吃个饭,7点我们大人在检查作业,她看阅读、练琴……检查后有问题的订正、讲解、举例……不知不觉到8点半,洗漱完9点到9点半才能睡觉。

2⃣️作业难点和思考加大:

不得不说时代进步、科技进步。即使我自己那年代一年级就上英语,但现在孩子学习的知识量不仅大,思考题、逻辑题、生活素材掠景是很杂很多,常有一些古文、思维奥数题,父母自己有时候都没绕过湾……真的难。

3⃣️双职工家庭压力大:

孩子由老人家看管、接送,但解决不了现在教学思考理解题,还得有父母来教育。父母如果双职工,一天工作8.9小时还不含出门交通用去的时间。忙忙碌碌回到家,吃个饭、还要看孩子作业、孩子如果幼小时习惯养好字写好还好一些。如果孩子字写不好,看到作业第一眼血压就高了、马上“吼”一声孩子,然后再有错的题目“涂涂改改、擦擦写写、破的”,总之孩子胆战心惊,父母咆哮雷鸣……其实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叛逆、邀约、暴躁、焦虑、甚至厌学”

4⃣️缺少耐心:

有的题型讲了一遍两遍十遍……还是问、还错的情况,都是找孩子“笨”的问题,不找讲题方式、思路对不对……有时候生气就撕作业、摔书、砸文具、骂孩子……孩子哭了、你也火了……没有一方得到好处,越骂越急,成绩一落千丈。拥抱一下孩子、适当得谈谈心、有错相互道歉,让孩子觉得“凡事有道理、有公正”以后她处理待事待人也会遵循。

陪娃写作业,惊动全家人。确实很难,自己身上找原因,发现问题,但是一到辅导时也忍不住……忍不住……过后又觉得不对,跟孩子讲道理,抱抱她,孩子们心理父母永远都是最爱的人,父母何尝不是一切为了孩子。[捂脸]快乐痛苦并行。


风铃ai叶子


必须的,不过我现在已经麻木不仁了。

我家大宝今年12了,陪他写作业5年了,从刚上学时的开心,慢慢的变成焦虑,再从焦虑变成抓狂,最后变成了现在的麻木不仁。

五年呀,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让我有一种重新上学的感受,比重新上学还难受,就像是在油锅里炸一样,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尤其是今年的网课,那滋味儿更别提了,天天就是炮火连天,征战不断呀!

主要是有很多咱也不会呀!只能硬着脑袋拼命学习,用来应付孩子的疑问。

累啊!苦啊!天天处在“疯魔”的边缘。


紫色幸福男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儿子现在读二年级。对于“发狂”这个词真是深有体会。

儿子八月底的生日,刚满六周岁就上一年级。当时家里老二也快一岁,要吃奶还要找我。关上门陪老大学习,老二在外面拍门[捂脸]

因为年龄小,所以一开始学习有点吃力。读英语读十遍也读不会。做数学语文练习题瞎做。那时候真有几次都快气疯了。

好在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控制自己不发脾气,耐心教导。到11月份,他就开始稳步提升。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双A,英语是B。

到一年级下学期,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了,写完作业就是做练习题,背英语,默写单词。每天弄到9点多。到二年级,我晚上看着老二,他自己在那里学习,我随时去看看他做得怎么样,我打扫卫生。婆婆晚上出去跳广场舞。就这样二年级上学期,我自己看着老二,做着家务,辅导着二年级的孩子。

我们不是圣人,肯定都发狂过,但是发狂之后的是反思。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习?而不是责备打骂。


王老师谈教学


作为一个男家长,在母老虎不在的时候,有过一年级小怪兽的辅导经验。哭笑不得!

家里的小怪兽刚上完一学期的小学,什么事情都是要老师有教过的才行,“非常固执”。

事情是这样的,这次疫情在家监督学习,要写作文,是看图写作文,图上是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在做不同的事情!妈妈洗碗,爸爸看报,爷爷奶奶看电视,小朋友做作业!

到现在这篇作文还是没写呢!事情是这样的,他写到 晚饭以后,大家……结果到这里他写不下去了,问我该怎么写,我说我们就不要写大家好不好,就写每个人做什么!结果他不愿意,一定要大家……然后我说大家都在做自己事情,大家都很开心,大家都……说了很多个,他都不愿意!就这样僵持在那边,他姐姐过来说也没用😂,关键是不要也就算了,他还一直让你再想,然后再否定你,他就是想用大家,但就是不接受我说的各种说词,让他先不做,做其他的也不行,我没招了,他还是没放弃要我一直想,被逼的快疯了,想动手教训下,又觉得他好像没做错什么,就想吓唬他说我准备动手了,我说奥特曼被怪兽打急了,胸前警示灯已经亮了,要发飙了!小男生肯定都看过奥特曼😁结果还是没用,奥特曼还是被怪兽打败了!最后妈妈回来了才收拾了这个小怪兽!😓看来奥特曼还是只能在日本混的,中国还是母老虎管用😛


