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亲总是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礼貌,这是为什么?

冰140155210


把好脾气留给外人,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

记得周国平曾在一期节目中谈到过这个问题。

作为主持人的杨澜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面对这个问题,这样一位豁达的学者都不得不承认到:“这个错误,我也经常犯。”

周国平还说道: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是的,当你面对本能时,能否克服它,才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表现。

面对父母,为什么总是容易发脾气

孔子也曾说过,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就是给父母好脸色。为什么在外人看来你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孝顺的人,背后却总是容易对父母发脾气呢?

1.原生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一个人总是对父母发脾气,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从小的溺爱,过度的保护,甚至生长在一个暴力的家庭环境里,都会给孩子的人格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犯错成本低

对外人彬彬有礼,礼貌,这是因为自己知道没人会为你的坏脾气买单,对外人发脾气有可能会让自己失去友谊、工作、机会等。这是对外人发脾气有可能带来的后果,犯错成本非常高。

但是对父母发脾气,却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成本的。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即便是你怼父母发脾气,你也知道父母不会对你怎么样,你也不用去顾及他们的感受。

3.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有问题

一个人经常对父母发脾气,也有可能是你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出现了问题。相处方式包括你们的沟通方式、生活习惯和个人观念。

这其中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没能妥善处理,都容易让你经常对父母发脾气。

怎样做到对父母少发脾气

总是对父母发脾气,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好的,但是又很难做到像对待外人一样礼貌相往,该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把自己的脾气收起来呢。

1.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一个人连自己的脾气都控制不了,怎么可能做好其它的事,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潇洒,别人又如何信任你呢。

2.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

很多人与父母之间发生争吵,很多是因为经常住在一起,接受不了对方的观念或者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其实我们可以适当的保持与父母的距离,给双方一定的空间。

3.没有人会无条件爱你,除了父母

你总是对父母发脾气,是因为你知道父母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包容的。你对父母发脾气,其实就是在伤害父母对你的爱。

不管怎样,对父母发脾气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不为人父母,不知父母难,一个人宁愿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伤害带给最爱自己的人,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即便你做不到给父母好脸色,也尽量少对他们发脾气。


菲琴说人生


我觉得一个人总对自己父母发脾气,却对外人展示自己的善良和好脾气,是因为他(她)对于最熟悉的人给予的关心和爱有恃无恐,理所应当的接受和理所应当的发泄,这就是一个人的劣根性的表现。

首先,他(她)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回报和感恩,从一个人的教养能就能看出一个家庭的全貌,所以,不要给自己的父母丢脸。

对外人很有礼貌,那是因为他(她)把教养分成了两份,外人那份是有份量的,父母亲那份是廉价的。

做为父母亲,自己的儿女如果在第一次发脾气的时候,就能够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的话,那么,自己就不会在儿女那里受气,某些时候,儿女就是让家长给“惯”的,怨不得别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越没本事的人脾气越大,大家细品,越有本事的人,态度越谦逊,脾气越温和,因为没有本事,他们只能在“声势”上占到上风。

所以,不要小看单位里那些好脾气的人。一种情况是,他们不是没有脾气,也许是在家里已经发够了。一种情况是,他们确实是很有本事,在哪里都不发脾气,这个需要大家去细品。友友们认为呢?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谢友友们的精彩评论、热情点赞、温馨关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这样的人一般是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没有出息的人,只敢回家对父母发脾气。总认为自己混得不如人是父母的原因,爹妈生下他,各人长志气,没有出息的人天天跟父母和兄弟姐妹发脾气,父母遇到这种孩子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祖先说的,来找父母讨债的人。

第二种是自我情绪控制能力非常差的人,不光在家里对父母发脾气,在外面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发脾气,这种自我情绪控制力差的人,一般也是混得不好,谁也不喜欢。

