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考二本真的和一本差距很大嗎?二本的學生能考上研究生嗎?

用戶5547786683


考二本與一本差距大嗎?得看怎麼分,二本要是和985、211比,肯定是有差距。要是和普通一本比較,基本上說差距不是很大。因為現在的學歷門檻越來越高,普通一本與二本差距基本忽略不計(不是沒有差距,只是差距小點)。我們可以比較一下:



找工作

對於找工作來說,二本和普通一本基本沒有差別。因為現在找工作就本科層面基本就只有兩種劃分:985、211高校本科和普通本科。二本和普通的一本差距不大,和重本差距還是有的。


考工作

對於看工作來說,無論公務員,事業編,教師編,一本二本三本都可以,不看學校出身,都是看筆試成績,面試成績。所以說二本和普通一本,重本差別不大,因為只看考錄成績。

考研

考研的話差距有,但也是不大。無論二本還是一本都能考研,一點問題都沒有。由於二本學生覺得自己水平不高,學習倍加努力,二本學生的考研成功率很高。有些重點學校考研複試時,可能會在意本科學校出身問題(有的研究生導師會在意)。只要你足夠優秀,一樣可以考個心中的理想學校。


總之,二本和一本的差距還是要一分為二地客觀看待,有差距大的一面,也有差距忽略不計的一年,看你怎樣趨利避害,揚長補短。


一葉孤舟在岸上


作為一名研二的老學長,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普通二本的碩士研究生和一本的碩士研究生真的有差距,甚至可以說差距很大,不要輕信所謂的二者之間沒有差距,或者是差距很小,我想這更多的是在鼓勵你罷了。

用事實說話,我和我室友的讀研經歷告訴你,事實是怎樣的?

我和我室友考研都考到了遼寧省,只不過他被一所普通二本高校所錄取,我被一所一本大學所錄取,一開始我們感覺挺好的,畢竟能夠考上研究生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

但是當我們真正開始自己的碩士研究生生活時,在日常的交流中才發現,兩者的差距真的很大,我室友他們學校在師資方面,幾乎所有的導師都是在讀博士,還沒有畢業,有的還是碩士學歷;在教學資源方面,我室友高校能夠用到的圖書資料很有限,他每次都會通過我在我們學校借閱一些寫論文用的書籍;在考試方面,他們的考試課只有一門公共英語,其他的科目全部都是寫論文,而對於論文的質量也沒有要求,幾乎是複製粘貼,沒有更多的考試課。在每年的校園招聘會中,他們高校的企業一方面是數量少,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的檔次較低。

而以上所說的內容在我所在的學校都要優於他所在的高校,這就是一本碩士研究生和二本碩士研究生的差距,不管是在學習、資源、論文寫作、學術論壇、公開課以及就業等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所以,他經常會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二戰考研?當然這種心理說實話有點”不地道“,能夠考上碩士研究生對於我們本科就普通二本的學生已經不容易了。但是這些差距是真實存在的,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事實,如果沒有差距,那麼就沒有必要分檔次了。

二本大學生能夠考上碩士研究生嗎??能,而且能夠考上211高校、985高校的碩士研究生。

作為一名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前邊也已經表明了我和我的室友順利考上碩士研究生,而像我們這樣的本科出身不好的學生考上研究生有很多,我們班總共有40個人考研,最終有27個人順利考上碩士研究生。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究生真的很難,因為有太多的門檻需要我們一一去踏過去,只要有一個沒有順利的邁過去那麼便意味著考研失敗。同時,大多數的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和那些一本甚至是211985高校的本科生相比,真的是有差距,而且這種差距不是因為所在院校的不同所帶來的,而是學生自身所存在的差距。

但是,這並不能夠成為我們最終考不上碩士研究生的原因,因為考研在我的觀念中拼得不是智力,更多的是努力、汗水、堅持,只要你從考研複習開始的的那一刻一直堅持到考研結束,那麼你一定會大概率的考上碩士研究生,至於院校的檔次或許因人而異罷了。

總之,作為考研人的我們,一開始我們的目標是順利考上碩士研究生,只要考上就可以,但是作為考研過來人,還是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報考比較好的目標高校,不然你一定會有和我室友一樣的感受。


領略教育魅力


就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高考那年對我來說相當不順利。高考失利,分數未達到一本線,只能報考二本學校。報志願時也失誤了,結果第一志願學校沒有錄取,最後學校和專業全是調劑的。可以說是很悲催了。

