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今天,我們來聊一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人物,袁盎。根據司馬遷的記載,他正直、忠誠、直言敢諫、不畏強權,還能以理服人、公正的指出他人錯誤,在國家危難時敢為天下先。

他的這種作為,為他帶來了當世之名與後世之名,當時無論是皇帝、丞相、重臣,都對他讚不絕口,甚至成為莫逆。先來讀讀關於他的三個小故事。

一、袁盎的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雪中送炭

袁盎在呂后執政時期,曾經做過呂祿的舍人。在漢文帝的時候,因為哥哥袁噲的推薦成為了中郎。當時的丞相叫周勃,如果平定呂氏宗族的叛亂有功,又擁立漢文帝登基。擁立之功,在古代可不得了。因此皇帝對他十分尊敬,甚至經常親自送他。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袁盎看到皇帝這樣,就對他說:"當年呂后篡權的時候,周勃身為太尉,手握重兵,卻沒有站出來為朝廷主持正義。後來呂后死了,大臣們紛紛背叛呂氏宗族,周勃也就跟著一起反叛,分明就是個投機分子嘛。這樣的人,有什麼可尊敬。何況陛下是君,他是臣。陛下如此恭敬,有失君臣之禮。"

周勃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袁盎卻堅持不道歉。兩個人的樑子是結下了。

後來周勃被免除了丞相之職,回到自己的封地,結果被人告發,關了起來。這個時候沒有人替他求情,袁盎卻站了出來,稟明朝廷周勃的冤情。周勃出獄後,跟袁盎成了莫逆之交。

第二個故事,以理服人

袁盎在路上遇到另外一位丞相申屠嘉,按照當時的禮節,雙方都應該下車拜見,這是那個時候的規矩。袁盎下了車,而丞相卻只是在車上以手還禮,袁盎回到家十分羞愧,就來拜見丞相。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丞相也不客氣,直接跟他講,如果是公事,咱們就朝堂上去說,如果是私事,那麼我這裡沒有私事。直接下了逐客令。

袁盎沒有退縮,說道,丞相與周勃,陳平相比如何。申屠嘉自然不敢相比。袁盎繼續說,周勃陳平如此大功的人,尚且禮賢下士。您出身行伍,怎麼能如此傲慢。我朝陛下(漢文帝)如此聲明,廣開言路,一日比一日聖明,丞相卻阻塞言路,一日比一日愚昧,這怎麼行早晚大禍臨頭啊。

丞相聽了,親自拜謝,將他奉為上賓。

第三個故事,一心為公

因為晁錯的建議,朝廷下達了削藩的命令,引發了諸侯的叛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兵臨城下。袁盎曾經做過吳國的國相,於是向皇帝進言,殺晁錯以謝天下。本來漢景帝還有寫些猶豫,袁盎繼續說:

"方今計獨斬晁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削地,則兵無血刃而俱罷"

翻譯過來,

殺晁錯,天下安。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聽完了這三個故事,是不是一個耿直,忠誠,心懷天下,有擔當的大臣躍然紙上。

然而,這就是事實嗎?還有沒有什麼內情?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二、故事內情分析,瞭解真正的袁盎

第一個故事,袁盎之所以敢於跟皇上說丞相的壞話,就是看出了皇帝跟丞相之間貌合神離

皇帝雖然是丞相扶上位的,但他畢竟是皇帝。他肯定不甘於有名無實,也想掌握實權。這個時候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挺自己,正和皇上的心意。這也是為什麼面對丞相的怒火,袁盎如此淡定。史書記載"盎遂不謝"。"遂"是於是的意思,可見袁盎看準了皇上的心思。有皇上撐腰,你能把我怎樣。後來呢,周勃(丞相)雖然被人告發有了牢獄之災,但是他的功勞擺在那裡。雖然沒人求情,但是大家心裡有數,皇帝也不想把事情做絕。這個時候站出來替周勃求情,既給了皇帝臺階,又博得了好名聲,還收穫了周勃這個摯友,真是一石三鳥。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第二個故事,袁盎敏銳的抓住了丞相申屠嘉出身低微這一點

表面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就是抓住他身份低微這一點來恐嚇他。這對申屠嘉來講也是心病,今天來了一位長者,指出了自己的弱點,好意來提醒,便著了道,還奉為上賓。

第三個故事,袁盎實際在借刀殺人

袁盎跟晁錯本來就不對付,晁錯出現的地方袁盎就回避,袁盎出現的地方晁錯也會躲開。袁盎建議殺晁錯,根本是百害而無一利。連當時一個普通的校尉都跟皇帝講不應該殺晁錯,"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殺了晁錯,七國之亂已經開始,開弓沒有回頭箭,怎麼可能不打了呢。袁盎就是利用漢文帝急於平叛的心理,借刀殺人,殺了晁錯這個政敵。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經過一番分析,我相信你也看清楚了袁盎的真面目。他就是傳說中那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將自己的利益,包裹上糖衣炮彈,公理正義,看似大義凜然,實則包藏禍心。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辨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呢?瞭解了袁盎的套路,我想有了這三招,找出他們並不難

三、如何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一,主持公理正義的人並不一定真的在主持正義

公理正義是一面很好的擋箭牌,可以夾帶很多私貨。主持公理正義的人並不一定是真的急公好義,很有可能只是為自己謀利。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殊不知,不知不覺之中,已經為他人做嫁衣。

大公無私還是利己主義?讀袁盎的故事,教你甄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二,關心你的人並不一定是真的關心你

關心,有很多種,可以做很多事。同事來關心你,可能是想知道你是什麼來頭,領導有什麼指示,有什麼資源可以共享,有什麼秘密可以打探。正常的信息交流是可以的,但是一旦涉及機密,就要小心。一不注意說漏了嘴,可能就要大禍臨頭。

三、藉助公眾的名義來借刀殺人

這一點在今天這個網絡時代尤其明顯。常常有人賣慘、裝可憐,或者把自己假扮成正義的鬥士,煽動網絡暴力,以達到自己的私利。這種行為,跟千年前袁盎的借刀殺人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