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建文帝简析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的孙子,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他参考《》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建文帝简析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按照原则,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

建文帝简析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

后面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把朱允炆赶下皇位,而朱允炆的行踪到现在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建文帝简析

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有城府却无魄力、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有野心却无能力的悲剧性人物。

建文帝简析

就说当了太子之后被老四"调戏"。照理说身后有八八兄撑腰,老四本身也确实做得有问题,这个时候小朱稍微聪明一点就应该狠踩老四,让这个社会流氓见识一下自己的本事;我都不明白小朱是哪根神经搭错了去帮老四求情,真可谓是自己有病无人能救。其实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来朱允炆并不是笨蛋,小朱很明白八八兄是个最念亲情的人,只要老四不谋夺皇位,那么他就绝不会被八八兄做掉,顶多就是降降职、骂两句而已,所以小朱求情,一方面是讨好八八兄,表示自己是个很怀柔、很宽大的太子;另一方面是想对老四,既帮了你,又要你知道你是什么结果不过是我在老爷子面前一句话的事。这种做法看起来好像很合理、很聪明,其实愚不可及,完全搞错了前后顺序。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八八兄虽然牛,却不是神仙,终有一天要去那报到的,你现在压得住阵那是老爷子在后面撑着,哪一天八八兄两腿一伸小朱就要靠自己了,到时候你就是再得八八兄欢心,他也不能从坟里跳出来帮你教训老四。再说老四社会流氓兵痞出身,是个只要有便宜占绝不手软的主,你跟他说人情?他自认能力是兄弟中最出众的,连大哥和老弟都不放在眼里,你小朱又是哪来的,我服你,凭什么?由此可见小朱有城府、有小聪明,却目光短浅,没有大智慧。

建文帝简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