大學4年,自己在學習上雖然並沒有抓得特別緊,像某些自律的大神那樣每天發憤圖強期待4年後的華麗逆襲,但是,我從一開始有明確的目標和更高的追求,我知道二本大學並不是我求學生涯的終點,我要去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自己。

可以說是邊玩邊學的享受了大學的生活,看了些書,去了些地方,而我的學習成績基本上也保持在名列前茅,前三年都獲得了一、二等獎學金。

大三暑假開始複習考研,目標學校幾經考察後,確定為一所專業水平全國前三的211高校。考研複習是艱苦的,可是我拿出了比高考時更昂揚的鬥志、更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更高的複習效率,最後考研成績接近400分,也算是本校考研學生中的高分了。

我的求學經歷告訴我,普通二本高校和一本高校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體現在學生素質、師資水平、科研能力、學術氛圍、學校活動等等,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差別,當然這個差別有大有小。

另外,考上二本不代表考不上研究生,考上一本的學生也不代表大學畢業時都比二本學生優秀。

身邊的實例證明,考上研究生並不是難事,無論是二本還是三本,就看你想不想學、想不想考、想不想付出。選擇了拼搏和奮鬥,就擁有了擁抱未來無限可能的資格。

大學4年真是的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最考驗人的4年。小學和中學是家長和老師逼著學生學,而大學時真的是看你自己如何規劃自己的前程和人生。這4年是否自律,是否能充分利用時間和資源來成長和收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這個人未來的潛能。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我們共勉:今天所有的混亂與蕪雜,努力與精進,都將在進步中變得更加清晰。


海叔教育堂


我在初中教書30年,參加工作在一個偏僻丘陵小鄉鎮,現在省一級示範中學工作,送數千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感慨良多!差距不是985、211、一本、二本,差距是一個人有沒有長遠的目標,而且為之奮鬥10年的毅力和耐心!

我曾經在偏僻鄉鎮教過的一個慢班初中學生(黃某貴)後來考上了博士。

1989年我剛剛從大學分配出來教他初二物理,他在慢班讀書,物理成績不好,但是很努力。初中畢業,勉強考上普通高中,後來我就忘記他了。只是聽說他高中畢業以後,又復讀了三年,勉強考上了一個比較差的非重點農業大學。

2006年,黃某貴出現在我的面前,說他現在是博士畢業,說我怎麼教育他要有理想、目標,並且一直要為目標而奮鬥!他大學畢業以後,工作不好,考碩士、考博士,現在工作很好,終於可以回學校看看恩師了!

我尊重重點大學畢業的同事,不過有些人的確不努力,家長學生都不是很尊重!我一個當年的普通本科畢業的大學生,現在可以指導剛剛研究生畢業的老師。

英雄不問出處,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以上所說全部都是事實,學生黃某貴中間一個字用“某”代替 )


平淡是真oymlq


我就是二本考上了985的研究生,自己要多努力,初試分考高點,才有機會進面試。面試要自信,不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盡力表現就是,我當時心態就很好,就算不要我總能調劑個一本的研究生或者差一點學校的研究生總是能上的,所以面試表現得很好,第一名。進複試的30個人最後招了8個人。其中一半以上本科都比我好啊。自己要努力,心態也很重要。



順風浪逆風繼續浪


你好!

✅我是考研輔導教師。預計我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實際上是兩個。

1. 二本和一本有沒有差別?或者說多大差別?

2.二本能不能考上研究生。

💯以下說點自己的看法。

✅1. 二本和一本不僅有差別,而且是天壤之別。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擠破頭復讀也要考一本。這差別可以提現在以後找工作上,考研報考院校上,找對象上,北上廣深落戶上。

✅2. 二本三本都可以考研,有些專科也可以報考。但是,二本三本學生考研其一基礎差學習效率低考試成績可能不會太高。也就是說要付出巨大努力,可以考上研。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重要的是部分985院校,211院校對二本院校學生不會特別歡迎。所以🉐自身實力超強。

✅3. 無論二本三本還是一本,最終還是實力說話,能力優先。光靠學歷是混不出太好的前途的。

✅4.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上天會給每個人適合的位置。無論考試還是工作或者創業,都需要量體裁衣,在適合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優。自然前途無量。

就說這麼多。㊗好運!



