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初一的学生怎么改掉粗心的毛病?

清新小方方


1、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做作业或考试,主要用到的是手、眼、脑的协调配合。

据美国《医学快报》报道,英国利兹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马克·威廉姆斯发现,手眼协调能力好的孩子更有可能在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十指连心”,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得好,能够促进大脑的整体发育。

如果手部动作和视觉配合不好,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也会给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埋下重重困难。

其实,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首先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外界事物比如:玩水、堆沙子、摸树叶、万亲子游戏等

其次,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像吃饭、系鞋带、穿衣服、收拾书包、整理房间等。

一开始训练对孩子来说或许有难度,但长时间坚持下来,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不仅能够得到提升,独立能力也更强了。

2、提升专注力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成长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

而一份国内调查显示:70%的中国孩子,入学后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导致各种学习问题的产生。

孩子做事缺乏专注力,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事热情低、做事易分心、做事不认真等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做事专注力,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比起整天嚷嚷孩子去做事情要省心省力很多。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做事情的态度才会有所转变,专注力自然也得到提高。

3、培养孩子养成自检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

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而这些问题的症结大部分源于,孩子们认为这项工作属于家长和老师,导致他们越来越依赖父母,不管有没出错,完成作业任务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有时候父母必须“狠心”一点,不要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给孩子指正错误,更加不要让孩子写完作业就拍屁股走人。

家长们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渐降低对孩子作业检查的参与频率,把其中的检查技能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把控时间,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儿科医生鲍秀兰


粗心是性格,有人天生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有人心细如发,有人细致入微见微知著有人天生没心没肺。

这个和遗传有关。

还与家庭教养有关。粗心大意的孩子肯定生活在粗心大意的家庭,家庭是上学时间以外的学校,学前、周末、寒暑假更是二十四小时“全日制”的学校。

粗心也是坏习惯,凡事就怕形成习惯。

怎样改?难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改善可以吧?

关键在教师、家长,决定因素在自己。

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读这方面的寓言、童话、小说,文学最能改变小孩。

家长不要怕麻烦,跑跑图书馆、书店,读了还要求他(她)写心得。

人类历史上一些因粗心造成的灾难在网上搜一下,发给他(她)。

总之,家长非常重要,你得率先明白粗心的危害,改掉粗心的恶习——虽然很难。



大悔忆智冰


很多人都认为粗心只是一点点小毛病,总觉得问题不大,只要自己再仔细一点就好了。那些由于粗心而做错的题目,自己也没有重点去关注,觉得自己都会,只是粗心而已。

为什么你总是粗心而别人不粗心呢?为什么一次两次三次之后还是粗心呢?这个问题有没有深入地思考过?

在我看来,粗心就是能力不够!能力够的人不会总粗心,即使偶尔粗心一次,后面也很少会再犯。而一直粗心小毛病不断,那就是知识点没有掌握透,没有完全理解会应用,只是流于了表面。仔细想一想,对于自己很熟悉很确定的知识点或者题型,是不是很少犯错?即使是粗心,也很少在自己完全会的地方来粗心?

因此要改掉所谓粗心的毛病,根源就在于认真去做题,去掌握每个知识点,而不是似懂非懂,写的时候模糊不定,不小心就犯了错,于是说自己粗心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习惯也涉及到做题解题的习惯。很多人解题时,思路非常混乱,想到哪写到哪,而不是有了整体思路后再去动笔写,中间总是涂涂改改,这必然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解题做题时,最好有整体思路以后再动笔会更好。

有很多人在写解题过程时,也非常不注意排版,总是东写一点西写一点,写到最后时需要用到前面的结论时就会出现找不到或者看错等问题, 这些都是导致粗心的原因。

而这些也正是一个人学习能力体现的一个方面。


喵二少的中学课堂


对于粗心的孩子的"马大哈"毛病,诚然,是不太容易改的。首先,我们追溯原因:1.生理基础,2.天性个人因素。

那么,粗心的孩子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课后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必须得家长监督方能完成。有的个别孩子边写作业边看电视,有的居然还打游戏。

当然,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亦是经历过的。

那么,如何来帮助孩子亦或是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我认为:1.避免作业量过大。作业量过大容易导致孩子疲劳,疲劳易做错;疲劳不能得以恢复,粗心不能改正。

2.知识要点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样的孩子在辅导上有爱心有耐心,家长及老师应多练一些纠错题,一次几道,做对了没出错给予赞许。然后,按着正确的方法再做一遍,循序渐进的坚持下去,会有所进步的。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求培养孩子无论是学习或做其它事物要专注,不要学"小猫钓鱼"三心二意做事不成;要一心一意要做就做得最好。

