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有些大的建筑公司(包括国企)每年都不停地招新人,而且要求还特别高?

无知才要学


作为曾经的中建员工,我是有发言权的:

我毕业于原交通部直属的九大交通院校之一,因此每年毕业季去学校招聘的企业中,中字头一马当先,比如中建、中铁、中铁建、中交公路局、中交航务局、中水利、中水电、中冶以及最近因为青岛地铁1号线出事的葛洲坝集团等等。

15年毕业的时候,进入中建系统都是正式编制的员工,好像从17年开始再进入中建系统的必须985.211高校毕业的才能成为正式员工。

说正题,为什么像中建这样的央企年年招聘?首先,施工所在的项目条件大多艰苦,我那一批偏远的去了西北戈壁,东北佳木斯,西南成都,东南佛山和东边江苏还算好点。听说当天去第二天就有走的,等工作满一年149个新员工剩下三分之一。其次,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新员工往往是干最多最累的活,不分白天黑夜,工资待遇是最低的。很多人工作一年后就选择离开或是考研。第三,不受赏识,得不到提拔。我是提前转正的少数人之一,因为当时遇到赏识我的领导,之所以离职是和后来的项目的项目经理不赏识,又换不了项目,就离开了。第四,个人的想法吧,很多人都受不了四处漂泊的日子,我想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过辞职离开的念头吧,撇家舍业的。项目上很多结婚的同事老婆都是趁孩子放假了一起去项目上住一阵子。没结婚的,自己脑补吧……

我18年10月份辞职的,我是我们项目第11个辞职,放到公司里辞职的就更多了。其实我在的项目部辞职的那么多与项目经理有很大关系,后来我辞职一个月后项目出了事他被撸了,项目辞职好像没辞职的了。


住在树上的猫


作为一名建筑国企人,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我是2017年从一所985大学毕业后进入云南一家大型施工企业(国企),自己所学的专业并非施工类相关的专业,进入公司后一直都是坐办公室,但是也经常和领导一起下基层调研、检查工作。

我们公司自2016年以来校园招聘已经设立一个门槛,应届毕业生必须为一本院校毕业才能和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真是一个硬生生的门槛,我身边很多一起加入公司的同事,目前大部分依旧都是劳务派遣。一开始我觉得这个门槛设置有点太高了,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嘛”,但是工作两年多回过头思考一番,个人觉得公司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每年招聘人太多了,通过这样筛选一是能降低企业招聘成本,二是提高人才质量吧。

为什么有些大的建筑公司(包括国企)每年都不停地招新人,而且要求还特别高?我个人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施工企业都是比较艰苦的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二是企业发展壮大都需要人才,只有不断的培养储备人才,后续人才梯次才不会断层,公司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三是目前公司之间的竞争都是创新、技术的竞争,这些都来源于人才,只有引入高质量人才能使公司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石谈改革


我现在就在一家国企建筑公司上班,现在也干了三年多了,就说说我所经历的吧

我们公司也是上海那边的一家国企建筑公司,在云南这边有个项目,所以在云南本地这边招人,也是为了节约公司成本,还有就是上海那边的也不愿意过来。在云南这边招人一开始都是劳务派遣的,工资嘛一般般,因为当时刚刚开工,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就在云南这边招了很多的人,有刚刚毕业的,也有社会招聘的,对于刚刚毕业的人来说可以进这样的一家大国企,其实还是蛮欣慰的,虽然一开始工资低点,但是社会招聘的那批人就觉得工资太低,一开始也是人力在招人的时候有点忽悠别人,以至于那些社会招聘的刚刚进公司发第一个月公司才知道被坑了,然后那些人干到年底,第二年开年就走了。在国企里面就适合刚刚毕业的人进来锻炼几年,刚刚毕业对工资收入要求不高,所以一般都可以干两三年,然后就开始不满足于现状了,就有人跳槽,然后招新人,社会招聘的人又不满足这点工资,于是乎干一段时间也跳,所以一来二去的,导致施工企业频繁招人,现状的话我们公司也是要求要本科了,16年我毕业的时候专科也都还是招的,可能是最近几年社会毕业的本科生也多了,所以要求高了吧


