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现在在事业单位是不是编外(合同制)比编内的还多?为什么会有编外(合同制)?

小亚的咸鱼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但不是所有事业单位都如此。目前事业单位聘用即为你所提的劳动合同类人员,确实比较多。由于近年来一直在逐步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在编制上控制了事业单位人员的进入,尤其是一些即将面临改革的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在前几年就只出不进了。但是大量工作本身就有人员缺口,再加上编制人员进入的控制,就导致很多岗位的人员缺口进一步加剧,因此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外聘,有劳务派遣,也有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总之各部门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大量外聘人员。

 

其实,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就业模式早就发生了改变,但吃“皇粮”、“铁饭碗”的观念任然根深蒂固的存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中,从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逐步推进来看,就算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是可以被辞退的。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职业或者说事业生涯,应该有一个总体规划,年轻,就该多走走看看,开拓眼界,去发现生命的多样性。这么说吧,多少各个领域的学霸,甚至是大有前途的专业人员,进入体制后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本没有发挥的地方,一旦掉进体制这个漩涡,就从此迷失了自己的初心,“官本位”思想大面积泛滥成灾。体制真的是可以抹杀自己的一切梦想和目标的地方,有句话说得比较好,要想毁灭一个人梦想,就让他进入体制。从某种程度讲,体制真的是会把一个人年轻的勇气和冲劲彻底干掉。

 

so,希望, 当代的年轻人,请你跳出三界外,看看大世界~


职场龙门阵


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由于涉及到财政支出,按程序必须报人社、编办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解决经费来源、招聘名额等问题,才能对外公开招聘。其中,相关部门审核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看招聘人员是否超额。换而言之,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是有名额和比例限制的,常规情况不得超过10%,特殊岗位比如公安机关辅警,允许酌情突破,但一般也不能超过20%。这是各地有文件规定的,不是哪个单位想招就能招的。题主称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比编内人员多,可以肯定:不可能!

机关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招聘编外人员,主要有两个考虑:

第一,编外人员不占编制,可以非编当编内用,不违反规定和政策。现在,全国都在缩编控编,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原则上只减不增,编制可以说一纸难求。可实际上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不仅不减,因为工作要求高了,还增加了。人少事多,编制又不给增加,只能折中招聘编外人员充实力量。

第二,可以节约支出。招录一个编制人员,需要支出的工资成本肯定编外人员要多得多。在编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编外人员完成工作,不仅变相解决了编制紧缺问题,还节省了财政开支,地方政府当然乐见其成,于是对编外人员的聘用就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出格,都默许招聘,编外人员近年来增多,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80后小公


编制外合同制也就是不在本单位编制内,该单位另外招聘的合同制岗位。

事业单位内部劳动合同制和编制,有以下主要区别区别:

1.工资开支来源: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合同制人员不能。

4.正式编制人员可以提任副科级职务,合同制人员不可以。


拓展资料:

编制外也就是不在行政单位或者事业单位的正规编制内。

合同制聘用合同是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编制外合同制也就是不在本单位编制内,该单位另外招聘的合同制岗位。


抚顺华图


东营中公教育为您解答:都在一个单位,为啥编外不如编内?

准备报考事业单位的小伙伴,想必都抱着一种不入编不回头的决心。但也有一部分人囿于学历、专业等方面的限制,只能走编外这条路。但是当以编外的身份进入到事业单位后,又会心生感慨:我们都在一个单位,干的同样的活,甚至多做许多工作,但是到头来为啥不如编内的?

上岸菌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同处一个单位,但是编内和编外在管理、工作稳定性、薪资、晋升前途等方面却大不同。

一、何为编内、编外

所谓的编内(在编)指的是通过正式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局内有注册的工作人员。

编外(非在编)人员一般指的是非组织部、人事局组织的考试招聘,而是由于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编外(非在编)人员一般又可分为三方派遣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临时工。

事业单位改革之后,又出现了控制总量这种新的管理形式,官方对于控制总量的定义:

根据省里部署要求,公立医院、高校及部分中职院校、科研院所实行人员控制总量管理。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编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人社发【2017】53号)规定:人员控制总量内的工作人员在公开招聘、职称考评、岗位聘用、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管理使用等方面,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简而言之,控制总量除了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编制外,其他方面跟在编基本相同。

二、管理方式及待遇的差异

在管理方式方面,编内人员的人事关系由当地人事局管理,编外用工的人事关系由事业单位本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此外,编内和编外的工资待遇也是有一定区别的。编内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当地财政部门发放,其工资待遇都是按事业单位标准进行的,工资相比编外人员高。

编外用工的工作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其工资是由事业单位本单位发放,因此工资待遇与正式职工有所区别,工资普遍较低

三、稳定性及未来发展的差异

对于编内用工人员来说,如果不犯太大错误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较稳定。至于编外用工事业单位会根据单位实际效益决定工资待遇和是否解聘。

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凭借工作成绩,申请升职,有机会评级和晋升更高一级的岗位。而编外人员工作时间再长也会基本保持原有岗位不变。

所以准备考事业单位的小伙伴,向着编制冲鸭~


要点儿脸


既然编制数是控制的,那就说明这些人可以完成所有工作,干嘛还要招编外的人奴役?招聘时骗进来过了试用时间又不给转正,这是个什么道理?还有诚信可言吗?就应该不让招,就让编内人员自己干!


别炒糊了



雪峰书屋


因为编制总量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