4.用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每个孩子都有着远大理想,有的想当医生,建造师甚至科学家等。那么,家长和老师应当怎样来引导孩子将来去完成如此大任呢?试想:做医生要认真诊断开处方;建造师要认真计算及设计;那么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万万不能一点马虎的!要孩子懂得学习做事要稳和准。这样以来,隨着孩的认知度的提高,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粗心的问题会得以改正的,从而做一个缜密的孩子。


惊鸿143350644


1、做题的时要镇定,切记浮躁

2、查看时尽量用不同的方法去做题

3、自己每犯一次大意,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是把缺点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往常多看几遍,或是正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大意,为什么我大意呢?并不是自己不会,假如连自己会的都要错,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不仔细、不担任的人是成不了大事情的,我还年轻,必定要打败它,让我学习日子得更好,我必定能成功。大意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必定要打败它。

4、在日常日子中,从小事做起,认仔细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然后打败遇事烦躁、紧张的缺点。

5、养成仔细查看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时,要在心里重复提示自己,必定要仔细地查看每一道题,必定要仔仔细细地看,精力要悉数会集,必定要把事情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重复劝诫自己、提示自己,能渐渐养成耐性细致的习气,战胜粗心大意的毛病。


左养右学育儿


细心是一种品质,大笨 new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质!

因为细心是一种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中可能一点点的疏忽导致一场大灾难。

初中生导致粗心的根源是掌握不牢固,信心不足!在考试中总怕做不完,总怕后边的题目花时间。导致有可能做对的题目时间、精力投入不够,出现马虎、大意。

越到后期考试越不是面面俱到,不是门门考满分,允许有题目做不对也非不可接受。

要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家长要改变一种心理和批评方式。

“哼!这种题目你居然做错了!你不是不会,你是粗心!”

这种批评方式是要不得的!

错了就是错了,有错就要改,就要强化学习!这种批评就是你会了,你要更加细心就好了。其实粗心发生的错误也是要总结的。

总结下来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粗心,还有没有类似粗心!举一反三以后才减少这种粗心的可能。

“你看看,这么低级的错误就都有,这么简单,你都会,要是你细心点就考满分了!”

这种惋惜也是要不得的!因为也是你学好了,下不为例即可等论调!

错了就要总结,无论那种错误!

千万别学中国足球、足记那种:“要不是怎么就赢了…要是再给中国队第四分钟就能翻盘…”
输了就是输了,错了就是错了!

输不怕,错不怕!怕的是不承认输,内心不认错!

平时考试就是为了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不足,粗心也是不足之一,遇到了就要总结!

其次,家长和老师要更多的关心一点孩子心理发展,不要只关心成绩!


大笨new易数学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这种感觉:当你一心几用或者走神的时候特容易粗心大意……

二十几年粗心大意的我,很感谢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就今年夏天我已经掉了5把伞了,5把什么概念,感觉出超过7公里的远途就会掉东西……

我是超级爱走神的那种,因为一株草我能联想到十多年前的一次郊游……

所以我常常想着想着就忘了我要做什么事,下面我总结一下我的解决办法: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至理名言呀,你把东西记下来,做一项√一下,很棒哦。

2.给自己三秒钟。凡事在做之前先给自己三秒钟打个草稿。看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更优的方法。

3.检查。昨晚之后检查,把粗心扼杀在摇篮里。

4.不要低头走路。低头走路会养成一个习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看周围。而周围的东西恰恰是会影响你结果的因素。


小陈老师呀


当他粗心到一定程度,自己吃了亏,意识到它的危害性,自然会肃严起敬,那个时候 就是没有人提醒, 他也会自觉纠正过来。之前,旁人可以温馨提示,但不一定有用。



远方vlog


粗心会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会影响到各科的学习成绩。我身边就是有很多这样粗心的学生,他们在计算题目时,往往会看错题目,写错数字,抄错或者漏抄符号。

要克服粗心的缺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动脑、动口,反复感觉。加强题后的对比练习,加强题式的变换训练。

其次要有意识地重视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注意能力的培养要排除注意力分散的不利因素。上课的时候,尽可能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与注意事物有关的事情上。

第三是要克服思维定势的错误。在学习中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要对学生这种粗心的错误给予理解,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克服粗心而引起的错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需要家长、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教育发生


粗心对应的就是专注,从心理学上有许多方式可以运用。比如:1、一碗大米和一碗绿豆混合,然后让娃娃分类并数颗数。2、找一幅麻将,让娃娃一颗往上重叠,越高越好。3、大家来找茬。4、学习一门艺术,比如书法、陶艺、乐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