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王鼎钧:往事并不如烟

说到王鼎钧的名字,可能很多读者都不知道。但是,他在文学特别是散文上的造诣,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经历过国难家愁的王鼎钧,文字作品里将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命运都放置在了文学的空间里,创作了很多具有时代厚重感的文学作品。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在台湾总发行量超过60万册。他也是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的获得者,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记录了这位怀揣悲悯之心的文学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1925年,王鼎钧出生在一个乡绅地主家庭,他青少年时期正值日本侵华。他随着父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四处流亡,弃学从军,参加了抗日战争。

内战时期,他跟着国民党的军队辗转南京、沈阳等地,在平津大战中成了俘虏,后来被释放。

内战结束后,国民党败退,王鼎钧又随着蒋介石去了台湾,在台湾广播电台谋了一份写广播稿的差事。王鼎钧在那里度过了战后的30年时光,之后去了美国,便一直定居在那里。

王鼎钧:往事并不如烟

王鼎钧,当代著名文学大师,代表作品有散文《我们现代人》《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等。

可以说,这位文人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界的历史,半生颠沛流离,尝尽世间疾苦,目睹无数的分离和斗争,残破与死亡。


01.

我忆故我在

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王鼎钧曾说:

「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他把历史的关注点聚焦在普通的社会大众,照见历史的深处。个人的酸楚,也是时代人的酸楚。他以个人与所处时代的对话,个人命运的辗转沉思,来映照中国近百年动荡的社会政治变革、人文风貌,记录一代人的生活图景。

毕竟古往今来,「历史」都是当权者的历史,普通的小人物长久地被放置在正统叙事的边缘。翻开那些历史传记,记传者多是为自己封功立碑,为当权者歌功颂德。普通人的历史只是一串符号,一行数字,没有姓名,没有表情。

历史,终究是「只有天下,而无苍生」。

但是透过王鼎钧 ,我们能更好地观察到历史的侧面与细节,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那一代人的选择。这也就是王鼎钧书写这部跨越人生八十余载的回忆录的出发点。

王鼎钧:往事并不如烟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副标题: 回忆录四部曲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年

这部回忆录里,还蕴含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书写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被历史忽略的角落,由他照亮。他说:

「我的生活并无可诵可传,只因为我个人的生活背后有极深的蕴藏,极宽阔的幕,我想以文学方法展现背后的这些东西,为生民立传,为天下国家作注。」

在他的回忆录中,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拥有了名字,变得鲜活起来。

他的每一段人生经历,从学生时代历经流亡,参加抗日战争,再到内战参军,退到台湾,都记录了很多小人物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从母亲、五姨、大舅母,到顾娘、魏家老大、戚护士,再到乡绅王荆石,知识分子张秀峰主任等,如同一部生动的画卷平铺展开,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他说:「竞逐名利向前看,恋恋情义向后看。」

显然,这部回忆录,一路记载,一路回看,记的是人情冷暖,忆的是时代情义。

他将自己一生的经历汇聚到了这本人生回忆录里。如果说回忆录前两部《昨天的云》《怒目少年》记录的是鼎公的少年之时,故土风物,流亡之苦,热血抗日。少年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照见了自己,照见了自己的理想。

那么,沿着时间的脉络,第三部《关山夺路》则是记录了国共内战那血流成河的年代,国人的挣扎与战争之苦。在四处奔波、饥贫潦倒的战乱中,王鼎钧看到了天地,看到了更广阔的时代之苦。

在最后一部《文学江湖》中,他回顾了退居台湾的30年里,台湾的社会生活与政治恐怖。「绚烂之后,归于平淡」,在投入文学的创作中,他更加豁达了,把对个人命运和时代的思索都书写在文字里。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可以说就是王鼎钧的一生,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生。


02.

时代与「我」

王鼎钧以文学的视角来记录和反思历史,使得《王鼎钧回忆录》的历史叙述别具一格。

独立学者、现当代思想史及文学史研究专家徐庆全老师受「明白」邀请解读这本回忆录时指出,王鼎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视角。

我们回顾历史,往往站在宏大的历史视角,而芸芸众生,如同蝼蚁,记录在历史中的只能是一串冰冷的数字。站在时代当口的百姓,无从选择,也无力逃离,只能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前行。

反观内战,不管是哪一方胜利,对于百姓来说,不都是狼烟遍地,白骨累累?不都是苟活性命于乱世?不都是政治之下的牺牲品?