蓝天白云红土地


我觉得和一本泛滥有关,我2010年高考,那时候学校1700多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人数800多人,一般左右吧。可最近几年一查,母校高中二本上线率90%多,特么太夸张了,二本也不值钱了,是个人都能考上二本,一本的比例相应也大大的增加,不到十年的时间,难道是我们那时候的人比现在这几年的学生智商低些嘛,我并不这么认为。这也直接导致用人单位的门槛要求也越来越多,因为满大街的二本学生,一本的也多如牛毛。


言午记忆


就算在如今建筑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像中建这样的大型建筑国企还是会不停的招聘大学生,而且门槛不低,从几个方面解释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1、最基本最表面的原因,大型国企项目数量多,体量大,一个项目部需要几十人来进行运转。且据我所知,似中建有不少的项目部是承包制的自负盈亏,所以在行业并不景气时,摊子依旧铺得非常大,涉及行业广,这就需要各种廉价的应届毕业生来补充。

2、所谓的老牌国企真正受中国经济腾飞红利影响不过十几年,中建中交中铁建等因房地产和国家大兴基建而发展起来,规模指数增长。而十年前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在谋求进入管理层。这些市值几千亿的公司,分公司众多,设置管理岗也众多,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岂不是要形成领导职员人数倒挂的现象。

3、如何来评价门槛问题,据我了解如今的一线建筑行业国企,招聘并没有很严苛,相比于公务员来说,基本是只走面试流程。要求的应届毕业生学校也以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和211为主,985学生主要进入的是企业内部的行政和设计岗位。小编在项目上时倒也有过清华的同事,但基层锻炼不久就高迁了。当今的就业行情,就一个211的牌子就能够让你进入一线建筑国企,要知道虽然四海为家,但是如果不是一线城市,这类企业的工资是并不落后的。反观毕业生,扪心自问真的像89十年代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优质吗?不见得。

4、离职率的也是主要问题,这类企业在人才的晋升和薪资成长方面不如一些受互联网影响的私有制企业。再加上建材价格的飙升,行业的规范化,使得企业的效益不能给基层员工一个可以想象的美好前景,如第二条所提及,千禧年后成长起来的管理层多是当打之年的中年人,而企业不可能无止尽创造晋升岗位,所以就导致不少基层员工在积累了项目和证书之后,选择往二三线建筑企业寻求上升,不少小型建筑企业带来的除了待遇和职位,还有就是相对的稳定,因为它们不像大型国企一样着眼全国甚至海外。

所以事物的发展规律需要长期经验的总结,如同古人经验换来的节气等自然规律,也不是十几年的总结而来的。这些一些国企不少是90年代改制的产物,然后经历了2000后的极速发展,如今又面临着更加市场化的竞争,从金饭碗变成了铁饭碗甚至塑料碗。是否长久的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也得长远来看。据我所知,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于一线建筑企业,也许未来门槛会越来越低呢。


山围故国


我就是干工程的,也是央企,只有干过工程这行,才了解其中的辛酸!跟着工程项目到处跑,正经的是有家不能回,工作时间虽然没有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基本每天都在加班,因为今天的活干不完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整个项目的焦点,什么996,885,在工程人眼里都是奢望!公司想提高员工教育水平,说出去也有面子,但是一般没有多少人能坚持住,能坚持下去的,需要一个强大的家庭后盾和自己坚韧的毅力!在我眼里,其实搞工程没有什么深奥,一般中专学历就够了,工地一年后就可以独立挑梁干了,和一个老员工一样,但是公司成本却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单位年年招人,但是老员工离职却不挽留的原因!3至5年,你的廉价劳动力被用光的时候,也就是被下一批人代替的时候


