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嶽武穆含冤被殺風波亭,為何十萬岳家軍無動於衷?

抬頭笑笑咯J


岳飛被殺之前,他就沒有了職務,所以,不存在十萬岳家軍袖手旁觀的事。

大家都知道岳飛是被秦檜和宋高宗兩個人冤殺致死的。

岳飛之所以會被殺,是和他精忠報國的信念有關。因為當時他報國殺敵的心思,和宋高宗發生了衝突。

本來他最後一次和金兀朮對峙在中原地區的時候,他想這一次一舉殲滅金兀朮帶領的女真人。

奈何岳飛帶領的士兵的兵力有限,不足以滅掉敵軍,所以,他十萬火急向宋高宗求援,希望宋高宗把韓世忠,張俊等能打得人都給派來。

宋高宗和秦檜兩個人商議了一下。最後的決定,就是不出兵,不但不出兵,也不讓岳飛打金兀朮了。

因為不能違抗君命,所以,岳飛只好帶著士兵,和信賴自己的百姓們南撤了。岳飛回去之後,很生氣。於是,他就辭去了官職,在家休養了一年。

正是他在家休養的時候,他被秦檜派去的人,給捉走然後殺掉的。

秦檜和宋高宗想要除去岳飛,他們殺人的罪名是什麼呢?

我們先說他們殺岳飛的罪名,然後再說他們殺岳飛的動機。

本來岳飛在家裡挺好的,不問世事,開始過上了閒雲野鶴的日子。但是,突然有一天,朝廷派來了幾個總兵。

他們就把岳飛給抓走了。

當時,岳飛也可以不跟著他們走的。但是,最終岳飛還是去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殺。

畢竟他怎麼說也是為朝廷立過大功的人。

但是,沒有想到的一幕發生了,岳飛被抓走後,開始被審訊,這時候他連皇帝宋高宗都沒有見,就直接被抓進了監獄當中。

審訊他的人,說是有人告岳飛謀反,總之,就是想把岳飛給屈打成招。

岳飛堂堂七尺男兒,他沒做過的事當然不承認了。更何況是足以被滅族的造反的罪名。儘管他們用盡了各種歹毒的刑罰,讓岳飛嚐盡了皮肉之苦。

但是,也發最終也沒有屈服。

沒辦法,他們有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岳飛謀反,所以,也就只好先把岳飛給殺了。

岳飛被殺之後,他的好朋友韓世忠就來興師問罪,問秦檜憑什麼要把岳飛給殺了?

秦檜說他可能要謀反。

所以,只好把他給殺了。也就是說岳飛是犯了“莫須有”的罪名被殺的。

秦檜這樣說,韓世忠也就不能說什麼了,畢竟謀反這種事,是不好界定的。說不定還會引火燒身。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韓世忠也就不在過問這件事了。因為他明白,狡兔死,獵狗烹的道理。

所以韓世忠就比岳飛活的長久。

那麼,秦檜和宋高宗殺岳飛的動機是什麼呢?

說實話秦檜的意見,就是宋高宗的意見。因為宋高宗是皇帝,秦檜是宰相,所以,秦檜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給宋高宗著想。

殺岳飛當然會對宋高宗有利了。

秦檜和宋高宗執意要殺岳飛有如下幾點理由:

1、岳飛是武將,他的威望足夠高,他的本事足夠大,他的功勞足夠大。無論是宋高宗還是秦檜,他們都怕岳飛會效仿趙匡胤,做一個開國君。這樣的話,岳飛當了皇帝。基本上就沒有宋高宗的什麼事了。

所以,對於宋高宗來說,岳飛是不能留的。

2、岳飛每次和金國人打仗,都是像打了雞血一樣,並且每次喊的口號都是要殺到金國的老窩,把宋徽宗和宋欽宗給營救回來。

要知道宋高宗之所以能當皇帝,正是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捉了。萬一,他們兩個被岳飛救回來了,你說這個皇帝到底有誰來當?

