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三国中诸葛亮那么厉害,曹操为什么不登门请他出山?

杨大仁iii


先不管演义中如何神话诸葛亮,诸葛亮之所以与曹操无缘,主要在于刘备于曹操的处境并不同,诸葛亮对刘备来说属于雪中送炭,对曹操来说却只是锦上添花。

三顾茅庐的背景

三顾茅庐发生背景:刘备被曹操从汝南赶到了新野,当时刘备身边只有几名部下,关羽、张飞、赵云、徐庶、简雍、糜竺、糜芳、周仓等等,武将尚可,文臣真的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唯一一个希望之星徐庶,还被曹操威逼着要离开刘备。在文臣谋士这方面,刘备真的已经弹尽粮绝了。

此时,徐庶向刘备爆料说:襄阳城郊,有一名隐居的旷世奇才,此人号称卧龙,有王佐之才。

各位可以想象,这时的刘备会怎样?他会不会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珍惜诸葛亮。所以,刘备才会哪怕还没有确认诸葛亮是否真的有才,也要三顾茅庐,把姿态放低。

曹操身边可不缺谋士

曹操深的颍川世家的支持,大量颍川名士趋之若鹜的投靠曹操。当时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其中四位都与颍川有关,荀彧、荀攸、郭嘉是颍川人,程昱自由颍川求学,算半个颍川人,还有一个是贾诩。这五大谋士各个都有王佐之才。再加上曹操自己就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所以,曹操的智囊团并不缺人手,甚至用群星荟萃也不为过。所以,诸葛亮的才能,并不会被此时的曹操重视。

而且经过史书我们可以更客观的知道,诸葛亮其实最大的能耐,是在于政治,而非军谋。而曹操本人就是一个十分厉害的政治家,对内政、治理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这也与诸葛亮的特长相冲突,所以,诸葛亮不能引起曹操的重视,也就说得过去了。

世家至上的东汉,多一方世族,就意味着多一个人分蛋糕。曹操身边的人会答应吗?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蜀汉集团旗下有派系之争,难道曹魏集团就没有吗?

曹操挥军南下之前,其势力中就已经有几大派系了,曹氏本族的元老派,曹氏、夏侯氏为代表,李典、乐进、许褚等起势时就跟随曹操的一种人选。颍川派,荀彧、荀攸、郭嘉等颍川名仕为代表。青徐派,张辽、陈群、臧霸、陈登等人为代表。冀州派,袁绍被剿灭后,大量归降人士,张郃、陈琳、崔琰等为代表。只不过曹操势力范围比较大,所以派系斗争并不如蜀汉内部明显。

然而,诸葛亮是典型的荆襄派,此时曹操还没有挥兵南下,如果曹操纳诸葛亮到自己的名下,一旦诸葛亮做出功绩,曹操该如何封赏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身后有荆襄世族支持,曹操又该如何封赏荆襄世族,这些都是曹操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其他世族要面对的问题。蛋糕就这么大,自然谁都希望自己多吃一口,不希望再多个人来分。

所以,诸葛亮一直都没有被人在曹操跟前提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不是说他在颍川或者中原的名仕圈内名头不响,而是大家不谋而合的保持了沉默罢了。既然大家都对曹操进行消息封锁,那曹操又从何得知诸葛亮这个人呢?所以,这也是曹操与诸葛亮无缘的原因。


始终先生


想多了,即使是刘备,也没打算找诸葛亮的,何况是曹操?曹操缺人才吗?

刘备是200年到的荆州的,刚到荆州,肯定就知道诸葛亮这号人了,但是,直到207年,才去三顾茅庐,显然,刘备对诸葛亮没兴趣

刘备后来之所以去找诸葛亮,实在是抹不开面子,并不是诸葛亮多神奇,

为什么抹不开面子?因为徐庶跟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名士水镜先生也跟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再不去,那就太不给面子了。

诸葛亮是厉害,但是,诸葛亮从来都不是以谋士的身份出现的,而是政治家,他的位置就像萧何,而不是张良,刘备的谋士是法正,

《三国演义》是小说,神化了诸葛亮,把他写成《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一样了。

对于曹操来说,北方九州的谋士就已经够多了,已经人才泛滥,何必跑南方来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找来诸葛亮,他能得到什么?最多一个相对容易驾驭的臣子,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实际的东西。

何况,诸葛亮只是在荆州有点名气,他自己是荆州上流社会的人,他的大姐嫁给荆州最大的地头蛇蒯氏家族的蒯琪,二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岳父是刘表的连襟,他在荆州算号人物,在北方,那么多门阀士族,诸葛亮真排不上号,

曹操如果要拉拢,也是拉拢那些北方大士族啊,何必来找个诸葛亮?