福建中考英语复习


很幸运!我没有发狂过,因为我家孩子在学习方面还是挺用功的,我没有费多少心。

她现读小学五年级,学习习惯可能也和性格、兴趣有关。

在幼儿园时我就开始注重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她一起读故事,在未放下书本前不能有任何外界打搅,比如吃点零食、喝点水什么的。

一~二年级她写作业时,我就在旁边看书,互不干扰。她遇到不会的题,我让她跳过去做下面的,然后一起再讲解,举一反三弄懂。

三年级以后,学习基本上有了她自己的习惯,但也贪玩起来。有段时间我很苦恼,放学后她自己回家,玩够了再写作业,有时候跟同学玩很晚才回家,我们说了管几天又不行了。刚好一次单元测验没考好,69分,我没有责怪,跟她分析了失分的原因,让她明白,分数只是这段时间学习的结果,但是学习过程和态度不好才导致这次不好的结果。你如果想考好,平时的日积月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此后也收敛了很多。

现在五年级,因疫情在家上网课,基本上我不用陪伴了,她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她允许,我把她的学习笔记拍了两张,感觉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朵flower


哈哈,这个感觉很正常,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

我外甥女六岁,最近一直在家都出不去,就在家教她做加减法运算,还有大于号小于号判断,哎,简直是折磨人啊,心态不好能气炸😂😂😂

只能做简单的‘死’题,稍微转一下弯就不会,可能这就是小孩子吧,不能按照大人的思维要求小孩,现在正在让他不断联系,量变达到质变,熟能生巧,自己就能找到方法。


小鹏札记


干啥不好,非要陪娃写作业呢。

外甥女,11岁,写作文,提纲列好了都不会,非要人一个字一个字念着才会写。气的我,当场就发飙了,把香蕉剥好了皮居然告诉我不会吃。后来我说谁敢教她我就揍她,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最后呢,还是我写的,她抄的。

从此,我再也不教作业了


柒柒style


最应该发狂的是孩子吧,面对自己不会的作业和焦躁的父母,真是难上加难啊。

朋友孩子小学二年级,拼音实在太难了,当妈妈开始辅导小朋友作业时很崩溃,小朋友立刻很严肃的跟妈妈讲:那我也是才学的,题都很难了你还生气,你就不能耐心点儿



成都考试在线


成都一名13岁男孩,因为通宵上网被父亲暴打,留下遗书从18楼跳下。与他生命一起消亡的,是其父亲23年的“梦想”——像城市人一样活着。

“只要再有几年,儿子考上大学,我买辆奥迪,我的梦想就实现了”。即使在儿子死后,这个父亲依然不忘自己破灭的“梦想”。

也正是因为儿子沉迷网络彻夜不归,眼看“梦想”渐远,这个丧失理智的父亲拿起一根铁丝当众疯狂抽打儿子,打掉了儿子对生命的最后一丝眷恋……

“我们两口子辛辛苦苦,都是为他好,他却不争气!”在孩子死后,他这样说道。听,这句话多么熟悉!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把这类似的话挂在嘴边。

为什么父母辛辛苦苦付出,孩子却不理解、不争气?

孩子上学之前,往往很听话,家长也很快乐。但孩子一上学,拿回成绩单,家长就快乐不起来了。因为有了比较,有了失望,有了不满,接下来就是愤怒,怒其不争,恨其不强 。

为了孩子教育,家长们付出了太多心力,所以一定要用孩子的成功来补偿自己的牺牲。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尽人意,想要得到理解、温暖、爱与关怀时,父母给的却是不满、贵骂、压力和皮鞭。这样沟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早早关闭了和父母之间的沟通管道。

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心的交流,彼此的世界对方无法进入,这种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数据显示,80%的问题青少年不和自己的父母沟通,网瘾、厌学、早恋、离家出走,这些问题的背后,暴露的都是亲子沟通的危机。有一个父亲说:“孩子已半年多没怎么和我说过话了,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我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他的控制。”

青榄君有个朋友,丈夫早早病逝,独自带大女儿。她的女儿是重点中学的学霸,不光学习优秀,而且知书达理,乐观开朗,丝毫没有一些单亲家庭孩子的阴郁和敏感。

大家向她讨教教育方法,她说:“我没有教育啊,我觉得女儿生来就很优秀、讲道理,我会听她的话,她也非常听我的话。”

她说她更像女儿的姐姐,而不是妈妈。“她爸爸死得早,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所以我就把她当成大人看。家里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去哪里玩,都是和她一起商量着办……有时候家里有困难,就跟她说说;她心情不好,也会向我倾诉。”

这就是亲子沟通应有的模样。彼此尊重、信赖、欣赏,让孩子有问题愿意向你诉说,有欢乐愿意和你共享

,这就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一秒萌萌哒


朋友,这是一道天下大同的无解之题。陪孩子写作业,我曾经也发狂。但这个时候我就会一下子把我的记忆追溯到三十多年前,回想起我小的时候父母对我发狂的状态。我就会感受到这并不是一种积极的传播方式沟通过程。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去讲解,才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是不是明白该怎么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