第三种是家庭天天吵架的,天天吵架的家庭,小孩的脾气都不好,长大后就是经常对父母发脾气,在外面还能控制自己,回到家里根本不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任何家庭和谐是第一位的,家庭不和干什么都不会顺利。中国伟统文化中讲究家风,就是家庭习惯风气,家风不和的家庭是不会出现优秀人才的,只有家风好的家庭才能出现有出息,有作为的人才。这是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智慧。

现在有人出国几天后就鼓吹什么欧洲人说三代出不了贵族,欧洲所谓的贵族,只不过是几千年前中国人玩剩下的。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有贵族,真正的贵族就是优秀的家风,只要家风正,就是人中贵族,没有良好的家风,有多少钱也只不过是土豪,有良好的家风,后代必定能出大人物,最少也会出优秀的人才。

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不要天天在家里吵架,家庭吵架是最伤人的,只有家和万事兴,不和谐的家庭什么事情都不会顺利的。

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一个人总是对父母随意发脾气,这是家教问题,父母从小就没有好好教育儿女,要尊敬长辈,时间长了,就会让儿女不把父母当回事,想发脾气就随便发。

随意对自己父母发脾气的人还很普遍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与发脾气后果无关轻重密不可分。对自己父母发脾气,父母只要能忍受,一般都是打掉牙往自己肚子里咽,一般不会特别生气与发火,更不会把儿女这种不好的品德随意往外宣扬。

也恰是家丑不外扬,才导致有些父母已经习惯于逆来顺受,而子女对于自己朝父母发脾气没有后果的惩罚,更没有名誉上的负面影响,才会养成一种坏习惯。但是对外人却绝是这样,对外人随便发脾气,很快就被人传播出去负面评价,这才是根本。

对于家里家外两层皮的人,这属于两面型人格,在外看似道貌岸然彬彬有礼,实则只为维护自己的正面形像,这是虚伪的表现。而在家里敢于随便对父母发脾气,则是真实的表现,想想看,这种真实是不是修养很差?根本不是什么好鸟。


寒石冷月


我可能是这种人,但是只针对我爸,从小就有点瞧不上他,觉得别人的爸爸都是在外挣钱养家,而他只顾交朋友玩乐,我妈却那么辛苦啥活都干。长大了,总因为观念不同和他吵架,对他不屑的态度已深入骨髓改不了。确实对老人缺乏了耐心,有时候也对他们发脾气,可是该孝顺的我也做了。在老家给他们买房,从我24岁左右他们就跟着我(那时候他们还不到50岁),一家人的生活压力都在我身上。是不是这种经济地位导致了我的脾气肆无忌惮。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我想这种性格的人肯定是有原因的,但人生在于修行,确实应该改...


锐GAO


这样的人基本上就是废了。

我有一个亲侄子,小时候因为我们夫妻俩生了女儿,我哥生了一个儿子,他们对他如珠似宝的。没什么文化的人总是以为要对孩子好,要给他最好的。所以从小就传输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他家很有钱,而且在村里面,从小他就不用心教他的儿子,任由他满村跑。而他们夫妻吵架的时候,也经常在儿子面前吵,甚至出手打架。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三分的数学试题他都能考得出来。到了初中就更不用说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懂事开始就对父母的态度非常的差。在我这个二叔跟姑妈面前反而不敢吭声,因为他知道我们是知识分子,讲道理他讲不过我们,讲威严,我们也比他的父母讲道理更威严。每次看到他吆喝自己母亲的时候,我就很严格的批评他。其实他已经不是个案了。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子的,特别是农村学校已经没有优等生的那些班级。

有一次我在电梯里面看到的一个年轻人,她的母亲不断在唠叨她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一直在吆喝他母亲不要再说话,整个过程气势汹汹的不只一次,而是多次向母亲发脾气。这样的男孩子还说出来工作,真的想冲上去打他一顿。不过这样的人很快就会得到报应的。如果一个孩子对外人很好,对家里人不好的话,很容易以后就会妻离子散的,不是说他以后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他就会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这个真的是想都不用想。相处一段时间,厌烦了之后,他就会对自己的妻儿发脾气,这种人很容易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中小学英语精修