所以,這也是不能不殺岳飛的一個理由。

3、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那時候的金國已經開始走向了沒落,他們也開始有了向南宋求和的夙願.《紹興和議》就是他們在這個時候簽訂的。既然金國和南宋,已經求和了。所以,也就更沒有必要留著岳飛了。

因此,岳飛必死無疑。

最後,我們回答岳飛死的時候,他的十萬岳家軍,真的是袖手旁觀嗎?

說實話岳飛向宋高宗辭職之後,岳家軍已經不屬於他的了。儘管岳飛在被抓走的路上,他還去探訪過自己的老部下。

他的老部隊,勸他不要去。

但是,那時候這些人已經不是岳家軍了,他們有了新的將領。他們這些人還都是駐紮在軍營裡。

岳飛被殺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也談不上袖手旁觀。

再說了他們知道了也沒有辦法,畢竟這是皇帝的命令,君命大如天,他們不可能為了岳飛一個人去造反的。

因為他們的性命也是性命,他們沒有必要去為挽救不可能的挽救的人,白白的去送死的。所以,他們除了袖手旁觀之外,真的是別無選擇。

岳飛是被冤殺的,他的英勇事蹟,卻一直在流傳。殺害他的兇手,秦檜卻成了千古之漢奸。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我想岳飛的死是重於泰山的,因為他在人民的心理,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他的名聲與他當年抗金的事蹟,都流傳了下來,這就是世人對岳飛最大的褒獎與肯定。當然了殺害岳飛的秦檜,也被世人罵了將近一千年了。

秦檜因為坑害賢良,還被後人鑄成了銅人,長跪於岳飛的腳下,被世人所唾棄著。

所以說還是那句話,人間總是會有公道的。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作為人還是要有點良心的,不能太秦檜了。

你說對不對?


漢史趣聞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的農曆四月二十二日,剛剛引兵援救淮西的岳飛,被朝廷召回行在臨安。

2天后,任命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

又過了3天,罷淮東,西,湖北,京西宣撫使,所轄各軍冠以“御前”之名,名為“御前諸軍”,宣撫司被撤除。

請注意,岳飛的十萬岳家軍,就是湖北、京西宣撫使所轄的各軍,類似於所謂的京湖集團軍司令,下轄多個步兵師、騎兵師,而朝廷下令罷宣撫使,就相當於撤銷了集團軍司令部,將各個步兵師和騎兵師直屬於中央管理。

也就是說,在這之後,岳家軍已經不存在了,接下來,宋朝又下令解散了宣撫司的屬官,也就是把司令部的參謀們都遣散了。

這之後,岳飛其實還沒有完全投置閒散,兒子和親信仍在軍中,也有書信往來。

但是南宋朝廷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分化京湖軍,比如王貴是岳飛入朝後留下的鄂州大軍都統制,也就是看家的,秦檜先把黨羽林大聲任命為鄂州大軍總領,節制諸軍,這個職務是高於王貴的,可以控制他;再利用諸軍統制輪替入行在的機會,以過失脅迫王貴屈從誣告岳飛;又任命抗金名將劉錡知荊南府,監視岳飛舊部,防備岳飛的愛將王貴、張憲發動兵變;

整個陰謀的觸發是前軍統制張憲的副手王俊出頭誣陷張憲要造反迎回岳飛,這又打倒了僅次於王貴的岳家軍的將領,等到王貴稱病請調福建,樞密使張俊就舉薦自己的愛將田師中接任鄂州大軍都統制,拿下了岳飛舊部的軍事指揮權。

其實這就是一步步去其羽翼的過程,同時在淮東、淮西、行在還有張俊的大軍在外壓迫,其實岳家軍就算是有首腦要造反,成功幾率也並不高。

所以害死岳飛的過程中,張俊作為大將所其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沒有他要掌握所有兵權的貪婪,宋高宗和秦檜的削藩沒有這麼順利,而當張俊解除了岳飛和韓世忠的武裝之後,他自己也被投置閒散了,只能說他的目光太短淺了。


劉三解


岳家軍以岳飛為魂,驍勇善戰,更是有一批忠於岳飛的有過命交情的兄弟。

那當岳飛冤死風波亭時,岳家軍十萬兵眾為何無動於衷?

