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王實甫僅存小令,相思復相思,悲切疊悲切;難怪能寫出《西廂記》

••——

王實甫僅存小令,相思復相思,悲切疊悲切;難怪能寫出《西廂記》


“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

“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嬌羞解花語,溫柔玉有香。”

“雲斂晴空,冰輪乍湧;風掃殘紅,香階亂擁;離恨千端,閒情萬種。”

…………

提到《西廂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的人大部分都知道。講的是書生張君瑞和崔鶯鶯偶遇、一見鍾情,追求自由愛情,衝破封建禁錮,最後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全劇宏大、生動,情節生動,文采飛揚,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西廂記》這部元代雜劇的作者就是王實甫。

王實甫僅存小令,相思復相思,悲切疊悲切;難怪能寫出《西廂記》


王實甫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與關漢卿齊名,今北京人,具體生平史料沒有詳細記載的。

他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的除《西廂記》外,還有《破窯記》、《麗堂春》,另有《販茶船》、《芙蓉亭》殘套。

他的散曲傳世有限,小令存世僅一首。下面,我們來欣賞。

王實甫僅存小令,相思復相思,悲切疊悲切;難怪能寫出《西廂記》


••——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

別 情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水遠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自從與你分別後,朝思暮想。看著遠山連綿隱約,望眼欲穿,更難忍受波光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見楊花柳絮,思緒就滾滾不斷,面對嬌羞的桃花,就會痴醉似的臉生紅暈。黃昏,獨自坐在閨房,室內透散陣陣香風,靜聽深掩的門外陣陣雨聲。每天很怕黃昏到來,黃昏偏偏很快來臨,不想寂寞落魄,又怎能不傷心失魂?舊的淚痕未乾,眼淚又簌簌而下,一個悲愁、淒涼的人,時時掛念同樣悽苦的人。你知道今年我憔悴消瘦了多少嗎?看這衣帶都長出了三寸就知道了。

王實甫僅存小令,相思復相思,悲切疊悲切;難怪能寫出《西廂記》


——這首小令,通俗易懂、對仗工整、情景交融,由遠而近,由外及裡,通過遠山遠水、楊花柳絮、桃花、香風、暮雨,描述女主人不盡思念。在對仗句中,運用隱隱、粼粼、醺醺、陣陣、紛紛等疊音詞語,增強思念、回憶的綿長和厚度,流暢優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

後半闕,運用忽地、怎地等口語化的詞語以及黃昏、銷魂、斷腸等詞語的重複使用,高超的技巧中準確又深刻地描述和揭示女子相思情態,內心的愁緒和悽苦,無法抑制的憂傷和心痛。末句,用了看似平常的問句,自問自答,突出了的純情和真情。

整個小令,徐徐漸進,旋律美妙,情絲悠長,如歌如泣。是一首上上之作。

••世人誰無相思、誰無相思之苦,得如此深情綿綿相思和被相思,實是一種幸福!

王實甫僅存小令,相思復相思,悲切疊悲切;難怪能寫出《西廂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