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說一說清末“公車上書”背後的故事

先說一下這個典故,知道“戊戌變法”的人自然知道“公車上書”這個故事,所以大多數人會潛意識的認為這個典故發生在清朝末期,其實並不是這樣,《史記·東方朔傳》:"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史記·滑稽列傳》載:漢武帝時,齊地人東方朔喜歡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他廣泛地閱讀了諸子百家的書,因此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他到長安後,到公車府那裡給皇帝上書,共用了三千個木簡。公車府派兩個人一起來抬他的奏章,才勉強抬得起來。武帝花了兩個月才讀完東方朔的奏章,讀完後龍心大悅,下令任命東方朔為郎官。

典故的意思是指普通人向當權者上書言事。小編故意在標題上加了“清末”也是擔心大家混淆,以為我要解釋典故,其實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小段歷史的真相。

說一說清末“公車上書”背後的故事

康有為畫像


為社會所公知的“公車上書”事件是朝廷與李鴻章商議與日本議和,被故事的“主人公”康有為得知消息後,命令梁啟超鼓動廣東、湖南舉人,聯合其他各地學子集體上書,痛斥此一賣國和約。結果朝廷害怕造成不良影響,動用強權連夜鎮壓,遂使運動失敗。但經姜鳴、茅海建等學者爬梳故宮檔案、作詳細考證後指出事實真相:當時上書反對朝廷議和,指斥李鴻章賣國的主體,實為朝中以及地方大小官員。他們上書反對者甚多,都察院也多數代奏,因此當時基本不存在“強權鎮壓反對議和聲音”的政治氣氛。

說一說清末“公車上書”背後的故事


經茅海建先生還原,“公車上書”的真相是:當時上書反對議和的聲音極多,幾乎聽不到支持議和的聲音。而且舉人們的上書也有許多經過都察院代奏傳達到光緒面前的。也就是說“公車上書”的背後是一批堅定反對議和的官員。康有為後來自己寫回憶錄,把自己塑造成這一事件中的領袖,後來許多史家因為他是第一當事人,採信了他的說法,廣泛傳播。所以在這件事情中康有為欺世盜名。

僅僅通過這一件事說康有為欺世盜名可能有以偏概全的嫌疑,那麼盜經一事也是將此人的品性顯露無疑。民國後,康有為曾應軍閥邀請去西安講學。途徑臥龍寺時,康有為看上該寺所藏《大藏經》。因寺中無錢,經書損毀甚多,於是康與住持師父提出購買。兩家商談後,同意康以北京內府佛藏經、哈同園藏經、商務印書館續藏經各一部進行交換。誰知合同簽訂後,康馬上派弟子領兵入寺搬經,不但沒有交換,反而把其餘幾箱經書也一併搬走。此事見報後,西安士紳大譁。當時有對聯稱“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聯截取《左傳》:“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下聯截取《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上下兩聯末字“有為”,一時謂之絕罵。

說一說清末“公車上書”背後的故事

康有為青島故居


歷史需要的是沉澱,只有在不斷的沉澱中經過後人的探索與考據才能真正的接近真相,“以史為鏡”的前提是歷史的真實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