其一:其實在岳飛逮捕以後,岳家軍不是沒有想過幫助岳飛,實在是他們有心無力,岳飛出事以後,皇帝把岳家軍的將領全部更換,岳家軍重要的部隊,全部防守起來,將岳飛府上的幕僚全部遣散,殺害那些忠於岳飛的人。岳家軍當時已經完全掌握在了宋徽宗的手裡。

這樣一來,讓岳家軍根本無力反抗,就算想幫助岳飛,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因為他們手上沒有兵力,沒有兵力就沒有說話的份。還有幾個忠義之士,根本翻不起來多大的浪。

其二:岳家軍也並不是“鐵板”一塊,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團結。其內部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著一些矛盾。而且皇帝更是對此加以利用,直指人心,激化矛盾,更甚者背叛岳飛與朝廷勾結裡應外合,分散了人心。朝廷當年岳飛的一幫兄弟們有的一路高升善終到老,有的就被無辜處死,其中悲涼可見一斑。

其三:岳家軍營救岳飛那必然會被扣上欺君造反的罪名。株連九族亦是常事。十萬岳家軍,百萬妻兒,又有哪個將士心中能無所波瀾。岳飛面對這些昔日兄弟又於心何忍,索性不如一人赴黃泉。況且岳家世代忠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思想致使岳飛含淚赴死。





月夜孤狼


死於內政的英雄

就在岳飛北伐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逼迫岳飛班師回朝,復國有望的趙構害怕岳飛直搗金軍老巢迎回父親 兄長導致自己皇位不保,而金國那邊面對岳家軍根本無力一戰害怕己方亡國,就這樣宋金雙方秘密達成協議殺岳飛換和平

莫須有之罪

岳飛回京之後被逮捕入獄,貪生怕死的秦檜加上畏敵如虎的趙構,兩人一唱一和之下來了個“莫須有”罪名冤殺了岳飛,南宋主動放棄大好局勢只求偏安一隅,岳飛死後戰無不勝的岳家軍失去了靈魂再也沒能煥發光彩,缺少了靈魂的軍隊更別提可以給岳飛報仇了,那時候當兵的地位都非常低下,是被人瞧不起的職業之一,換句話說誰給他們軍餉他們就聽誰的給誰賣命,縱然岳飛人格魅力無限,但是忠心於他的畢竟是少數,即使有心給他報仇也難以成氣候。


歷史小明王


公元1142年,岳飛被宋高宗趙構打入大理寺牢獄,而後又在秦檜的挑唆之下,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於風波亭,年僅三十九歲。

岳飛當時是抗金的主力,掌握著南宋最精良的軍隊,可是為什麼岳飛被害後,岳家軍沒有任何動作?

首先,岳飛被捕之前,已經給岳家軍下了命令,不可以擅自起兵鬧事。這關乎到朝廷給岳飛安插的罪名,如果輕舉妄動,則得不償失。

其次,岳飛被十二塊金牌召回臨安時,他的許多得力干將也都被控制了,就連他的兒子岳雲也被關了起來。這種情況下,岳家軍就是一盤散沙,沒有人帶頭當然難成大事。

最後,岳飛被迫害六個月後被殺,時間久了,大家就覺得朝廷肯定會查明真相,還一個公道給岳飛。可是沒想到朝廷突然下手,這也讓岳家軍措手不及。最終岳家軍也無法逃避被解散的命運。

------------------------------------------------------------


觀雪一壺酒


宋末年的岳飛,別名嶽武穆,麾下組建了一個戰鬥力非常強悍的岳家軍,就連當時縱橫北方的金兀朮也敗在岳飛手中,但是岳飛連戰連勝之後卻遭到了宋王朝的忌憚,連夜召集12道金牌,讓他回京述職。

岳飛回到京城之後,直接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給害死了,但是岳飛在被捕的時候,為何他麾下的10萬岳家軍卻無動於衷,自己主將被捕,那麼作為士兵的岳家軍肯定會憤憤不平,但最後也毫無建樹,這是什麼原因呢?

