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前言

  1. 天底下有三百六十行,其中有三百五十九行可以讓你養家餬口,安身立命,唯獨交易這一行不可以。
  2. 其它行當也許收入微薄,但普遍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它可以產生穩定的現金流,每天每月甚至每年的收支狀況都是可預期的。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然交易這行純粹是靠天吃飯:

  • 廣大散戶貌似只有在牛市才能盈利,漫漫熊途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本錢大幅縮水,不斷地在割肉止損和逆勢抗單的惡性循環中煎熬。
  • 期貨也差不多,雖說可多可空,但因為加了槓桿,一旦方向錯了本金就會加速折損,其戰鬥之慘烈兇狠較之於股市過猶不及。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保守:李氏成功秘鑰

  • 早年,有記者採訪“李超人”詢問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沉默了半天,李嘉誠只憋出了兩個字:保守。

拋開政治取向和壟斷性質尚且不談,極度的保守主義確實是李嘉誠縱橫商界80餘載不二法門:

  • 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作為李氏家族的現金奶牛,其資產負債率長年維繫在10%左右,雖然在匯豐銀行的信譽度極好,但幾乎從不主動借錢。也許賺錢的金額少了,速度也降低了,但無疑能抵禦幾乎任何程度的金融危機和市場風暴。
  • 相比之下,同等規模的內地房地產大佬動輒百分之八九十的超高額負債,雖然在旺季能夠賺的盆滿缽滿,當潮水褪去了,大多都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徘徊掙扎。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就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 投機交易也是如此。交易生涯,踽踽獨行;前路漫漫,有始無終;其箇中酸楚,不足為外人道哉。

謀定而後動,以投資的戰略行投機,用投機的戰術做投資,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不苛求最完美的交易,只希望在本金絕對安全的大前提下能夠實現穩定、可持續的獲利。這包括:

其一、降槓桿

  • 用一塊錢的本金做十塊錢的生意,然後抓住一波大行情以期一夜暴富——這是金融交易最大的陷阱與幻覺。加大槓桿固然可以讓你在牛市中乘風破浪、大賺特賺,但也會因此降低你的風險承受度,反脆弱性太差了,市場稍有動盪就會加速你的退場時間表。

適度降槓桿也許會讓你白白地錯失一些交易機會,但無疑可以讓你活的更久,也更悠長。

市場具有不確定性,價格走勢也是上躥下跳的,無人可以精準預測明天的蠟燭圖是怎樣的。較大的安全邊際可以讓你從容地抵禦並度過市場的不安期和躁動期,眼下的機會溜走了,未來的機遇只要彈藥還在,就一定能抓住。

當然,至於把槓桿降到何種程度取決於你對自己風險度的合適評估與承受力,這因人而異,不好量化。最起碼的一條鐵律是,即便當前判斷錯了,你還有能一切從頭開始的勇氣和本金。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其二、做長線

  •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謀士劉基給朱元璋定的國策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雖只九字,卻一語定乾坤。

投資亦是如此。

有一句股諺就經常這樣強調:投資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拼的是耐力和毅力。

在所有導致投資者賠錢的諸多惡性交易習慣中,短線操作和過度交易首當其衝,也不易被覺察。常常到手的利潤還沒捂熱,就急匆匆地殺入另一標的中,結果不幸撞到了虎口,得而復失的悲劇總是命中註定的上演。

長線交易的意義不僅在於可以充分吃進大行情、大利潤,也能讓你保住這份來之不易的錢財。因為操作次數少了,犯錯的幾率也降低了。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其三、穩心態

  • 千金難買好心態。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金融交易也沒什麼不可外傳的東西,那些投資理論和技術分析也早已爛大街了。之所以幾家歡樂幾家愁,投資成本的關鍵在於投資者個人,更確切點,是你的心態:

  • 不貪,就不會過度承擔市場風險而大幅虧損;
  • 不急,就不會因為過早入場或出場而喪失機遇。
  • 無執,就不會過分糾結價格漲跌而看不清行情、大勢;
  • 無為,當然就無敗咯,熊市就該縮手不動。

在漫長的交易之路中,投資者或投機者總有那麼些手風不順、喝涼水都塞牙的昏暗時光,好比女人的月經一樣準時。這時,只有健全的心態才能讓你安然度過危險期。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靜水流深:極致交易的盡頭是追求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一空論道:

在金融市場上,投資可以做,投機也可以做,空頭也好,多頭也罷,最起碼你得有自知之明:

生存第一,發展第二,兩者兼顧與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