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近月來,蝙蝠

繼17年前的SARS之後

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據瞭解,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

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達96%

“一隻蝙蝠”

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

那麼

這個貌似老鼠但又添了一雙飛翅的動物

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呢?

真正意義上的飛禽走獸

在一年之前,每當提起蝙蝠的時候,人們回想起的,或許會是西方傳說中,躺在棺材裡的德古拉男爵;又或者是哥譚市裡,開著戰車打擊罪惡的黑暗騎士。而如今,經歷一個沉悶、悲慼的春節之後,蝙蝠則變成了野味、毒源。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蝙蝠,屬翼手目動物,比人類早來地球上4000萬年。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佈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蝙蝠是名副其實的飛禽走獸。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蝙蝠的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喜愛花蜜、果實,有的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來說,大蝙蝠類一般以果實或花蜜為食,而大多數小蝙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

蝙蝠的體型大小差異極大。最大的狐蝠翼展達1.5米,而基蒂氏豬鼻蝙蝠的翼展僅有15釐米。蝙蝠的顏色、皮毛質地及臉相也千差萬別。蝙蝠的翼是進化過程中由前肢演化而來。除拇指外,前肢各指極度伸長,有一片飛膜從前臂、上臂向下與體側相連直至下肢的踝部。拇指末端有爪。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美好的寓意

在我國,蝙蝠有著美好的寓意,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還沒有“蝙蝠俠”,喜歡運用諧音來表達美好祝福的祖先們,就已經開始對蝙蝠情有獨鍾,典型例子就是古代官員服飾上的蝙蝠紋樣。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畢竟“蝠”通“福”,甚至還延伸出:五隻蝙蝠就是五福,紅色的蝙蝠就是洪福,與鹿一起出現就是指福祿,與桂花一起出現指富貴……

能在夜間捕食老鼠,有效抑制老鼠數量的它,也確實對得起這個寓意。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明清時期,蝙蝠的形象也經常能在建築裝飾、繪畫、陶瓷、雕塑、刺繡等事物上看到,曾經的和珅宅邸,也就是清代的恭王府更是用了9999只蝙蝠樣式的裝飾。

現代社會,在科學家的推動下,蝙蝠迎來了它的“第二春”:利用回聲定位來判斷事物位置,雖是個視力有問題的可憐鬼,但是卻成了仿聲學的寵兒——聲納的誕生跟它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餐桌上的美味

古往今來,這個形象怪誕的飛禽走獸,不經意間,卻被後起者的人類當成餐桌上大補的美味。

那麼為什麼要吃蝙蝠呢?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答案當然是傳統。

蘇軾被貶嶺南時曾寫下《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的詩句,說的便是嶺南人吃蝙蝠的飲食習慣。

除了嶺南之外,不缺乏務實精神的古人認為吃蝙蝠及其糞便可以治病,例如:吃蝙蝠可以治瘧疾。《太平御覽》引範注《治瘧方》:蝙蝠七枚,合搗五百下。發日雞鳴服一丸,乩晷一丸。遇發,乃與粥清一升耳。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甚至說吃蝙蝠可以治耳聾,現藏法國的敦煌寫卷《五藏論》稱:天鼠煎膏巧療耳聾。天鼠指的就是蝙蝠……

暫且不論這些關於蝙蝠藥用價值說法的科學性,但至少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治病和果腹。

養生與藥用是古書對蝙蝠效用的基本認識,並認為,食用傳說中的白色蝙蝠可以延年益壽,甚至成仙。根據西晉崔豹的《古今注》,五百歲的蝙蝠是白色的,因為頭重腳輕而喜歡倒掛,吃了可以昇仙,故亦有“仙鼠”之名。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東晉的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千歲的蝙蝠是白色的,風乾之後研磨成末,吃了可以延年益壽……

Emmm……所以說這不科學啊!

病毒的蓄水池

美味之外,人類也遭遇了蝙蝠帶來的逆襲——迄今為止人們一共在蝙蝠的身上,赫然發現了超過一百種病毒。

挑幾個在世界上一出現就會引起極大重視的病毒說一下: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馬爾堡病毒、歐洲蝙蝠麗沙病毒、梅那哥病毒、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冠狀病毒、SARS冠狀病毒乃至最近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這些病毒都能追溯到蝙蝠。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儘管成了病毒的“蓄水池”,而出於其特殊的免疫系統和驚人的DNA修復能力,蝙蝠自己卻不痛不癢,群居的蝙蝠高密度集中,實現了“親密無間且不藏私”的交流,也就是病毒的互相傳染、集散。

科學家發現,蝙蝠的免疫細胞永遠都是維持在活躍的狀態,幫助它能免於疾病,這項重大發現有益於日後研發出對抗病毒等致命疾病的疫苗……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另一方面,蝙蝠在飛行過程中,受到代謝率提高的影響,體溫會升至38℃至41℃,正如人類會通過升高體溫殺死病毒一樣,同為哺乳類的蝙蝠也會如此。因此,能在蝙蝠身上發現的、存活的病毒,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都是病毒中的王者。而當它們通過某種方式轉移到人類身上時,即使人類啟動自身對抗病原體入侵的保護性機制——發燒,也對其無可奈何。

比人類早來地球4000萬年!蝙蝠是一個什麼物種

兩個月來,我國疫情高發,希望大家重新認識蝙蝠等野生動物,和大自然交朋友,而不是將它們當成美味。

作者言論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文|小然

策劃|申志民

出品|網護自然 融愛傳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