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學生畢業後不從事所學專業的行業,算不算不務正業?

三農猴哥


據統計,大部分人最後的工作跟大學所學的專業相關性不大。當然這個數據是口傳的,暫且不論。

大學又被稱為社會過渡階段,大學裡面要學的不僅僅是你的專業知識,還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裡,很多人其實已經在思考,我是不是專業選錯了。

總得承認,高考之後的專業選擇其實當時並不嚴謹,就像當時我學的計算機,我以為課程是跟硬件相關的,結果發現是編程。

所以這就導致了很大一批人,在選在工作的時候跟專業不相關,而是選擇了自己的興趣。

專業一選就是四年(考研除外),好不容易等到了畢業,這時候重新選擇不剛好又是一個機會嗎?

所以說,如果你很喜歡自己的專業而且想把它變成職業,那就選擇所學專業的行業;如果你覺得自己所選的專業不一定能在自己喜歡的行業裡面有太多作用,那就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唄。這跟不務正業完全不相關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你...


燈塔先生


如果畢業之後,專業對口學以致用,這部分人是幸運的;如果未能從事本專業行業,也未必就是不務正業。

我身邊的朋友,工科男,大學專業是環境工程方面,畢業之後,剛從事的行業很對口,可是慢慢地,他就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一行,工作繁瑣,要和多方人員打交道,並且工資也不高。

後來,這個朋友考慮再三,決定轉到銷售行業,從底層做起,現在從事的銷售行業,在別人看來他就是“不務正業”。

另外一個朋友,大學期間就到教育機構實習,畢業後在教育機構當學科老師,她用一年時間就證明了自己的教學能力,而後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路,她覺得自己不能一輩子教書,就開始往管理層走,從課程顧問做起,後來成為主任、經理,一步步成為校區的校長,時間更自由、薪酬也更高。

剛開始別人也常說她,放著體面的老師不幹,愣是“不務正業”往銷售轉,可是她用行動告訴身邊人,她做得很好,所以現在也沒有人會說她不務正業。

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他們現在從事的行業,和所學專業也沒有關係。

【李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高材生,現在是“水木年華”組合歌手。

【馬東】著名主持人,讀的是計算機專業,現在從事的行業和所學專業沒有很大關係。

我們熟悉的“不務正業”的名人還有很多,甚至不乏是頂尖高等學府畢業的學生,北大“屠夫”陸步軒和陳生等,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從“不務正業”到“跨界名人”。

【餃子】電影《哪吒》的導演大學學的專業就是醫學,現在他的身份是餃子導演。

……這些例子數不勝數。

之所以狠心放棄了自己學習了多年的專業,轉向從事一個新的領域,不外乎以下幾點:

1.不喜歡本專業

2.不喜歡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3.本專業就業前景不好

4.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高考的時候,很多人對於專業並沒有太多想法,都是順從長輩的想法,或者因為分數不夠,根本沒得選,匆匆填寫了志願。經過幾年的學習,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本專業,只能另闢蹊徑,走向另外一個道路。

很多人喜歡折騰,不喜歡穩定,所以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折磨,毅然辭掉別人認為鐵飯碗,從事一個與本專業無關,卻是自己喜歡的行業。

最後。

大學畢業不從事所學專業的行業,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不務正業”,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本身就要承擔風險和壓力。

可是,人的一生那麼長,我們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忠於自己,找到自己的所愛,用行動去證明自己,這算不上是不務正業。


不問會


作為一名工作22年,創業15年的80年小老闆,從參加工作到創業,好基本上沒有從事過在學校學習的專業。我的專業是農村金融,基本上為農村合作社量身打造的一樣,學校沒有分配後,我到廣東打工。換了三次工作,做過生產線的作業員,也短暫做過修理機器的技術員,後來從事最長時間的就是品質管理。從事的行業,也是電子廠和五金衝壓,和我的學校專業差得不是一點點。


不僅我是如此,身邊的朋友或同學,還在從事與大學相關專業的行業的,也都不多見。原因我想有以下幾點:

1,我們選擇的專業,真的是自願或者自己內心都非常感興趣的嗎?好像也不是吧!家長、朋友、親人等給了一些意見,稀裡糊塗地就選擇了大學專業。


2,大學的專業或者學習的內容,有好大的程度上是與市場上企業的需求脫鉤的。企業要的專業,學校沒有。企業要的技能,學校沒有教。所以,經常出現對著專業招人,老闆們發現,除了畢業證是真的以外,一切還得是從零教起。久而久之,HR都明白一點:不一定用專業來限制面試者了。