中国通史视频


我说其实刘备也没有去请过诸葛亮你们信吗?

曹操为什么又要去请?

三顾茅庐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据《魏略》所说,诸葛亮和刘备之所以在一起,根本是诸葛亮自己上门“毛遂自荐”的。

孤证不立,《九州春秋》也是如此说法。

而,《魏略》也罢,《九州春秋》也罢,都比《三国志》要早,当然比《三国演义》也要早了。

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隆中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魏略》

当年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有27岁,就是在荆州地区,不是全国地区,诸葛亮也只是“自比管仲、乐毅、”而,“时人莫之许也!”

他在哪里自以为是呢!就连有些荆州人也“莫之许也”!

就是说,诸葛亮的知名度并不高。

我们后世人之所以认为诸葛亮知名度很高,都是《三国演义》的灌输。

说什么刘备去慕名“三顾”呢!

这时候的刘邦已经是一个46岁的成熟政治家了。

而,曹操比刘备还要大6岁,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曹操已经52岁了。

这时候曹操的集团早就是一个“成熟的政治集团”了,班子已经搭建好了,并且运转良好,凭啥要去再找一个27岁“年轻人”呢?

一个52岁的经历了严酷斗争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曹操班子,需要一个27岁的从未有事功的诸葛亮加入吗?

不需要,就算诸葛亮去“毛遂自荐”,也大概率是杨修的下场。


葭明通半瓶历史


先分析提干,必须要明确的一个事实是三国初期,诸葛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曹操为什么不“三顾茅庐”呢?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供需关系,曹操阵中人才众多,“求才”的想法不是太迫切;二是诸葛亮并不在曹操兖青的“朋友圈”之中,无人举荐。


一、诸葛亮未出山时真的是超一流的谋士吗?他是否值得曹丞相登门求才?

1.首先来看,诸葛亮“卧龙”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裴松之在《三国志·庞统传》中做注时,则提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由上述文献可看出,“卧龙”诸葛亮是水镜先生定义的,水镜司马徽是荆襄一代的隐士领袖,他对于诸葛亮这个未出茅庐,没有实际经验,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的评价更像是一种商业炒作,类似于现在的“当代鲁迅”“李敖第二”之类,有名而无实。


2.当时的曹操手下谋士如云,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大谋士,荀彧“王佐之才”可以说是萧何+张良式的人物,曹操说他是吾之子房,他的作用不亚于诸葛亮三国后期之于蜀汉;荀攸是谋主,斩颜良诛文丑都是他的计谋;贾诩洞察人心的谋略令人佩服;程昱其实是武将,为人意志坚定手段狠辣;更不要说还有曹操最爱的郭奉孝。

3.曹丞相手下的谋士很多也都很强悍,说到底还是谋士与曹操之间供需关系平衡了,所以曹操没有强烈的必要去找寻当时“广告效应”很好但是没有实际经验的诸葛亮。

二、诸葛亮当时也不在曹操的朋友圈之中,两人没有交集

三国演义在徐庶被俘的片段写道:

徐庶曰“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添翼矣”。操曰诸葛亮何许人也?”。庶曰“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

可以看出曹操此时并不认识诸葛亮,两人没有交集。

1.大家都知道,东汉后期门阀政治很严重,世家大族把持话语权,而曹操的大本营主要在长江以北的兖州、青州、冀州等地,所以曹操的谋士大多也都是他起家及势力范围内的世家大族子弟,谋臣们天然也是自己的亲友与同门。

2.曹操的根子在兖州、青州,中心利益也在兖青,其信任的人也大多出于兖青。诸葛亮这个属于荆襄人士集团的隐士,不在曹操谋士的兖青“朋友圈”,也就无人引荐,曹操也不会“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了。

三国时期和现在一样啊,能力固然重要,“圈子”还是要混好啊。


飞马观世界


你好,我是谈今鉴史,对你你的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回答

第一,曹操攻破徐州后,诸葛亮亲眼看见数十万百姓惨遭曹军屠戮,从此对曹操的仇恨埋下了种子。

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带领全家老幼在北上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将军张闾带兵杀了,中说是张闿贪财杀了曹嵩一家,而不是陶谦的主意。至于是陶谦故意派张闿杀的,还是张闿为了贪财杀了曹嵩,已无据可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曹嵩是在陶谦的地盘上死的,而且是陶谦的人杀的,这点改变不了。

