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補丁該打向哪裡?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通報了對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調查結果。

經調查,韓紅基金會總體上運作比較規範,特別是在抗擊疫情中做了大量工作,應予以支持和肯定。但也發現部分投資事項公開不及時,在未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前有公開募捐行為。

北京市民政局已要求韓紅基金會限期改正,依法規範運作。

時值全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北京市民政局將加強對慈善組織的監督管理服務,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參與防控工作,促進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從通報來看,問題部分主要是,韓紅基金會自成立至2020年2月16日,獲得的捐贈總收入為5.31億元。2013年至2018年,其通過舉辦演唱會募捐、在線支付渠道、官方微信公眾號等獲得部分收益,但當時還沒有獲得公開募捐資格,當時被叫停或關閉,後來重新開通。

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2月16日,韓紅基金會共發生25筆投資,未及時按照規定公佈。

對於上述調查結果,舉報人已經表示並不滿意,認為存在多處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且未考慮被舉報人持續長達5年違法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主觀惡意,決定提請行政複議。

明星創辦慈善基金會,本出於好意,而因明星與普通人的社會地位、財富收入之差距,令其受到更多外界的關注與更嚴苛的審視。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一直號稱“一包方便麵都可以公示”。

李亞鵬和王菲成立的嫣然基金也曾陷入信任危機,眾人熟知的李連杰壹基金也曾受到公開質疑。究其內容,也都是大同小異,無非是資金流向和賬目公開問題。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補丁該打向哪裡?

公眾的質疑永遠不會消失。如何保持公開、透明、高效率地運轉,以從容應對輿論潮水,不僅是明星慈善基金會,更是擺在所有公益組織面前應當思考的問題。

明星都自帶光環,有著社會導向意義。面對疫情危機,很多人都在媒體表示心中善意,但空談善惡並不解決問題。

明星無論唱歌還是演戲,都是在倡導公共價值,在一個秩序裡無限地放大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善,約束個體之惡。這是一種藝術的感染。

但慈善不是藝術感染,不能靠自己帶動社會上的感動和同情而進行。這種激情慈善感覺好像在蹭熱點。你是歌手,唱歌就是主業,那你可以唱出更好的歌曲,用藝術來激勵困境中的人。你是演員,那你可以演出感人的角色,傳遞更多的能量。

你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自然都是有愛心的普通人,想捐款可以向社會負責慈善的部門捐款,或者響應配合這些部門的活動,擴大更大的影響。難道非要自己成立一個基金會才能表達善良的本意嗎,假如人人都來成立一個基金會,世界就會更美好嗎?

天地生人,一人一責,幹好自己的事情,發揮最大的功能,就是最大的慈善。不僅是明星有愛心,社會上很多人都有愛心,抗疫行動中,每個人的崗位就是自己戰場,醫生不可能去幹警察的活。

慈善不是靠愛心就可以完成,這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累計。你知道,一個被救助人需要多少資金救助能夠擺脫困境,社會愛心彙集於一點的資金如何使用,如果愛心資金有結餘如何處理,或者說這個被救助者和募捐人的真實情況,又瞭解多少呢?

慈善不是僅把愛心用到正當的地方,還需要科學的佈局和系統的把控,這是一個社會鏈條的完整部分,不是隨心而與、我行我素。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補丁該打向哪裡?

只講一片善心,不計譭譽得失,那是廟裡的和尚。

抗疫中,相關部門統一調度,各行各業有序奔赴疫區,展開支援。大家不能一腔熱血地都去,我看到一家企業送了幾箱衣服去武漢慰問,當時非常驚詫,這類援助完全可以郵寄或者依託當地部門一同援助,何必特立獨行,自己帶著隊伍前去。

一語中的,有關部門組織志願可能會埋頭部分信息,可能達不到宣傳目的。如果真是這樣想的,那隻能自己去。

不可否認,有的慈善援助有些盲目,甚至低級,這很容易導致被救助者與社會愛心人士、被救助者內部進行交惡,或對慈善充滿懷疑和不安。

有人說,不知道慈善募捐的專業機構;有人說,對現在的一些慈善機構不信任。找不到、或者不信任專業的慈善機構,這恰恰說明了社會的反思,應當建立在如何讓慈善組織更專業、公益募捐和救助更專業、更制度化,而不是讓慈善只是滿足於自我情緒的“善良宣洩”。

假如明星有餘力,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幫助社會完善慈善組織,讓愛心匯流成河,而不是自立門戶,割袍斷義。

此時,關於募捐的反思和爭議還在繼續,如僅停留在善與惡的較量上,而不去促進慈善的專業與制度化,那麼今後的慈善環境,必將是一邊抱怨慈善行為和力量的缺乏,一邊又對慈善充滿懷疑和不安。這肯定不是愛心人士想看到的結果。

根據自己的社會分工去貢獻力量,是最大的捐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