所以,王鼎钧以回忆录的的形式记录历史,正是想要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不设立场,只跟从内心,还原更多历史的细节与百姓的真实处境。从山东到河南,再辗转到安徽、台湾,他用最生动的笔触将个人故事与时代的历史联结起来,从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书写中,投射出历史的真实。

对于战争时期普通百姓的餐食,他这样写道:

「凡是糙米,糙米也算细粮,不幸有几分霉坏,而且混合着椑子,小石子,稻壳,老鼠屎,蟑螂腿一类 的杂物,人称抗战八宝饭。」

文中类似这样的描述不胜枚举,透过这些最朴实简单的文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战争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拮据艰难。对于当时人们生活的流离与辛酸,不用过多的抒情,只是平淡的叙述,就将我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王鼎钧:往事并不如烟

平津战役,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战,图为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王鼎钧在山东寻找自己失散的亲人时,有这样一处细节:他在学校的墙上看到逃亡百姓写满了「请保佑我们一家平安」,「王小鲁,我在淄博等你」这样内心深处的话语。

前路未知,后路茫茫。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更多的是无奈与挣扎。

对于这段历史,王鼎钧总结到:

「中国一再分成两半,日本军一半,抗日军一半;国民党一半,共产党一半;专制思想一半,自由思想一半;传统一半,西化一半;农业社会一半,商业社会一半。」

他恰巧经历了20世纪历史变迁的一切,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与巨变。于是,他变得更通透了,更加迂回地穿梭在这样的时代变局之中。

历经抗日战争,走过国共内战,南京失守,上海撤退,他参与了这完整的一切。因此,即便如「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这句诗所言,千帆过尽之后的王鼎钧,所看到的历史的那片云,已经和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所见到的截然不同了。


03.

「我与文学未了缘」

他的回忆录是史学,也是文学。

从他的文字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也可以看到台湾文学的发展。所以徐庆全老师所说,不管是喜欢历史还是文学的人,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

在《关山夺路》中,他写道:

「人生在世,临到每一个紧要关头,你都是孤军哀兵。」

这是他从内战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类似于这样的文字,在这部回忆录中比比皆是。他写回忆录,并不是单纯地记载,而是在这些文字中渗透了自己的人生思考。

王鼎钧出生于一个乡绅家庭,受到很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从小耳濡目染。

后来,在台湾以及美国生活的岁月里,王鼎钧当过台湾的广播电视台广播编辑,又接受了许多西方现代文学的陶冶,使他不断创作练习,笔风朴实简洁,流畅自然。因而徐庆全老师说,王鼎钧的书是可以朗读出来的有声书。

也许正是这一系列的因素,他离散的人生经历,如浮萍般的漂泊人生,使他的回忆录厚重起来。整部回忆录不仅充满了历史性与现实性,还包含着悲悯的情怀、文学的韵律与哲学的气质。字里行间,隐忍克制,不故作煽情,但又发人深省。

「一生漂泊无定规,十四岁时候开始半流亡,离开家,但没离开乡。十七岁正式流亡,离开乡,没离开国,后来也离开了。几十年间,作家离家越来越远。」

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最直接的概括,这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他浓郁的乡土情怀。

漂泊的经历让王鼎钧很难在他乡找到自己的根。他的祖籍山东,也已经回不去了。不过,这种对于家乡、对于寻根的情怀却一直深深存在他的心里,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

所以,对于少年时期的回顾,他花了很多功夫,写了很多乡村生活的图景,收麦、割麦、拾麦、烙饼、堆肥、犁田、捉虫子.....这些对乡村生活的叙述里,透露着浓浓的温情和乡土的眷恋。

往事如烟,不管你怎么用力,一切终将散去。而往事也并不如烟,个人的记忆也是时代的记忆,永恒的记忆。

王鼎钧说,「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个人对于历史如同沧海一粟,微不足道。而那个时代的真实样貌,那一代人的选择与苦楚,需要被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