3,工作機會實是太多了,根本沒有必要限定在自己的專業上擇業。而且,現在的職場對於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本身專業知識以外的工作能力、情商、職場規劃、人際關係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沒有選擇和學校的專業一樣的的行業,並不是不務正業,只要你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熱愛的工作,才是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擇業選擇。


呂華


當然不算了。大學是大學,社會是社會。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不是自己學習的專業。

這個社會有很多行業,360行行行出狀元。在你沒有真正去體會這個行業之前,你並不知道這個職業適不適合自己。

同樣的道理,你學的專業並不一定是你所適合的職業。

說句不好聽的,上的班比較喜歡,能賺錢,就好。

我女朋友中專讀護理,四五年的時間最後拿到了護士證書。在醫院實習了半年,畢業後她說:我不可能去當護士的,大夜班會讓我變老的,實在受不了。

現在她從事整形醫院諮詢行業,她非常喜歡這位職業,關鍵也非常適合這份工作,不管她在哪家醫院工作,業務能力一直都是部門最頂尖的。

工作嘛,喜歡並且能養活人就好。不要想那麼多,有趣的工作有很多,記得多看看多瞭解哦。


海里一頭牛


我是學藝術設計的,而我大學創業至今做的卻是團建旅遊山莊行業,您覺得我靠譜不

主要是興趣愛好的問題,在我們國家大部分考大學選專業首要關注的事,不是選什麼專業了,而是能不能被錄取。能先選專業還不願意調劑的您看有幾人……都是想上了大學再說,至少我是為了考上個好點的學校,而後學習一個設計行業。

希望你的興趣能在四年中培養起來,至於是否對口,也是不算不務正業的,祝你成功


丁裕政


大學學的是綜合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大學需要你自己去學習,有計劃的去完成自己的事。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你可能現在糾結沒有從事自己的專業對口的工作,我工作6年的經驗和我大學學習的就是電氣工程,現在從事工作也是電氣工程行業。說實在的,大學學習的是基礎理論知識多,而且大學教材內容也不可能跟上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所以工作崗位上學到大學裡不可能學到的東西,人還是在工作中學到很多東西。就是從事自己的本專業工作,還是要從頭開始學習。所以不要糾結是不是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售貨員不也沒有這個專業嗎?


陳寧靖的老爸


在我看來,這種情況不屬於不務正業。身邊也有不少的朋友現在所做的工作跟大學專業完全搭不上邊,但是他們在新的領域經過幾年沉澱都做的很出色。

大學畢業後不從事所學專業的行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上大學選的專業不是自己感興趣的。

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清楚自己想學什麼專業,於是聽取了家長的建議或者是在家長強烈要求的情況下選了專業。進入大學學習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自己對該專業根本不感興趣。一小部分幸運的同學通過轉專業轉到別的喜歡的專業,剩下的同學為了取得畢業證書,咬牙在原專業唸完大學四年。

畢業之後,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跳出這個專業領域,大家就會尋找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去工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沒有基礎,但是隻要不是特別技術性強的工作,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積累,依然可以在新行業幹出一番事業。我的朋友小菲就是個例子,本科在父母要求下報的機械專業,全班算上她就只有兩個女生,由於不喜歡搞機械,畢業之後進入了金融公司,現在已經在金融公司帶領二十多人的團隊。

2.所學專業就業形勢不景氣。

專業的設置有時候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高考報名的時候是個熱門專業,畢業的時候也有可能已經變成就業冷門。不少的畢業生不得不一畢業就轉行,才能找到工作。

朋友小陳本科學的光學工程,高考填志願的時候這個專業是學校的招牌專業分數特別高。可是,2011年畢業之際由於找不到對口的工作,他只能跨專業找了計算機編程,當起了程序員。所幸這幾年計算機領域大熱,再加上他的勤奮好學,已經成為了一枚技術專家。

所以說,畢業後不從事所學專業背後都會有一定的原因。大學的教育也不僅僅是教授專業知識,還包括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學習的能力,溝通的能力等等。這些綜合能力可以讓學生即使在新的行業也能有立足之地。玩事開頭難但只要畢業生在垮專業領域,勤於學習思考,累積經驗技能,不斷自我成長,在新的行業也能開拓一番事業,並不是在不務正業。

