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就让每一刻,掌握在你手中,别让它溜走”、“分享生活每一时刻”,这些70、80后耳熟能详广告词的缔造者就是柯达。柯达对于整个一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一卷胶片,而是一个文化,记录着这代人的回忆。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创立伊士曼干版公司

相机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意大利就诞生了,那时的相机十分笨重,像微波炉一样大,使用时需要一个沉重的三脚架。拍照时要先在玻璃片上涂上照相乳胶,再曝光玻璃片,照完相以后要在曝光板未干之前完成冲洗。整个照相过程有好多繁琐的步骤,如果不严格按照技术操作,就会导致漏光或者模糊一片,当时的照相可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工种”。

身为银行职员的摄影爱好者乔治·伊士曼深受其害,于是他立誓改进摄影器材,简化拍摄步骤,让拍照走向大众,使每个人都能享受摄影的乐趣。1878年,伊士曼终于制成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这种胶片干燥之后仍能保持感光性,并方便曝光和冲洗。1880年,乔治·伊士曼和商人斯特朗利用自己的发明专利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开始制造干版出售。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柯达诞生

制售干版并没有让伊士曼满足,面向家庭、便携式的照相机才是他最终的目标。终于,1886年伊士曼的新式照相机诞生了,这是人类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这种照相机能让全部拍摄完毕之后,拿照相机一起送去冲洗。为了给自己的新产品取个别致的名字,伊士曼想了很久,首先利用自己喜欢的字母“K”作为开头和结尾,经过多次字母组合试验,最终确定为“Kodak”(柯达)。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1888年,小型口袋式照相机“柯达一号”推向市场,为了这个产品伊士曼想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广告语:“你只要按一下按钮,其余的我们来做”,没过多久,这句广告语就家喻户晓了。从这以后,柯达一发不可收拾,迅速成长起来。1889年,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在伦敦成立;1891年,伊士曼在伦敦附近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1900年柯达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柯达当时占据全世界影像领域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90%的利润,1997年2月市值达到最高的310亿美元,全球员工14.5万人。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获取,并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形式就此改变。虽然当时这台数码相机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制造困难,容量很小,但他却先于日本公司十几年。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柯达危机,由盛入衰

当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史蒂夫-萨森把这个“未来之物”放在柯达高管桌子上的时候,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却说:“这个玩意很可爱,但是你们不要再和任何人提起它。”

柯达的胶卷实在是太成功了,以至于所有人都不甘心放弃日进斗金的眼前利润,转而去探索一条未知的道路。管理层作风保守,满足于现有胶卷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市场前瞻性,决策犹豫不决;再加上公司内部官僚体制严重,层层利益牵扯,最后错失良机。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胶卷相机逐渐被数码相机取代,人们不再冲洗照片,而是选择将照片存在存储卡或电脑中;手机和社交网络的出现再次改变了照相方式,人们将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站与朋友们一起分享。1998年柯达胶卷业务开始萎缩,2000年开始,全球数码市场高速增长,胶卷的需求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下滑。到2002年,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而竞争对手日本的富士已达到60%。柯达影像部门销售利润从高峰时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达71%。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尝试转型

针对所遇到的困境,柯达也尝试过转型:

  • 2003年柯达宣布战略性转变: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向新兴数字产品转移。
  • 不再向胶卷业务进行重大长期投资,转而在非影像业务领域增加投资。
  • 公司重组,推出数字相机和喷墨打印机,与富士、惠普、施乐、佳能和爱普生直接竞争。
  • 推出胶卷特许经营业务,开展私有品牌胶卷经营业务,比如贴牌业务。
  • 通过跨行业联盟带给客户足不出户全面解决方案,实现由“影像”到“影像+零售服务”的战略转型。

无疑,柯达转型的所有举措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最终没有成功挽救柯达。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柯达破产,巨人倒下

自1997年以来,柯达仅在2007年实现全年盈利,期间市值从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1.75亿美元,十余年间市值蒸发了超过99%。2012年1月3日,因平均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纽交所向柯达发出退市警告。

柯达为了生存下去,开始变卖其最后的资产:一万余项专利,自2008年开始,柯达通过出售专利共取得近20亿美元的收入。2012年1月19日柯达提交破产保护申请。2013年8月20日,法院批准柯达公司脱离破产保护、重组为一家小型数码影像公司,至此一代影像巨人倒下!

柯达:一家因“看家本领”太强而走向衰落的公司

在时代面前,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变的创新。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对于企业而言,要么落后被人淘汰,要么忍痛被自己淘汰,重新焕发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