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国际标准规定血糖仪允许有误差,那测出多少算是糖尿病?

国际标准规定血糖仪允许有误差,那测出多少算是糖尿病?

一大早,王大妈就匆匆赶到市里三甲医院排队开化验单查血糖,她说昨晚都没怎么睡好,担心自己得了糖尿病。

原来前两天她去社区诊所,正好有免费测血糖,她就做了一下,结果血糖值竟有12。

“大妈,你有糖尿病吗?”

“没有啊”

“这种快速血糖仪测出来的结果会和真实情况有些许误差。虽然有误差,你这个数值还是高了,最好去医院抽静脉血确诊一下。”

“这血糖仪要是测不准,那要它干嘛?用来吓唬人吗?”

其实啊,国际标准规定,相比于静脉血的结果,血糖仪的误差范围允许有±15%。虽然有点误差,但是血糖仪太方便了,在没有血糖仪之前,糖尿病患者对自己血糖情况的了解如同盲人摸象,有了血糖仪,终于可以不用去医院,就知道自己大致血糖的变化了,也能了解不同食物、运动、睡眠情况等对血糖的影响。

国际标准规定血糖仪允许有误差,那测出多少算是糖尿病?

事实上,血糖控制好的人,都是在血糖仪的指引下,作对了一些事情,比如把白米饭换成了杂粮饭,比如发现运动后血糖确实降了,就开始爱上了运动。

咱们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而在已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血糖控制达标。精准的血糖监测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糖尿病患者及时调整饮食、运动以及药物剂量,优化血糖控制,预防低血糖发生。

既然血糖仪不能诊断糖尿病,那王大妈的静脉血糖在多少才不是糖尿病呢?别急,我们先来看看专业的说法。

有两种情况可以确诊糖尿病:

国际标准规定血糖仪允许有误差,那测出多少算是糖尿病?

国际标准规定血糖仪允许有误差,那测出多少算是糖尿病?

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王大妈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属于后一种情况。但是这里的专业名词太多,王大妈有点不明白,没关系,我们来翻译一下!


科普一下

①糖尿病诊断可以用3种时间的血糖结果,即空腹、任意时间或喝指定量的糖水后2小时抽血测的血糖;

②空腹指至少 8 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③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④ OGTT 是说要喝掉溶了75 克无水葡萄糖的300ml水,从第一口开始算时间,在服糖后2 小时抽血查血糖水平;(不少人表示喝起来巨齁哈哈)

⑤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超过了正常值上限,就要做OGTT 检查 ;

⑥目前我国尚未用糖化血红蛋白来诊断糖尿病,但其实它的一个非常稳定的评估血糖的指标(美国已用作诊断指标)。

如果很幸运,王大妈检查完血糖结果没超标,那是不是就可以放松警惕了呢?也不一定,有时空腹血糖<7mmol/L ,餐后血糖<11.1mmol/L,也有可能是在糖尿病前期,得糖尿病的机会也会高。

因为在糖尿病早期阶段,身体还能拼命分泌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来降低升高的血糖,但是未必能降到正常范围内,正常血糖是:

国际标准规定血糖仪允许有误差,那测出多少算是糖尿病?

所以王大妈查静脉血糖的结果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也要积极改善饮食,吃得更健康,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来预防糖尿病。

不过这一点很多人不知道,尤其是在每年体检后,尽管查的空腹血糖在正常参考范围(<7mmol/L),却有可能超过了6.1mmol/L。更重要的是,平常体检只查空腹血糖,甚至可能漏掉五六成糖尿病患者,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中国人的情况是,更多人先出现的是餐后血糖异常,而体检通常不查餐后,因为要吃上饭,再等个两小时,比较麻烦。

所以,理想的体检是同时检查空腹及糖化血红蛋白,它可以评估你最近2~3个月平均的血糖水平,不受吃没吃饭的影响,非常方便。

王大妈还在等检查结果,期待有惊无险,但不管怎样,她都打算要减肥了。

参考资料:《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