真正不務正業的是畢業以後不去工作,呆在家裡啃老,遊手好閒的那些人。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用。

歡迎大家關注@ 米勵隨心說,讓我們一起跟隨內心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米勵隨心說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覺得畢業後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無關,沒那麼重要,也不算不務正業。

我想每個大學生都有同學、校友、學長等,你不妨問一下。大學生有很大比例從事的行業與專業相沖突。除非是一些技術類的,搞科研開發等,比如金融、醫生、外語、設計等。但他們選擇相關行業的原因也只是因為專業對口,上手容易,和喜歡無關。

自己畢業後並沒有選擇大學學了四年的“對口”行業:學金融的沒有去到相關投行工作,轉身進入了壓力很大的銷售行業;學廣告的沒成為夢想的設計師,搖身一變,成了新媒體運營者,每天在加班的邊緣試探;學英語翻譯的,沒有繼續做同傳或翻譯工作,而是選擇做一名每天需要頭腦風暴的策劃……諸如此類,許多人都選了一份與自己大學四年所學專業毫不相干的職業,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開啟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有數據顯示,在對口專業工作上,2019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6%。近四成畢業生選擇與專業無關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專業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其次是“迫於現實先就業再擇業”。同時由於國內“移動互聯網”、“共享經濟”、“粉絲經濟”、“新零售”等新興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出現,對跨領域就業、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大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那是不是意味著大學四年“白讀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初高考結束填志願,自己包括家人非常慎重地選專業,初衷只是希望我大學四年專攻下來,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對口的不錯的工作。”曾夢想成為設計師如今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小張告訴記者,“雖然我現在改行了,但在校期間掌握了PS技能,能為現在公眾號的推文增色。”“我當時讀的是金融學,畢業後走上了財經新聞記者的道路。”小許表示,感謝曾經讓自己厭煩的、甚至背到“禿頭”的那些專業知識點,如今寫起稿子來得心應手。

  大學四年,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存在,看似“無用”的專業,即使以後不從事相關行業,但你往期所積累的一切,是能在你想去嘗試其他行業的時候,幫助你打破專業的限制。它們都變成了財富,悄悄在為未來鋪路,讓你能夠在更適合自己的方向繼續前行。


華和潤攜


題主你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畢業工作從事非所學專業,不是不務正業。

不務正業的意思是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事情,比如你本職工作是財務,工作時間你不好好做財務的工作,去做一些和財務不相關的事情,這叫不務正業。

那麼回到問題,畢業不從事所學專業,是不務正業嗎?

答案肯定為不是,比如你學數學的,畢業了從事了行政崗位,在工作中勤勤懇懇,怎麼又算是不務正業呢?

另外,據查資料統計大概40%畢業生未從事所學專業工作,現在就業壓力大並且也不一定有那麼多崗位招收所學專業,或者有不喜歡所學專業的情況,畢業了肯定會有不從事所學專業的人群,只要他們工作中對本職工作勤勤懇懇,就不能說是不務正業。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有幫助的話點個贊吧~


分享更多職場技巧,我是每天進步一點的老燻,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吧~


老燻學Excel


我是小川,一枚計算機專業大二的學生,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這並不是不務正業,因為你高考選的專業可能是隨便選的,自己並不會喜歡,也可能當時喜歡,發現進了大學後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也就沒那麼喜歡了。

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多人本科學習了四年,出去後就幹別的工作了,包括很多我的學長學姐。

其實讀大學並不是說你一定要以後從事這個專業,如果是這樣的話怎麼不去讀職業學校,

我認為讀大學帶給你的幾個重要的作用有:

1.學歷,

在以後的日子裡,學歷或多或少會有作用,就像清華畢業的,我們普通人覺得他是神人,這就是光環。

2.人生經歷

別說沒讀過大學,就算沒讀高中 很多人也會覺得這是遺憾吧,即使讀書對我們來說有些許被動,但不經歷總是覺得缺失了什麼。

3.這能讓你開闊眼界

如果是985/211的學校,某個不經意間在校園路上 你就會與中國著名的各個領域的專家碰面,這是一種多麼榮幸的感覺,這讓你從一個懵懂少年有機會與中國的頂尖大佬共處。

好了,不要糾結做什麼,好好做就行,不管做什麼都要做到不後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48d2306e4c84283a7babd35e5c4c67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