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用“一哭二闹三上吊”征服家长的孩子,令人堪忧

家长教育孩子是一场持久战。

第一阶段——

家庭地位争夺战

家长和孩子的较量,从孩子“一哭”就拉开了序幕!

孩子小的时候,想要好吃的,家长不给,“一哭”好吃的到嘴了;想要好玩的,家长不买,“一哭”好玩的到手了;想看手机,家长不让,“一哭”家长心软了……

在这场较量中,最先妥协的是祖辈,隔代人嘛,更心软,恨不能做到有求必应。接下来是父母,孩子的强大攻势,加上祖辈转换阵营的助攻,结果,一般都是孩子完胜。

过去家庭地位的排序是:祖辈——父辈——孩子

现在家庭地位颠倒为:孩子——父辈——祖辈

孩子高高在上,成了家里的皇上,君临天下,父辈、祖辈俯首称臣,惟命是从。

第二阶段——失去控制,唯我独尊

用“一哭”争来的地位,得用“二闹”来巩固。

用“一哭二闹三上吊”征服家长的孩子,令人堪忧

又过几年,孩子到了该懂事的年纪,家长意识到,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开始计划树规矩。结果发现,在家还可以,出了家门就并不那么容易。

当着外人,在公共场所,孩子撒泼、打滚儿,这样的一幕,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家长碍于面子,或听从旁人的劝解,选择了妥协。对孩子来说,又是胜了一局。

想达到目的,孩子学会和家长斗智斗勇。我就曾听一个孩子骄傲地对同学说,“家长根本斗不过我”。

有的孩子用“不吃饭”要挟,有的用“离家出走”吓唬,有的……

前几天,还有一个家长在班群里寻人,“孩子,你两天不回家了,去哪了?有事回家好商量”。

孩 子一闹家长就怕,一闹、二闹,不断的演下去,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第三阶段——变成废物,选择放弃

孩子长大,有厌学的、有自闭的、有网瘾的……真成了难题。

见过一个有网瘾的孩子,十几岁,家长带着去专门医院戒过好多次,花了好多钱。孩子沉迷于网络中,不与亲人交流,淡忘了亲情,荒废了学业。吃饭,家长做好了端上。要买游戏装备,家长如果不买,马上就骑上阳台。无奈的家长,整天唉声叹气,只好选择放弃,后悔已来不及。

网上也有报道,因与家长争吵有的孩子跳楼的,跳河的……多么惨痛的教训!

试想,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被贴上了难管的标签。孩子能得寸进尺,哪一步不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无原则的放弃了本该守住的阵地?

给家长几条建议:

1、在孩子还不懂事时,教会孩子服从。该得到的,不哭也能得到。不该得到的,哭也得不到。

2、孩子到了懂事年纪,早树规矩。父辈、祖辈联合起来,明确责任,别轻易做俘虏。

3、孩子长大了,严格强调学业第一。多引导多陪伴,奖功罚过,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期望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模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培育、修剪,浇灌,静等花开。教育人,也同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