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说到东晋的北府兵,他们真正“一举成名天下知”是在淝水之战后,这支军队从初生的骄阳到落日的余晖,无一不是在向我们展示它作为一支军队波澜壮阔的一生。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一、初生骄阳,北府兵建立之初正逢国家危亡之时

北府军,又称呼为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

其实,北府兵的最初创立者并不是谢玄,而是郗鉴。

1、早期诞生于郗鉴阶段

永嘉之乱之后,西晋的高层计划着南渡,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衣冠南渡”。在南渡的过程中,大量的平民老百姓因为生活困苦变成了流民。在南迁的过程中,他们既要提防胡兵的追击又要提防其他流民的抢劫,慢慢地,活下来的流民都有了极高的战斗力。

在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物了,他就是郗鉴。郗鉴身份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既出生士族,也是一位流民帅,南渡之后也并没有成为门阀士族,可以说,对当时正处于“祭在司马,政在士族”的司马皇室来说,郗鉴并不算一个会对司马皇室产生太大威胁的人,加上当时正处于“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对皇室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一件事。于是,本就与流民关系比较亲近的郗鉴就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郗鉴移驻京口之后,他所带领的流民军也就盘踞在这里,且因为东晋时期,京口也称之为北府,北府兵因此而得名。因为他们战斗力强大,东晋的权臣桓温给了他们一句很高的评价:

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但是因为当时东晋政府方面虽然开始用流民,但是因为并没有被编制成正规军,所以最终还是被逐渐瓦解了。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2、谢玄复组北府兵

前秦苻坚取代弟弟苻生的位置后,加上有了智囊王猛,很快就将前秦的势力壮大起来,苻坚也开始了统一北方的行动。公元369年,前燕内部出现了混乱,苻坚带兵一举灭了前燕政权;371年,前秦进攻仇池,仇池也被灭亡,同年,前秦又攻取了东晋益州;376年,苻坚以张天锡“虽称藩受位,然臣道未纯”为由,又出兵灭掉了北凉的政权,同年灭掉了代国;382年进攻西域。就此,苻坚统一了北方。

苻坚统一了北方之后,对南部的东晋政府开始虎视眈眈,只不过当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南伐东晋。

再说东晋方面,随着前秦在北方每灭一个政权,都给东晋的掌权者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而桓氏与陈郡谢氏一直以来因为利益问题都互看对方不顺眼,而桓氏掌管长江上游的荆州,桓氏当时的代表人物桓冲手中更是握有武装力量,而谢家的谢安虽说也在朝中为相,控制长江下游,但是手无兵力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于是,孝武帝泰元二年,当时朝廷因为感受到来自前秦赠与的蓬勃压力,准备因此召集良将去镇御北方。谢安一看,这是一个机会啊,于是推荐侄子谢玄去重组北府兵了,目的有两个,一是与上游的桓氏相抗衡,而是为了以备前秦攻打东晋这个不时之需。

《晋书》记载: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二、如日中天,北府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1、在淝水之战之前,北府兵就有了不菲的战绩

早在太元三年八月(公元378年),前秦的皇帝苻坚就派手下的将领彭超进攻彭城,到太元四年(公元379年)的二月,东晋朝廷派谢玄率领高衡﹑何谦带领北府兵去解解决彭城被围困的问题。当时秦军虽然兵力主要用在围困彭城上,但是他们的粮草却还留在留城。当时谢玄就诈说他们要去进攻留城,吓得秦军赶紧返回留城保护粮食。谢玄趁着秦军去留城之后,把困在彭城之内的人救了出来。秦军护了粮食之后又赶回来,虽说人去城空,但是彭城还是不出意料地被彭超占领了。

这个时候,彭超又与前秦将领俱难和毛当等人率领6万秦军南下,把东晋的幽州刺史田洛困在三阿,东晋朝廷为此大震!