思念如风不回头


现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目前的建筑行业相对于之前的那几年来说,现在的建筑行业算是比较不景气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大的建筑公司每年还在不停的大量招人呢,作为一个在建筑行业干了五六年的人来说,我认为有下几点:

第一个:项目的扩建招人,虽然现在的建筑行业不景气,但是做一个项目肯定会有利润的,只是说现在没有之前的利润那么高了,但苍蝇再小也是肉吧,接一个新项目就得组建一套项目的管理班子,一个项目班子的三四十的人吧,项目接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需要大量人员。

第二个:工作环境和人员流动,大家都知道做建筑这一行的工作环境非常的艰苦,冬天再冷,你都得干,夏季再热你也得干,虽然说项目管理人员不必像工人一样时时刻刻待在现场干活,但是你的经常去工作面上看看吧,监督质量,进程,安全等等各方面,工作环境苦,所以虽然大公司年年招人,但是人员还是不够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了,刚开始就算进了这种大公司,因为这种工作环境离开的不在少数,在一个干工程的大部分都是男的,女生很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得为自己的婚姻大事考虑吧!

第三个就是薪资待遇问题,虽然是进了大公司,但是这些刚进入这个行业得新人,工资都很低的一个月3000-4000左右,甚者还有2000多一个月的。像这种大公司,要想工资高,就是熬资历,熬时间,待的时间久了,工资就会高起来,但是好多人都倒在这个过程中了。

再有一个,做建筑这行的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一个月30天天天上班,有的项目好一点的话每周会有一天休息时间。

以上就是我对建筑公司年年招人,还人员不够的见解,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见解说出来大家聊一聊,目前来说,整个建筑行业都存在留不住人员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久竟是什么原因呢?


阿七不是南山


一些大的公司——中建三局

国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

每年招很多新人——每年招聘上万名

要求还特别高——学习成绩优秀、本科英语4级,研究所6级、985/211

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公司刚好都满足,我给回复一下:

大家的意见都是人员流动性大,建筑企业留不住人,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条件艰苦,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困难,跨省的调动这都是施工企业不可避免的难题。

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今年从局内部数据得知,新中标很多项目,三局需要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梦想又踏实的年轻项目经理。

新的项目中标,就需要新一批的管理人员。

三局在积极的转型,往道路桥梁、地铁管廊、污水处理棚户改造、海外一带一路建设等各个方面转移,这需要有能力有创新有环保意识的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



项目经理谈管理


主要三方面:

1、公司大,做工程四海为家,各地项目拓展的多,每个项目的周期不可能起始结束周期搭接的刚刚好,项目中了标,班子搭起来,哪哪都要人。

2、大公司干项目,为拓展市场份额,对员工来说,工作地点不固定,一个项目至少几年,当新人成为职场老人,时间长了,多多少少都想固定下来,这储备人员就像流水席一样,来来往往,人员招聘当然要紧紧跟上。

3、大公司尤其大国企,经过多年经营积累沉淀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员工相继退居二线或者不适合岗位,每年不断招聘新鲜血液进入公司做为储备,因为还有培训上手的阶段,每年源源不断添砖加瓦的招募,保障公司不断档啊。

至于要求还特别高,这个很简单,建筑公司之所以大而强,最基础的就是资质要求,资质的基础是各类人员的配备。人员招聘时起步高,后续对公司投标接项目或是升级资质、对外宣传,做大做强公司都是极好用的。

观行业门道,呱经验教训


链上甲乙


作为一个国企的施工企业的员工,以自身的感受谈一谈:

首先、跟市场大环境有关,建筑行业不景气,很多人由于职业发展的不理想开始转行。

二、施工企业,项目在哪人在哪,离乡背井,有家不能回,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收入也不是很好等等导致很多人辞职。尤其是工作三年或者五年的员工开始成家,迫于家庭的原因都会选择跳槽或者转行。所以施工企业人员流动和流失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