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行业亟待智能汽车组合拳

​“发展智能汽车,要么像排放法规一样设置准入门槛强推;要么营建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路变聪明了,车自然会变得更加智能。”在与《选车网》交流的过程中,某主机厂负责人对后续政策非常期待。

行业亟待智能汽车组合拳

2020年中国打出一记重拳: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有了顶层设计,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件盛事。2月下旬,发改委等11部委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继2018年1月5日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经过两年充分讨论之后正式落地。对此,上述人士分析称:“《战略》提出了智能汽车2025年和2050年愿景,是发展智能汽车的纲领性文件。11个部委在上面盖了公章,表明相关部门经过充分讨论后明确了分工。”

然而,一记重拳之后,行业翘首以待后续的组合拳。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两年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新车销量占比,高速公路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此次《战略》的目标更加务实。但是,实现智能汽车发展的‘2025目标’、‘2050愿景’,不能仅靠这一个纲领性文件,相关部门还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支撑政策,等于要打一套组合拳出来。”

行业亟待智能汽车组合拳

重拳+组合拳,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更大的推动力。车市长期下行,叠加非冠疫情压力,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步伐可能被拖慢。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虽然行业内会有一批支持V2X的车投放市场,但各主机厂都在把L3级自动驾驶汽车商用化的时间往后推。之前部分企业提出在2020~2021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现在普遍延至2022年以后了。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非常高,最近两年大家都勒紧腰带过日子。同时,今年非冠疫情下,企业压力会更大。至于L4级自动驾驶,需要智慧的路先行,如果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聪明的车自然会跑在上面 。”

行业之所以期待组合拳,原因是智能汽车发展存在短板。以关键零部件为例,中国被“卡脖子”的局面依然存在。业内人士介绍说:“在技术标准方面,中国参与了世界标准的制定,因此并不落后。但是在产业链水平方面,尤其是在硬件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自动驾驶产业链分成感知、融合、决策、执行四大领域。感知方面,前端传感器、雷达制造等是我们的弱项;融合方面,AI算法等软件中国没有问题;决策和执行领域,凡是涉及到硬件,主要技术还是被部分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掌握,传统汽车领域‘卡脖子’的问题,智能汽车同样存在。”

行业亟待智能汽车组合拳

打出有力量的组合拳,需多方配合协同作战。当前,全行业已经达成了“智能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共识。《战略》中也明确提出:“未来要构建六大体系——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这充分表明智能汽车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中国智能汽车有了清晰的顶层设计,但我们期待后续更有力的组合拳,保证中国智能汽车领先实现快速发展。”业内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