1.以關羽為榜樣。關羽一生效忠劉備,對劉備唯命是從,後世將他作為忠義的化身。所以岳飛死後,部下儘管知道他是冤枉的,可還是相信朝廷能給個公道。岳父曾對岳飛說過,如果你哪天被國家重用,你肯定會為這個義字殉國,岳母更是在岳飛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以忠義為立身之本。  

2.岳飛遇害後,軍隊沒有向心力,各自為戰,一盤散沙,特別是部將王貴和王俊的反叛誣陷,讓岳家軍內部更不穩。儘管岳家軍是岳飛一手組建訓練的,但也是有貴賤之分的。岳家軍有多方派系,如王貴、牛皋、李山、吳全、李橫等等。岳飛在世時,可以通過個人威望和實力將他們凝聚起來,但岳飛一死,便各自為主。

3.當時的皇帝趙構暗中瓦解了岳家軍,岳家軍出現了幾個叛徒,他在岳飛死後,將岳家軍拆散,導致軍隊直接瓦解。在十萬岳家軍中,岳飛真正的嫡系只有兒子岳雲和大將張憲,岳飛被害時,岳雲及張憲也同時被害,岳飛的其他兒子都屬文官,年齡也小,在軍隊沒有影響力。而岳家軍也被朝廷分化瓦解,就算有報仇之心,也無報仇之力。  

4.有心為岳飛報仇的將士被朝廷殺害,剩下搖擺不定的士兵,他們也有家庭需考慮,如果這時候出頭則一家人不會有好下場,只能強忍傷痛,無動於衷。


愛汕美食


岳家軍在岳飛被殺時為啥無動於衷呢?首先要從宋朝的軍隊組成有關,大家可以在史料和影視劇中看到,一些人犯了罪後,會在臉上刺字發配邊疆或者充軍,遇上天災人禍時,只要體格好,也會想到當兵混飯吃,還有就算你跟著別人造反,只要不是帶頭大哥,也會被收編到軍隊裡,大部分正規軍也是合同工,一年或一月多少錢,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看看,軍隊的組成部分,罪犯,流民,叛軍,合同工!初期,岳飛因為能征善戰,又治軍有道,有了岳家軍的稱呼,肯定也和高宗有段蜜月期,又是提拔又是獎賞的。可岳飛不懂恩威並濟,皇上的賞賜一律不要,主將都不要,下面的士兵也就沒有了,本來出來當兵打仗,除了吃飯都想攢點小錢,你倒好,風格高,啥都不要,這不把我們害苦了嗎!只有軍令,沒有實惠,人在時,雖無恩卻有威,人死後,無恩更無威了。

其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軍隊也是,或者同一年入伍的,或者一個地方的,岳家軍的將領也不例外,也分好多派系,如李山、吳全、吳錫、李橫、牛皋、王貴,王俊等等岳飛在世時,無論兵法,武藝或者他們都心服口服,能把他們擰到一起,岳飛死後,大家都老大不尿老二了,更何況還有直接的叛徒王貴!一盤散沙如何復仇!

最後,一直一來的愚忠思想,從岳母“精忠報國”刺字就可以看出,岳飛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思想的根深蒂固,或許有一天,就算高宗放過他,岳飛或許也會為以死明志!臨死前肯定也會囑咐岳家軍不得反叛,破壞自己的忠心為國的形象!

好了,這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果覺得可以,歡迎你點個贊,關注我!


情繫蒼生心懷故土


岳飛含冤被殺,為何十萬岳家軍無動於衷?

