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王鼎鈞:往事並不如煙

說到王鼎鈞的名字,可能很多讀者都不知道。但是,他在文學特別是散文上的造詣,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

經歷過國難家愁的王鼎鈞,文字作品裡將國家的大歷史與個人的命運都放置在了文學的空間裡,創作了很多具有時代厚重感的文學作品。他在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在臺灣總髮行量超過60萬冊。他也是第五屆在場主義散文獎的獲得者,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

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記錄了這位懷揣悲憫之心的文學家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1925年,王鼎鈞出生在一個鄉紳地主家庭,他青少年時期正值日本侵華。他隨著父母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四處流亡,棄學從軍,參加了抗日戰爭。

內戰時期,他跟著國民黨的軍隊輾轉南京、瀋陽等地,在平津大戰中成了俘虜,後來被釋放。

內戰結束後,國民黨敗退,王鼎鈞又隨著蔣介石去了臺灣,在臺灣廣播電臺謀了一份寫廣播稿的差事。王鼎鈞在那裡度過了戰後的30年時光,之後去了美國,便一直定居在那裡。

王鼎鈞:往事並不如煙

王鼎鈞,當代著名文學大師,代表作品有散文《我們現代人》《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等。

可以說,這位文人見證了中國半個多世界的歷史,半生顛沛流離,嚐盡世間疾苦,目睹無數的分離和鬥爭,殘破與死亡。


01.

我憶故我在

對於自己的人生經歷,王鼎鈞曾說:

「我的經歷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現在,就是叫我做個見證。」

他把歷史的關注點聚焦在普通的社會大眾,照見歷史的深處。個人的酸楚,也是時代人的酸楚。他以個人與所處時代的對話,個人命運的輾轉沉思,來映照中國近百年動盪的社會政治變革、人文風貌,記錄一代人的生活圖景。

畢竟古往今來,「歷史」都是當權者的歷史,普通的小人物長久地被放置在正統敘事的邊緣。翻開那些歷史傳記,記傳者多是為自己封功立碑,為當權者歌功頌德。普通人的歷史只是一串符號,一行數字,沒有姓名,沒有表情。

歷史,終究是「只有天下,而無蒼生」。

但是透過王鼎鈞 ,我們能更好地觀察到歷史的側面與細節,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那一代人的選擇。這也就是王鼎鈞書寫這部跨越人生八十餘載的回憶錄的出發點。

王鼎鈞:往事並不如煙

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

副標題: 回憶錄四部曲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3年

這部回憶錄裡,還蘊含了一個知識分子對於書寫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被歷史忽略的角落,由他照亮。他說:

「我的生活並無可誦可傳,只因為我個人的生活背後有極深的蘊藏,極寬闊的幕,我想以文學方法展現背後的這些東西,為生民立傳,為天下國家作注。」

在他的回憶錄中,一個個普通的小人物,擁有了名字,變得鮮活起來。

他的每一段人生經歷,從學生時代歷經流亡,參加抗日戰爭,再到內戰參軍,退到臺灣,都記錄了很多小人物的現實處境與生存狀態。從母親、五姨、大舅母,到顧娘、魏家老大、戚護士,再到鄉紳王荊石,知識分子張秀峰主任等,如同一部生動的畫卷平鋪展開,每個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他說:「競逐名利向前看,戀戀情義向後看。」

顯然,這部回憶錄,一路記載,一路回看,記的是人情冷暖,憶的是時代情義。

他將自己一生的經歷匯聚到了這本人生回憶錄裡。如果說回憶錄前兩部《昨天的雲》《怒目少年》記錄的是鼎公的少年之時,故土風物,流亡之苦,熱血抗日。少年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照見了自己,照見了自己的理想。

那麼,沿著時間的脈絡,第三部《關山奪路》則是記錄了國共內戰那血流成河的年代,國人的掙扎與戰爭之苦。在四處奔波、飢貧潦倒的戰亂中,王鼎鈞看到了天地,看到了更廣闊的時代之苦。

在最後一部《文學江湖》中,他回顧了退居臺灣的30年裡,臺灣的社會生活與政治恐怖。「絢爛之後,歸於平淡」,在投入文學的創作中,他更加豁達了,把對個人命運和時代的思索都書寫在文字裡。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可以說就是王鼎鈞的一生,但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一生。


02.

時代與「我」

王鼎鈞以文學的視角來記錄和反思歷史,使得《王鼎鈞回憶錄》的歷史敘述別具一格。

獨立學者、現當代思想史及文學史研究專家徐慶全老師受「明白」邀請解讀這本回憶錄時指出,王鼎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歷史研究視角。

我們回顧歷史,往往站在宏大的歷史視角,而芸芸眾生,如同螻蟻,記錄在歷史中的只能是一串冰冷的數字。站在時代當口的百姓,無從選擇,也無力逃離,只能被歷史的洪流裹挾前行。

反觀內戰,不管是哪一方勝利,對於百姓來說,不都是狼煙遍地,白骨累累?不都是苟活性命於亂世?不都是政治之下的犧牲品?

