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

床脚烧灯,灰堆击帚,五祀辰方接。

底需祈报,但教香水无缺。


不学致富阴家,刲羊供酒,叩祷纷烦热。

饼豆一年惭一饯,言事凭君朝阙。

再拜尊前,非缘求媚,文字嗟薪积。

封尘莫笑,爨火每自清洁。

——【清】王贞仪《念奴娇祀灶》

过了腊月二十三,距离春节就只剩下六、七天了,大年的气氛更加热烈,过年的准备工作更加迫切。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消除不祥的东西。

五祀,中国古代祭俗中所祭五种神祇,如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东汉蔡邕《独断》:“五祀之别名:法施于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捍大患则祀。”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也有二十四一说),上天汇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

床脚烧灯,灰堆击帚,都是地方民俗,而爨(cuàn )火就是灶膛里的火。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 小年诗话

▉唐代

1、和旻上人伤果禅师【唐】杨炯(约650~约693)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古代节日那些事儿】杨炯为什么会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杨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681)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后出为婺州盈川令,卒于官。

杨炯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杨炯对自己的排名有微词:“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是很惭愧排在卢照邻前面,但是排在王勃后面深感不耻。

2、使东川·汉江上笛【唐】元稹(779~831)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3、送灶【唐】罗隐(833~909)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古代小年祭灶,都有哪些祭品?

小年祭灶,别人家都是很多祭品,而自己只能用清汤寡水以及写诗,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意。

4、观项信水墨【唐】方干(836~903)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方干外号“方三拜”,哪些唐朝诗人还有外号?

方干,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非常器重,传授他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看他相貌丑陋,还缺唇,看不起他。懿宗咸通中期,隐居到会稽的镜湖。

与方干名字相近的,是元代有个诗人叫方回,而北宋词人贺铸的字也叫方回。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北宋

1、纵笔三首(其三)【北宋】苏轼(1037~1101)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留下了哪些名篇?

同样是岁末生活窘迫,豪放派的苏轼就乐观了很多。虽然眼下困苦,米缸里的米都没有多少了,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苏轼由惠州(今广东省)贬儋州(今广东儋县,辖境海南西部),时64岁,病魔缠身,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岁末,作《纵笔三首》。

2、失调名【北宋】晁补之(1053~1110)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

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古代过小年,怎么备年货?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与黄庭坚、秦观、张耒称“苏门四学士”。与张耒并称“晁张”,散文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词近苏轼,有浓厚的归隐思想。

3、醉眠【北宋】唐庚(1070~1120)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南宋

1、献寿【南宋】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古代祭灶有哪些故事?

小年祭灶是传统习俗,过一天灶神要上天见玉帝,所以要好好恭送,求他上天多言好事。

2、冬夜读书【南宋】陆游(1025~1110)

茂陵病後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祭灶与邻曲散福【南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南宋时期,祭灶有哪些情景?

小年这一天,陆游将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宴饮,宾主相坐,欢声笑语。什么时候都要敬老,不因为家贫就感到羞愧。现在我们虽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头开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北宋,小年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南宋时,小年称“小节夜”。

3、祭灶词【南宋】范成大(1026~1093)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诗人笔下的祭灶祈福,有哪些趣事?

小年祭灶习俗,在灶屋锅台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两侧贴上对联,上联“上天奏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一家之主”。人们把灶王爷恭奉为一家之主,这首诗详细描写了祭灶神食物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4、水调歌头·我有此客否【南宋】刘辰翁(1233~1297)

我有此客否,难作主人翁。

小年自不相似,偶与大年同

见说东厢诸少,正拥家君胜会,二八舞歌钟。

亦欲得公重,公在画堂中。


笑青蒿,真小草,倚长松。

典衣欲作汤饼,家酿愧瓶空。

公有潭州百斛,公有秫田二顷,贺客万钱通。

小大不相似,但可似公聋。

5、小年【南宋】文天祥(1236~1283)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二十四日【南宋】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你知道文天祥的故事吗?

燕京,就是现在北京,文天祥兵败被俘,被押送到这里英勇就义。

节日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在这两首诗中一览无余。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元明清

1、小年日,仍宿北山【元】范梈(1272~1330)

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2、舟次小年【明】李之世

晚泊清江思悄然,风沙石濑咽涓涓。

客边沽酒逢残腊,雨里迎春到小年

疏磬忽传红叶寺,荒村多住白芜烟。

觉来旅况真无味,兴尽思回雪夜船。

3、交年节日有感(其二)【明】解缙(1369~1415)

时俗江南重小年,河湟此夜重凄然

抱衾冀作还家梦,想见严亲尚未眠。

4、小年夜【明】吴与弼(1391~1469)

虚堂明烛小年时,子弄瑶琴父咏诗

会得心中无事旨,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年夜绝句【明】吴与弼

煌煌银烛照良宵,乐此升平荷圣朝。

门户恍思前甲子,肃然世泽感迢遥。

5、木兰花慢∙送灶【清】查元鼎(1804~?)

酬君海外佑行厨,持惯长斋合笑吾。

晨夕餐从辛苦得,盆瓶礼不古今殊。

鞠躬此日朝天阙,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东南兵燹静,安排茶灶泛西湖。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清代的祭灶有什么习俗?

燹(xiǎn),野火。诗人用食物祭灶神,送他今日上天去朝见玉帝。因为在鸦片战争期间,所以希望灶神明年回来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停止了,这样就可以在西湖上迎接灶神了。

6、换巢鸾凤·乙巳送灶【清末】王闿运(1833~1916)

烹得黄羊,喜厨中酒熟,甑里糕香

团圞无镜,听儿女、有家当。

五穷辞去去东洋,依然那时、镫光烛光。

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养。

惆怅,休更想,要世识间,苦乐常相傍。

范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欢情无量。

勘破流年似回环,只愁霜鬓明朝长。

谁思量,紫姑神,如愿酬饷。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蒸黄羊、煮酒、蒸甑糕,是哪里的习俗?

甑(zèng),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lì)上蒸食物。.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圞(luán),表示圆。诗人眼里祭灶的时候,有黄羊、有酒、有年糕。说第七十次祭灶,就是七十岁。世间苦乐,早已随流年看透。不由生出沧桑之感,只是感慨一年过去,又要再添霜鬓。

7、庚子送灶即事【民国】鲁迅(1881~1936)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古代小年那些事儿】祭灶时,胶牙糖、黄羊是做什么用的?

杀黄羊祭灶的风俗自汉代流传下来。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人间的坏话。“瓣香”是佛教用语,即一炷香,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可是这一炷香也要典当衣物才可以买回来,写出了贫苦人家过小年时的窘迫,贫富分化的严重。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 小年知识

小年,由于各地风俗,日子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南方大部分地区,民间传统上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腊月二十三祭天大典,为“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因此北方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年年祭灶神,可是灶神是谁?

淮南王刘安《淮南子·礼论训》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

一说,灶神是祝融,颛顼的儿子,是火神,反应了原始人类对“火”的崇拜。

一说,灶神是黄帝。还有的说,灶神是一位老妇人,反映了母系社会的人神崇拜。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又是谁?

民间传说,有一男子张万仓,因妻子郭丁香不生育而抛弃,另娶王海裳为妻。丁香自杀不成,被樵夫救下结为夫妇,并生了儿女。后来,张万仓家道败落沿街乞讨。路过前妻门口,羞愧难当撞灶门而死。后人感念他尚有羞耻之心,就让他看守灶门,演化为灶神老爷。

小年意味着年临近,人们开始清扫家里,置办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新年有新气象,小年的各种风俗,无不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小年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