按一般的想法,岳飛含冤被殺,部下應起兵造反。持這種想法的人一定認為岳家軍是岳飛自己拉起的隊伍,是私家軍,完全忠於岳飛。

有這種誤解是不瞭解岳家軍的是怎樣形成的,神功無敵的結果。實際上,他是趙構一路栽培的結果。

岳家軍的成軍大約是經過下列過程。

  第一階段,是在跟隨王彥北渡黃河時,拉起的隊伍,這是岳飛的嫡系。主要將領是王貴、張憲。

  第二個階段,就是杜棄投敵後,杜充舊部發生大火併,岳飛接收了劉經、扈成兩部;主要將領是王萬、龐榮。

  王萬是劉經的小弟,有一天他告訴岳飛,劉經想火併岳飛,岳飛就在王萬的配合下,先下手為強火併了劉經,並接管了劉經的部隊。

  第三個玠段,就是圍剿曹成前,趙構給岳飛調撥過的三支軍隊。一支是趙秉淵,另外兩支是韓京、吳錫。

  第四個玠段,就是圍剿曹成後,收編了楊再興、赦晸支軍隊。

  第五個玠段,就是駐江州時,趙構又給岳飛調撥過的兩支軍隊。李山、傅選。在此之前,這兩個人都受高級文職官員節制。

  第六個玠段,就是岳飛收復襄陽前,趙構又把董先、牛皋、翟琮調撥給岳飛。此前,董先、牛皋、翟琮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

  第七個玠段,就是圍剿楊么後,改編了大批軍隊。當時領銜圍剿楊么的人是張浚。張浚以宰相之尊坐鎮前方,岳飛只是負責相關行動的軍事

  ,從構成、編制來看,岳家軍距私家軍的距離差著很遠。

  在說到岳家軍時,有一種觀點,似乎把岳家軍中的高級文職官員,理解成為岳飛的下屬。

  岳家軍中的高級文職官員,都擔任著類似政委、參謀長的職務,因為岳飛兼任宣撫使之職,這些高級文職官員,從理論上自然是岳飛的下屬。

  王貴、張憲類似副司令;薛弼、李若虛則類似第二政委、參謀長。

  從理論上,薛弼、李若虛是岳飛的下屬,但是這兩個人都是對中央政府負責的,他們在岳家軍的地位,大約還有監軍類似的職責。

  岳飛第一次離軍出走,張憲、薛弼留下來管軍,王貴、李若虛負責請岳飛回來。

  趙構殺岳飛時,也是先把王貴拉攏住,然後拘捕張憲。王貴在關鍵時候和岳飛劃清了界限,但是作為岳家軍二號人物,也很難繼續在軍界混了;張憲在關鍵時候沒有和岳飛劃清界限,於是被殺了。

  當然了,在關鍵時候,薛弼與岳飛劃清了界限,所以繼續受到重用;李若虛和岳飛的界限有點模糊,所以被免了職。

  從這層意義上,趙構殺岳飛,也不是簡單的因為害怕岳飛造反;也有樹威的用心。

  趙構希望大家都看明白,不緊跟中央政府的步調,是看不到前途。

總之,岳家軍的構成非常複雜,除了張憲、岳雲等少數的嫡系外,牛皋、董先、李若虛都非岳飛嫡系,可能還是監督岳飛的,各自的訴求不一,沒有造反的動機和能力。

岳家軍中大多數將領,是忠於朝廷而非岳飛的。 二號人物王貴因擔心受牽連,關鍵的時候,揭發了張憲,畢竟鼓動部隊造反是大罪。

軍隊的主要人物沒有造反的心,當兵的群龍無首,不可能造反。

  


園丁清淵居士


岳飛被殺時,十萬岳家軍為什麼無動幹衷。這也是後世許多人納悶的事。其實,看似複雜的事,仔細分析一下,就都明白了。

首先,岳家軍是一個軍紀嚴明的部隊,靠著嚴明的軍紀,岳家軍打了許多勝仗,在許多危險的情況轉危為安。在岳飛沒有明確命令的情況,岳家軍是不會有所異動的。如果,誰都能指揮動岳家軍的話,也就沒有岳家軍這個稱號了。更不會有金軍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的感嘆了。

其次,岳飛剛離開岳家軍時,並沒有被直接下獄。而是,被調到樞密院,雖是名升暗降,但名義上卻無可調剔。隨之而來的動作是,以李若虛為首的文職幕僚被調出軍中,分配的全國各地的政府機構。其間,岳飛又辭職回家為母親守墳。然後,軍隊被分撤開來。這個過程時間長,趙構和秦檜的後續動作又很快。所以,岳家軍沒有時間反抗。