所以曹操听闻自己父亲被徐州牧陶谦所杀一怒之下挥军攻打徐州,打下徐州后曹操便下令,周边几个郡都不能幸免,死者数十万人!而当时诸葛亮去徐州游玩刚好看见曹操的暴行,所以从此曹操在诸葛亮眼中就是残暴不仁的印象,所以即使曹操有意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也会避而不见。

第二,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做派是诸葛亮等饱读圣贤书的人所不耻的。

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事可以欺骗天下人,但是诸葛亮没有理由看不出来的,而当时天下人心依旧归汉,忠君爱国的思想仍是知识分子的普世价值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自称卧龙,就代表着不会甘心一辈子蜗居草庐,时机一到便要出山辅助明君匡扶汉室,一展胸中抱负。而诸葛亮眼中的明君跟曹操在诸葛亮眼中的形象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对于诸葛亮来说曹操就是乱臣贼子,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眼中的!所以诸葛亮也不会出山辅佐曹操。

第三,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屈尊下来请诸葛亮出山。

曹操是宦官之后,其父曹嵩是汉灵帝时期的太尉,太尉位列三公之首,所以曹操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也官居骠骑校尉一职。所以家世显赫的出生让曹操对于出生平民的诸葛亮等人不屑于顾,虽然曹操爱才,但是要曹操放下尊严来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是万万做不到的。就像许攸投曹操,张辽投曹操,都是跟曹操见面的时候曹操演了一场苦情戏收买人心而已。

再者,曹操军中荀彧,程煜,郭嘉等一大票人才,可谓人才济济。不像刘备那样身边就俩兄弟,所以曹操也没有太急迫需要人才的心情,起码军师谋士级别的人才曹操不缺所以也不太会主动去请诸葛亮。


以上就是我得个人观点,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更多精彩,关注谈今鉴史。


谈今鉴史


诸葛亮被称卧龙,曹操为什么不请他出山?

应:曹操起家时是三国史程上走完三分之一的路程,而虚拟的桃源三结义,是什么时候,(祥见三国志),刘备被打得抱头乱窜时,曹操已成气候,官渡战以后曹操已谋士成群,战将云集,诸葛亮小周瑜七岁,别说魏国,即使在吴国诸葛亮在当时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曹操本身就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像诸葛亮既没荀彧这样的资历,也没有郭嘉的气魄,别说让曹操去请,即是诸葛自己投靠充其量也是一般谋士,根本无出人头地,凭诸葛的见解能胜过楊修,司马懿,在军事上诸葛很平常,所以诸葛亮聪明选择了刘备,不管怎么说有发展空间,为什么?蜀国少能人啊,刘备整天东躲西藏,无根无基,诸葛辅刘备后,从政治,军事才有好转,就如一大学生到小学任教,那可是高水平,若到高中任教就不一样了,那些老师都是华师大,南大,北京大学等等的高才生,人才辈出,若普通一大学生也就是普通一兵,诸葛聪明,但终生没达到目的及理想。

也就是说别说曹操请,即是诸葛自己去投奔,曹操的阵营里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太多了,去了也没多大成就,诸葛何等聪明,宁做蛇头,不做龙尾,这就是诸葛孔明!



9紫气東来


三国历史广为人知,深受广大历史爱好者的喜爱,其中有两位三国“巨擘”更是人人知之,粉丝无数。其一乃是曹魏政权的头目曹操,另一则是历史上武力值爆表的武庙十哲诸葛亮。曹操是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以惜才著称于世,麾下统揽无数精英人才;而诸葛亮则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刘皇叔逆天改命。既然他们一个是重视人才的王者,一个是才华纵横天下的人才,为什么却没能走到一起呢?

诸葛亮和曹操有旧怨

曹操曾经攻打徐州,惹得徐州牧陶谦内心不愤,对曹操厌恶至极。恰逢有一个天赐良机,曹操之父曹嵩正好从陶谦的领地路过,这个消息被陶谦知道后,陶谦觉得机会难得,正好报曹操攻打徐州之仇,于是派人追击曹嵩,并将曹嵩在他的境内击杀。

“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后汉书》

曹操可不是善男信女,这种被陶谦欺负到祖宗的大仇,他必然要报,于是再次举兵攻打徐州,不破不休。徐州哪里是曹操的对手,最终被曹操一一攻破,屠戮五城,人数多达数十万之多,虽然他是为父报仇,但是手段却过于残忍,迁怒于无辜百姓的做法,令天下震惊。