太和四年五月,谢玄又带领何谦、刘牢之等人率领北府兵快速地救出了田洛,到了六月,又连续打败秦军,最终,谢玄带领着北府兵打得彭超和俱难“仅以身免而北逃”。

淝水之战前,北府兵就有了不菲的战绩。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2、最著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让这支主要由流民组织的战队“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时前秦有着八十万的兵力,而北府兵只有仅仅八万兵力,在人数上,前秦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因为凭着人数“投鞭断流”,所以苻坚本人对打败东晋抱有极强大的自信心,这样难免就显得轻敌了,加上东晋方面北府兵确实因为是流民出身,加上经过谢氏的训练,成为正规军之后,作战能力更是突飞猛进,比之前秦方面的匆忙招兵,说“以一敌三”完全不夸张,再配合谢玄的心理战术,配置前秦军队后方朱序一句的“前秦败了”,叫得对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取得最终胜利,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产生的影响,但是,这与北府兵强大的兵力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作战能力不强,让前秦的逃走的大多数将士们逃回了北方的大本营,那么他们还是有可能重新集齐兵力卷土再来的,那样对东晋来讲又将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淝水之战中,北府兵的骁勇善战让他们“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也是北府兵最辉煌的时期。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三、落日余晖,北府兵因何而变得衰败?

1、政治斗争

淝水之战东晋取得成功后不久,在太元十年的四月,谢家的当家人谢安为了不想陷入政治权利的争斗中,选择了避开当时风头正盛的司马道子,因为淝水之战之后,司马道子就征用了部分的北府兵,谢安最终出镇广陵,把手上的权利让了出来。

太元十二年正月,在淝水之战中也算立了大功的朱序被任命为青、兖二州刺史,代替谢玄镇守淮阴,而谢玄则被征为会稽内史,这样谢玄手上的兵权就被拿走了。如此,由谢玄一手重组成功的北府兵和他就再也没有了关系。

太元十五年,孝武帝让王恭任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这个时候,北府兵为王恭掌握。

到了隆安元年,王恭在京口起兵反对司马道子和王国宝,此时北府兵又成为内部火并的工具;隆安二年,王恭再次起兵,被刘牢之打败,刘牢之又取代了王恭的地位,镇京口。

虽然说这个时候刘牢之已经成为了接手北府兵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北府兵却历经了东晋王朝好几拨政治斗争。后来刘牢之又投降桓玄,最终被夺去兵权自杀身亡,北府兵被桓玄吞没,几大重要将领被杀,后来随着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投奔南燕慕容德后,北府兵由此被瓦解。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2、刘裕重组北府兵,但其实北府兵已经变得有名无实了

公元403年,桓玄称帝,建立了楚国。404年,原本是北府军参将的刘裕率领部下在京口起义,刘裕开始重组北府兵,讨灭桓玄。京口原本就是北府兵的发源地,刘裕在这个地方重新聚集北府兵其实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但是规模肯定不能和过去相比,于是,刘裕在原有北府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鲜血液,吸收了如檀道济、王修等人,又把北府军训练成了一支作战能力极强的军队,刘裕有了这支军队之后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了。

接着刘裕也开始不满足于现阶段的地位了,他开始准备北伐事宜,也确实很顺利地灭掉了南燕、后秦这几个政权,并且光复了长安和洛阳这两个中原自古以来的政治文化之都。有了更大的资本后,刘裕在公元420年最终代晋自立刘宋政权,建立了历史上的刘宋。

刘裕当了皇上之后,北府兵的地位就下降了,不仅如此,刘裕还要时时提防,为了更好地利用这股力量又不被他所伤,刘裕决定将北府兵一分为二,让彭城王刘义康镇守京口的北府军,另外一部分则分给了檀道济,镇守在广陵。

刘裕死后,刘宋朝廷很快陷入了权利的斗争中,而后檀道济被杀,广陵部分的北府兵土崩瓦解,京口部分的北府兵在被一分为二的时候就实力大减,也已经变得有名无实。

最终,战绩辉煌的北府兵就这样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东晋北府兵的落寞,其根源是权利的斗争

总结:

从初生骄阳到落日余晖,北府兵为我们展现出来就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令人叹息不已!


参考史料:

《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