其三,當岳飛被下獄後,岳家軍已被分撤的四零五散。岳雲,張憲等靈魂人物被抓,王貴等高級將領被策反。這時從某種程度上講,岳家軍己不復存在了。

所以,岳飛被殺害時,岳家軍己不可去救他了。


一葉小舟168521774


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紹興十一年的臘月二十九日,我們不知道當時的杭州有沒有下雪,但是風波亭下的一縷忠魂冉冉的飄向了天空,長歌當哭,山河悲慟,一代人傑立地成聖,化為了中華的圖騰,默默地看著八千里路雲和月,從此光耀千古,萬世敬仰。

那麼,那支追隨著他的所向披靡,對敵人來說難於撼山,對百姓來說親如子弟的“岳家軍”呢,他們為何無動於衷,為何看著帶領自己創造一個個不朽戰績的主帥蒙冤呢?



“岳家軍”不姓“嶽”

今天的有的人們老是拿事後諸葛亮的姿態對前人予以評判。說岳飛擁兵十萬餘眾,戰鬥力及強,能多次拒絕皇帝的命令,妥妥的軍閥,完全有造反的能力。那麼,可知道,“岳家軍”只是民間百姓和金人的稱謂,其正式名稱為“御營後護軍”,是朝廷認可的正式編制的軍隊,軍隊的後勤、軍士的俸祿都統一由朝廷發放,部分軍官也由朝廷指派,岳飛也是朝廷的正式武將,而非軍閥。“岳家軍”和所有封建軍隊一樣,是“忠君”而非“忠岳飛”,岳飛可以憑藉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軍士的擁護,但不意味可以讓全軍走上“造反弒君”之路。



“岳家軍”成分並不單一

“岳家軍”初期由河北各路抗金義軍為骨幹,一路吸納各種民間義軍和降軍,後朝廷又多次補充正規經制軍隊,特別在紹興五年,軍隊由三萬人擴充至十萬人。由“背嵬軍”、前軍、中軍、後軍、選鋒軍等共計12軍組成,士兵來源於河北農民、義軍、降軍、潰軍還有南方補充的軍士,軍官也有開始跟隨岳飛的河北人、招安的義軍首領,朝廷指派的正規軍官,成分極為複雜,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這樣一隻“雜牌軍”,很難相信會有什麼戰鬥力,可就是這樣,“岳家軍”也創造了多次擊敗金國的戰績,被敵人感嘆“撼山易,撼越岳家軍難”,而對內,嚴明的軍紀,能在封建時代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俘掠”,由此可見,岳飛本人的治軍才華,不愧為“武聖”。但軍隊的複雜組成,即使岳飛,也不能保證如臂指使“岳家軍”的每一個士兵或是軍官,“岳家軍”中也出現過叛徒,這裡就不一一細說。



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永遠也玩不贏政治家,趙構和秦檜“早有準備”

在1141年金軍攻打淮西戰爭中,岳飛配合其他宋軍擊敗金軍後,趙構下令“岳家軍”回駐地休整,單獨招岳飛回臨安“議事”,隔絕了其與部隊的聯繫,一個巨大而醜陋的陰謀已經拉開了帷幕。

當毫無防備的岳飛回到臨安後,趙構又馬上對駐地的“岳家軍”進行了整編,將部分部隊劃入了張俊名下。岳飛入獄後,將其精銳的“背嵬軍”,劃入御林軍,又對其將領進行了分化瓦解,收買、治罪等政治手段並用。一支百戰勁旅被政客的無恥手段分解得支離破碎,無異於自毀長城!而此時的“岳家軍”在自己人的擺弄下,失去了那令金人膽寒的鋒芒,在“君威”與“君恩”下搖擺不定,對於自己主帥的遭遇,他們只能等待趙構的裁決,沒有絲毫抗爭的能力和意志。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我們看到岳飛即使在被冤殺之時,也不願揹負造反的罪名,內心深處,他更不願因為南宋的內亂從而給黃河對岸虎視眈眈的金人任何機會,所以他和兒子從容的走上了“風波亭”,留下了萬世美名和一種至今仍然給我們以激勵的民族精神,“武聖”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