诸葛亮的老家正是在琅琊,属于陶谦管辖境内,曹操攻打徐州,迫使诸葛亮举家迁移荆州,曹操屠杀徐州人这件惨案,诸葛亮算是一个目击证人,触目惊心。诸葛亮一身正气,为人正派,又被曹操的暴行逼迫得举家迁移,自然不可能再投奔曹操。

诸葛亮名声不显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久矣,基业已见,王气初现。麾下的武将自然不必多说,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将,文臣也多如繁星,其中又包含了荀彧这样的泰山级别人物,也有郭嘉这样的能人志士。曹操和刘备不同,刘备屡次受挫,继续一位“定海神针”为他出谋划策,而曹操却已经羽翼丰满,如果不是有能力盖世的人才现世,曹操根本没有必要再演礼贤下士戏,只需要等待人才投奔即可。

诸葛亮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名声不显,只在荆州一带略有盛名,而荆州并非曹操之地,距离又远,所以曹操不曾听闻有诸葛亮这一号,即便有人举荐,曹操也不会相信,更不可能不远千里的去寻一个无名之辈。直到诸葛亮出山之后,跟着刘备东征西讨,这才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气,匡扶汉室的口号一出,从此曹操与诸葛亮则再无相聚一室的机会,更无法一起征伐天下了。

诸葛亮有自己的打算

诸葛亮没有投奔曹操,主要取决于诸葛亮本人,因为诸葛亮是一位千古贤相,更是武庙十哲之人,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想投奔曹操,自然会有一席之地。但是如此的“一席之地”却并非诸葛亮相求之物,他追寻的是匡扶汉室的正义,而非委身到暴虐曹操之所。

诸葛亮铁了心跟刘皇叔打天下,《隆中对》也是站在刘备角度拟定。尽管刘备与曹操相比,当时的基础极差,但是他却是最正宗的皇室宗亲,是汉献帝的皇叔,跟着刘备,那是高举“匡扶汉室”大旗,为天下苍生取义,这样的立场符合诸葛亮的志向。

诸葛亮何等人物,自然看得出曹操取天下的概率更大,但是他却偏偏逆天而行,只为了“匡扶汉室”。这样的大义,加上“死后而已”的忠心,才使得身怀天地之才的诸葛亮,仅仅三分天下,就被尊为了武庙十哲,这足以显示了他的选择何等正确,也得到了后世历代的认可。这一点远非司马徽可比,司马徽固然识时务,但是却并非俊杰。

如果说诸葛亮有一点私心的话,恐怕也只能从三兄弟侍三主来看,诸葛瑾在东吴为官,诸葛诞在曹魏领兵,诸葛亮在蜀汉为相。有人说这是诸葛氏的投机之举,三足鼎立,必有有一脉称雄。其实不然,如此明显之举,试问哪一位君王看不破?诸葛亮跟随刘备,而没有去与自己的兄弟一个阵营,恰好说明他的志向更远大,绝非他的两位兄弟能够相比。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太平御览》

诸葛亮在曹操阵营站不住脚

在曹操的阵营当中,势力盘根错节,都是世家门阀,有不少更是曹操的亲戚,而在谋臣这一系,荀彧是绝对的大佬,有话语权,曹操手下一个早期的谋士,名为戏志才,就是荀彧推荐,后来戏志才死了,曹操想再招一些人才,于是又问荀彧,在汝颖地区,还有其他人才吗?这个时候,荀彧推荐的人正是郭嘉,于是郭嘉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三国志》

荀彧深得曹操器重,而荀彧又是汝颖集团的领袖,如果诸葛亮来到曹操阵营,也很难在他们的压制之下出头,甚至会被排挤。毕竟诸葛亮与贾诩不同,诸葛亮不是委曲求全之人,若无法获得信任,就无法施展才华,壮志更是难酬,这样的窘境诸葛亮自然不会选择。

诸葛孔明丞相,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中“近妖”的神人,但是在某些方面,《三国演义》还是过于低估了诸葛亮的能力。至于诸葛丞相的功过,虽然纷争不断,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


文/野史日记

参考文献:《后汉书》、《三国志》、《太平御览》


野史日记


答 | 江隐龙

其实在三国乱世,人才与主公的“匹配”也是有地域性的。我们看看曹操手下几大谋臣的家世就能大体明白。郭嘉,颍川阳翟人,在今河南禹州;荀彧荀攸,颍川颍阴人,今河南许昌;程昱,东郡东阿人,今山东东阿;杨修,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华阴……

可以看出,曹操手下的谋臣基本出于长江以北的兖州、青州、冀州等地——这基本和曹操起事的陈留比较相近。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之后,曹操不愿屈居董卓之下,逃出洛阳至陈留起兵,“散家财,合义兵”,首义号召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的本钱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积累的。