MBAMPAcc胡老師寫作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未來本科將可能會陸續取消一批本科和二批本科的傳統錄取方式,而統一稱為本科批次,這是進一步釋放高校競爭力的做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雖然錄取方式在發生變化,但是普通高校與重點高校(雙一流、一流學科)相比較,在資源整合能力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點高校往往有更強的師資力量。評價高校的學科能力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師資力量,強大的師資力量意味著更強的科研能力,在強大的科研能力支撐下,重點高校通常也會獲得級別更高的課題項目,從而會提升學校的教育水平,尤其是研究生教育。

第二:重點高校的學科體系往往比較健全。健全的學科體系對於培養複合型人才具有較為現實的意義,不少重點高校雖然也會有傳統的優勢學科,但是其他學科體系的實力通常也並不弱,這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一個強大的支撐平臺。健全的學科對於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專業通常就需要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等學科的配合。

第三:重點高校往往有較強的行業資源。行業資源的整合能力對於學生的就業有較為直接的影響,行業資源整合能力越強,則學生的就業渠道就會越多。目前重點高校的行業資源整合能力往往要明顯強於普通高校,這也是重點高校比較明顯的優勢之一。

最後,雖然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在資源整合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普通高校的學生也是能夠考上研究生的,不少學生也走進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課堂。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IT人劉俊明


一本和二本整體是有差距的,具體到個人就很難說了。至於考研當然能考上了,也不缺名牌大學研究生的。不得不說,高考、考研都是相當公平的!



考二本真的和一本差距很大嗎?

這個問題我做一個簡單的比方,一本和二本相當於高中的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差距。一個優秀學生不會在普通班學習而變差,一個差生不會因為在重點班而很好,關鍵在於自己!大學也是一樣,自己努力機會都是有的,當然和考大學一樣不簡單!

我考上的是一所二本——安徽理工大學,也希望能夠考上一本。讀完大學工作幾年後,發現一本並不比二本好在哪裡,遇到過南昌大學、江蘇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還有研究生幹著普通的工作,甚至是一樣的工作。還有研究生幹著人事、文員專科生似的工作。像這樣高學歷幹著普通人的工作網上報道已屢見不鮮。

對於就業,英雄不問出處!如果你學到真正本事自然不成問題,就業單位並不對一本、二本大學進行區分,在能力無法短期考察的情況下,“985、211”大學生才是親耐的對象。其他本科更多的在於專業,整體素質。比如計算機專業關鍵看能力,其他專業也是一樣,工作後能力最重要。我們這裡有一位考上廈門大學,現在在本縣人民醫院做醫生工作,很多人都看不懂表示浪費人才了。

所以我認為普通一本、二本差距沒有那麼大,生源、學校實力會強一點,而未來更多在於學生自己,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好好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二本能考上研究生嗎?

這個答案非常明確,能!

就說說我們安徽理工大學吧,我學的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班上有6位學生考上研究生了,其中一位二戰考上的。大多考的是武漢理工(211、排名40),還有一位考上上海硅膠所的。這是對於我們專業我們班來說的,至於安徽理工大學就有不少考取名牌大學的,還有保送的。

接下來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看看2019保送研究生的情況,你便不覺得二本在考研上有什麼明顯的短板,而是隻要努力都可以實現!




以上是2019年保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名單,不難發現大部分學生並不來自985,一本二本沒有明顯的區別,地域會比大學更有優勢!比如安徽理工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分別有10人、12人,都是二本大學人數可不少。

想保研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須努力學習,成績十分優秀,還要考英語、專業課等等。

從上表不難看出,到了研究生階段,很多二本大學也是能夠進入名牌大學的,並沒有什麼第一學歷的歧視,這比就業要很多。

結束語:大學是人生的起點,一切才剛剛開始,好好努力就有機會!不努力再好的大學也是惘然。


徽鄉小居


雖然從官方的角度看,不存在一本和二本院校,但事實上,招生的時候,確實是分為一批和二批錄取的。

先從錄取學生的角度看,一批和二批的分數線可是相關很多的,

這是2018年河北省公佈的各批次分數線,從上面可以看到,理工類的兩條線差別是比較大的,相差了153分,這不就相當於語數外中一科的成績嗎?而如果把相應的分數摺合成百分制來看,如果750分是滿分100分,511分相當於68分,而358分卻只有47.4分,而要達到及格分,需要高考成績大概在450分才行,而河北去年高考成績在450分以下的考生有57040人,而450分以上的考生為44090人,可以看出,將要被二本院校錄取的考生中,有一半多的人,成績相當於是不及格水平;

而河北去年600分以上的考生就有23000多人,550分以上的考生大約有53000人。

只要是理智的人,就一定會承認,這550分以上的考生是不是要比450分以下的考生聰明很多呢?或者說,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自覺性各方面,相差不少呢?