所以,王鼎鈞以回憶錄的的形式記錄歷史,正是想要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不設立場,只跟從內心,還原更多歷史的細節與百姓的真實處境。從山東到河南,再輾轉到安徽、臺灣,他用最生動的筆觸將個人故事與時代的歷史聯結起來,從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書寫中,投射出歷史的真實。

對於戰爭時期普通百姓的餐食,他這樣寫道:

「凡是糙米,糙米也算細糧,不幸有幾分黴壞,而且混合著椑子,小石子,稻殼,老鼠屎,蟑螂腿一類 的雜物,人稱抗戰八寶飯。」

文中類似這樣的描述不勝枚舉,透過這些最樸實簡單的文字,我們就能感受到戰爭時期人們日常生活的拮据艱難。對於當時人們生活的流離與辛酸,不用過多的抒情,只是平淡的敘述,就將我們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王鼎鈞:往事並不如煙

平津戰役,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戰,圖為解放軍進入北平城。

王鼎鈞在山東尋找自己失散的親人時,有這樣一處細節:他在學校的牆上看到逃亡百姓寫滿了「請保佑我們一家平安」,「王小魯,我在淄博等你」這樣內心深處的話語。

前路未知,後路茫茫。那個時代的普通百姓更多的是無奈與掙扎。

對於這段歷史,王鼎鈞總結到:

「中國一再分成兩半,日本軍一半,抗日軍一半;國民黨一半,共產黨一半;專制思想一半,自由思想一半;傳統一半,西化一半;農業社會一半,商業社會一半。」

他恰巧經歷了20世紀曆史變遷的一切,經歷了歷史的滄桑與鉅變。於是,他變得更通透了,更加迂迴地穿梭在這樣的時代變局之中。

歷經抗日戰爭,走過國共內戰,南京失守,上海撤退,他參與了這完整的一切。因此,即便如「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這句詩所言,千帆過盡之後的王鼎鈞,所看到的歷史的那片雲,已經和當初那個初出茅廬的少年所見到的截然不同了。


03.

「我與文學未了緣」

他的回憶錄是史學,也是文學。

從他的文字中,不僅可以看到歷史,也可以看到臺灣文學的發展。所以徐慶全老師所說,不管是喜歡歷史還是文學的人,都有必要讀一讀這本書。

在《關山奪路》中,他寫道:

「人生在世,臨到每一個緊要關頭,你都是孤軍哀兵。」

這是他從內戰中得到的人生感悟。類似於這樣的文字,在這部回憶錄中比比皆是。他寫回憶錄,並不是單純地記載,而是在這些文字中滲透了自己的人生思考。

王鼎鈞出生於一個鄉紳家庭,受到很好的文化氛圍薰陶,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學從小耳濡目染。

後來,在臺灣以及美國生活的歲月裡,王鼎鈞當過臺灣的廣播電視臺廣播編輯,又接受了許多西方現代文學的陶冶,使他不斷創作練習,筆風樸實簡潔,流暢自然。因而徐慶全老師說,王鼎鈞的書是可以朗讀出來的有聲書。

也許正是這一系列的因素,他離散的人生經歷,如浮萍般的漂泊人生,使他的回憶錄厚重起來。整部回憶錄不僅充滿了歷史性與現實性,還包含著悲憫的情懷、文學的韻律與哲學的氣質。字裡行間,隱忍剋制,不故作煽情,但又發人深省。

「一生漂泊無定規,十四歲時候開始半流亡,離開家,但沒離開鄉。十七歲正式流亡,離開鄉,沒離開國,後來也離開了。幾十年間,作家離家越來越遠。」

這是他對自己人生經歷最直接的概括,這簡單的話語裡藏著他濃郁的鄉土情懷。

漂泊的經歷讓王鼎鈞很難在他鄉找到自己的根。他的祖籍山東,也已經回不去了。不過,這種對於家鄉、對於尋根的情懷卻一直深深存在他的心裡,流露在他的字裡行間。

所以,對於少年時期的回顧,他花了很多功夫,寫了很多鄉村生活的圖景,收麥、割麥、拾麥、烙餅、堆肥、犁田、捉蟲子.....這些對鄉村生活的敘述裡,透露著濃濃的溫情和鄉土的眷戀。

往事如煙,不管你怎麼用力,一切終將散去。而往事也並不如煙,個人的記憶也是時代的記憶,永恆的記憶。

王鼎鈞說,「我」不是在寫歷史,「歷史如雲,我只是抬頭看過」。個人對於歷史如同滄海一粟,微不足道。而那個時代的真實樣貌,那一代人的選擇與苦楚,需要被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