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做老師的經常會跟學生們說,只要你們努力就會有好成績。家長們也經常教育孩子,你學習不好就是你不努力。但我們能發現,很多學生已經很努力了,成績依舊提不上去,我的一個教師朋友就教過這樣一個孩子。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這位老師教的是小學數學,以前帶了一個長得非常可愛的小姑娘,唱歌也很好聽,但這個小姑娘的天賦的確不高,老師用幾個蘋果舉例子,同時跟她和另外一個小姑娘講題,她始終不明白,另外一個孩子一聽就懂了。還好這個孩子非常聽話,小學的課程也很簡單,她後來也升入一所不錯的中學。

後來,這個小姑娘上了中學,學習越來越吃力了,有時候會跟這位老師講,自己在聽老師上數學課的時候,就像是一個迷了路的人,老師的聲音就在耳邊,但自己就是找不到對的路。而為了維護自己的那點虛榮心,只能靠努力背題套題得分。那個時候上課,她感覺自己是沒有靈魂的。

後來這位老師開導她,確實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在學習上,如果這些問題真的讓自己的感到痛苦,那不如看看自己的天賦是不是在其他方面。後來這個女生考上了音樂學院,變得比之前開朗了很多。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確實,有很多孩子很努力也很聽話,但成績就是上不去,孩子自己也很痛苦。有很多人也有這種感覺,自己上課的時候覺得那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自己也沒怎麼費事就會了,但有些同學就是學不會。學習這件事情確實需要天賦,勤奮和恰當的方法可以一部分彌補天賦上的不足,但是缺少天賦帶來的學習效率和成績上限的問題卻很難通過一個勁的努力來彌補。這就是很多孩子面臨“怎麼努力成績都沒有提高”的問題。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只要努力就有好成績。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但是要考慮學習效率,在不同的學習效率下,努力也有不同的結構。在學習中天賦平平的學生學習效率比較低,雖然通過努力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相應的也要付出比天賦較高的孩子多幾倍的時間和精力。

同樣受到天賦影響的還有成績的上限,這點上跟競技體育很類似。比如跑百米賽跑,普通人通過刻苦努力的訓練,成績也可以達到13秒或12秒,但想突破11秒甚至10秒,只有極有天賦的專業運動員才能做到。這看似是1秒的差距,實際上天差地別。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認為靠努力和學習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績的人,將學生的成績差異簡單粗暴地歸結為不努力或沒有學習方法,從而忽視了每個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這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不公平的。作為學生家長,在孩子學習過成功很重要的是要理解孩子,給他們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責怪他們沒有用功。天賦平平的孩子們也不要氣餒,也許他們的天賦在別處,家長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發展其他的興趣愛好。

還有,進入社會之後並不只有學習成績和天賦一個衡量標準,決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天賦僅僅是其中一項,能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學會待人處世的方法,這些可能都比天賦對人更有幫助。所以我們也不要執著於一定要讓孩子有考清華北大的成績。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但對於一些不愛努力的學生,天賦也不能成為他們的不學習的藉口。一些學生學習根本不夠努力,離觸碰自己成績上限還很遠,還沒有到可以談天賦的程度。百尺竿頭還沒有進步,才有資格談天賦。況且我們現在中高考的內容大部分是所有人都能學會的基礎內容,考察學生能力甚至天賦的題連10%都不到,把那些換湯不換藥的背好,在考試中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要讓“天賦”成為懶惰的藉口!

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好成績?不是方法錯了,天賦有時比你想得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