东汉末年,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是远远小于地方豪强势力的,曹操在陈留起兵,支持其发家的是以陈留为中心的地方豪强,曹操首先所代表的也自然是这批人。所以,包括荀彧等谋主在内,均以兖青为中心;而这些人所推荐的谋臣自然也是自己的亲朋与同门,比如荀彧先后推荐了戏志才与郭嘉,都是颍川人。《三国志》中还有这样一段:“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这里面,曹操已经直接“点名”要汝、颍之地的谋士了。因为戏志才早亡,所以荀彧又推荐了郭嘉,但取才的地域并没有改变。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根在兖青,核心利益也在兖青,其信任的人也大多出于兖青,地域相近是基础,更何况还有“前任”的“背书”。如果没有荀彧的推荐(也就是“背书”),戏志才与郭嘉恐怕也不一定能被曹操所知。

而诸葛亮,不是汝、颍这个圈子里的人,而他的“卧龙”也是荆襄人士叫出来的。三国人才流动虽然强,但也是要“混圈子”了,诸葛亮执政蜀汉之后手下亲信几乎尽数为荆襄人士,也是这个道理,相反益州人士则受到打压——这样的情况在孙吴也是一样。


切割地球


在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之前,刘备一直没有稳固的根据地,经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在诸葛亮投奔刘备之后,刘备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先后占领了荆州和益州,势力一度达到了能够同曹操分庭抗礼的地步。诸葛亮的老家在徐州琅琊郡,琅琊郡是曹操的统治区,那么曹操为何没有抢先一步请诸葛亮出山呢?

曹操没有请诸葛亮出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诸葛亮早已经搬家。诸葛亮在公元189年就已经离开了琅琊郡,搬到了豫章郡居住。公元197年诸葛亮隐居在隆中,一直到了公元207年出山。

从诸葛亮搬家的地点来看,诸葛亮居住的地方一直都不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曹操很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声,肯定也不会去请诸葛亮。按照《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人们都不相信他,只有徐庶和崔州平等少数人了解他。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从来没有请过任何人,每当曹操看中一个人才的时候,曹操就会打着汉献帝的旗号进行征召。因为曹操打着朝廷的名义,即使这些人才不在曹操的领地内,也会接受曹操的征召前去许昌做官。

然而诸葛亮的架子却非常大,徐庶曾经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只能去请,如果派人去征召他,他肯定不会来!”曹操没有请过任何人,更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刘表的地盘请一个20多岁的年轻后辈出山,因此曹操注定无法得到诸葛亮。

第三个愿意曹操不缺人才,曹操手下的优秀谋士数不胜数,很多人的能力都不亚于诸葛亮。这些人要么是主动投奔曹操,要么被曹操征召过来的人才,诸葛亮对于曹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曹操肯定不愿意放下身价却请诸葛亮。

而刘备和曹操的处境不同,刘备身边没有一个靠谱的谋士,既需要一个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辅佐。假如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已经得到了庞统和法正,那么刘备也不会放下身价去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一个要求极高的求职者,曹操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曹操公司里面人才济济,肯定不会专门对诸葛亮特殊照顾。而刘备则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为了能够扩大经营,刘备能够接受诸葛亮的苛刻条件,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


史海泛舟摆渡人


大家好!我是YUE历史小作者。

三国曹操那时候手下将多、谋士也多,那时候曹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霸主,而且手下兵多将多。曹操认为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只是山里村夫给他的尊称,曹操也是自己手下能人很多随便挑一个多比诸葛亮强所以没有去请卧龙出山。

诸葛亮

诸葛亮

曹操也是放弃一个这么厉害的军师,到后来刘备得到徐庶告知,卧龙跟庞统二者得一必得天下后。来刘备就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就这样跟了刘备开始对付曹操、诸葛亮跟曹操打了第一仗就是火烧新野这一仗、让曹操从新的认识诸葛亮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曹操气的没有想到卧龙诸葛亮这么厉害,未出茅庐却知天下事。

曹操

曹操

当时曹操开始瞧得起卧龙的时候已经晚了,说诸葛亮可当百万将士用之,但是已经晚了;诸葛亮已经跟了刘备做刘备的军师。曹操之所以更狠刘备,关羽,张飞、现在又有诸葛亮曹操气的。

为何曹操不登门请诸葛亮出山,原因是因为诸葛亮跟刘备来对付曹操,曹操后来才瞧得起诸葛亮 诸葛亮做了刘备的军师。曹操 又狠刘备 还有诸葛亮气的 所以没有上们请诸葛亮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