而只要承認這些方面的差別,就算是他們仍然去到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去學習,差別仍然存在;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度、難度等的提高,兩者之間的差別肯定會越來越大。

所以,從學生自身的角度看,一批錄取和二批錄取的考生,未來的差別越來越大是非常正常的。

從學校的角度看,一批院校和二批院校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

來看看官方對一批一批三批院校的認定

從這裡可以看出,第一批中A類院校,是絕對有實力的院校,而第二批的B類和C類明顯差了許多;而且,只要考生認真關注學校就會發現,有的學校是歸屬於教育部,而有的是省部共建,有的是省屬高校,而有的是歸地方管理。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設施上,差別都是非常大的。

河北師範大學和保定學院、張家口學院同屬於師範類院校,書生在此只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就是比較一下各個學校的師資力量。

河北師範大學: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2634人,其中專任教師1578人。在職教職工中,正高職人員430人,副高職人員93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省級以上各類優秀專家203人次,博士研究生導師12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68人。

保定學院:學校現有教職工928人(專任教師67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93人,副高級職稱27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640人,有海外留學經歷的3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

張家口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09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29人,教授73人,碩博士學位教師289人,省市級各類優秀教師百餘名。

單從教師的人數,是不是就可以感受到學校的不同呢?


而可以對比的項目非常多,書生在此就不一一比較了。

而且,上面的校名上,大學和學院的區別,其實就已經說明了實力上的差別。

因此,無論從學生的角度看,還是從學校的實力看,二本院校或學生,和一本院校或學生比較,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

當然,二本院校的學生只要努力,考取研究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一介書生945


考二本真的和一本差距很大嗎?二本的學生能考上研究生嗎?

我國本科院校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它們都是本科院校,有的省份二本與三本已經合併。比如我們山東省已經合併好幾年了。不過雖然合併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對於一本和二本區別就更大了。

首先說一下現在國家重點建設的985.211大學都是一本院校。其次各省還有普通一本院校。這些一本院校不論在師資,生源,就業以及科研方面都優越於二本院校。

首先學費上的區別。一本院校一般一年的學費在5000元左右,二本院校學費要高些,有的達到10000元左右,還有一些省份合併的二三本院校,學費更高,一年學費有的20000元。我們省二三本合併通稱為本科,也就是二本,沒有三本之說了。

其次就是生源不同。一本的學生一般整體素質好,高考成績好。而二本的學生高考分數明顯低於一本,相對來說整體素質則低。我說的這種情況是對大多數學生,有極個別的學生本身成績很好,高考失利,可能沒進入一本,而選擇了二本院校。

第三師資和科研水平不同。一本大學大多都在大城市,學校條件好能夠吸引來更優秀的老師,學術氛圍濃厚,科研水平高。一本院校內教師整體學歷和學術水平都高於二本高校。

第四就業不同。一本,二本,三本的不同最明顯的是體現在就業也就是找工作上。每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很多,社會上流傳一句話畢業即失業。現在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真的不容易,稍微好一點的企業招聘,都會擇優錄取一本院校畢業生,不少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也只要一本的畢業生。從就業方面可以看出一本與二本有很大區別。

但是在考研方面一本與二本沒有區別。你在大學努力學習,想報什麼學校的研究生都可以,關鍵看你的能力如何。現在很多二本院校的學生考研率很高,有的學生覺得二本畢業很難找工作,在大學四年努力學習考研究生。我們這兒的職業學院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專升本,這樣的本科生還有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對於二本的學生千萬不要灰心,努力了就有收穫。

前幾年我們單位同事家兒子,高考發揮不是很好,考取了濱州醫學院,五年後,直接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部的研究生,現在在單位上是骨幹,醫術可厲害了。

其實一本和二本雖然有很大區別,但是關鍵還是看自己以後的發展,如果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給自己充電,不論上什麼樣的大學,都會有一個好的前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