首先我承认我自己就是这种人,但是说这就是不孝顺的表现,那就太片面了。同时不得不承认家庭因素很关键。

从小到大父母不在身边,每次回家对我们就是打骂和否定,从没言语鼓励和关心。我们一家是几堂兄弟被爷爷奶奶带大,小时候大人一回家,我们全部躲进米缸或者衣柜,不敢见他们。后面慢慢长大了,沟通方式依然没变过,只是少了挨打,但是说不多几句话就会挨打挨骂。他们总是不愿意换种方式和我们交流,只要有一点是忤逆他们意思的,那结果是显而易见。而且家教极严,估计你们想象不到,直到大学毕业我对我的家乡都是陌生的。

到后面,慢慢长大了,能渐渐体会到他们做父母的不容易,我也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和他们交流,但是发现这种交流依然得不到太大的转变。原来脾气也是会影响的,即使心里是想说出很柔软的话,但是到了嘴边要么说不出来,要么就变了味儿。

我妈确实很唠叨,审美也差,我爸就是说话伤人,急脾气,我们即使交流起来可能火药味十足,但是我们彼此之间都知道,我们是互相关心爱护对方的。反正他们要是骂我说我我就听着,哪儿不满意我能改的我尽量改,偶尔还能说个话逗下他们。

父母对我们的爱真的很彻底,请珍惜!


沉默是无声的控诉


曾经跟一个老板朋友聊天,他说,有五种人坚决不能重用。一是对父母不孝顺的人,二是对恩人不感激的人,三是对朋友不仗义的人,四是对老婆不珍惜的人,五是对下属不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没一个是良善之人。

仔细想想他的话,还真透着哲理和智慧。特别是不孝顺父母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一个人如果不敬重自己的父母,经常跟父母发脾气,对外人再礼貌,再彬彬有礼,也不过是伪装罢了,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两面人。

中国推崇孝道,历朝历代都对“孝”给予很高的地位。古代,一个孝子可以举荐为孝廉,意即可以出来做官。一个官员,如果不孝顺父母,被人弹劾以后,轻则罢官,重则鞭笞。为了倡导孝道,朝廷或民间还刊发了很多孝子的故事,比如颇具影响的《二十四孝》。在启蒙读物《三字经》、《龙文鞭影》里,也有很多孝子的故事。

对一些不孝子,一些野史中也时有遭受天谴的记载。比如忤逆子区某,性情乖戾暴躁。经常乱骂母亲,母亲都含泪忍受。有一天,他见饭还没有煮熟,就又辱骂母亲。忽然雷声滚滚,闪电不断向他身体缠来。他非常害怕,急忙叫妻子搬口大水缸来遮盖。妻子说:“我常常劝你对老人好一点,你不听。现在祸到临头,恐怕水缸也不管用。”话没说完,电光一闪,忤逆子已身首两处。好几百人前来围观,都吓得吐舌头。后来那地方再没有敢骂父母的人了。

一个人对父母经常发脾气,定义为不孝可能有点上纲上线,但是,起码算不上心地多么善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抚养长大,如果不敬重父母,动辄向父母发脾气,或者对父母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虐待父母,这样的人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羊有跪乳之义,鸭有反哺之恩。动物尚且知道感恩自己的母亲,何况人呢?人如果不懂感恩,岂不是禽兽不如?

记得有位法师说过:在家如若敬父母,出门何必寻贵人。不敬重自己的父母,在外面装的再有礼貌,也不过是一个伪君子罢了!每一个为人子女的都要记住,父母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啊!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不当爹不知道父母养育恩。有的人对外人很有礼貌,说明自己是有修养的,但对养育自己对自己关爱无微不至的父母却总发脾气,这确实有些不合常理。我们也要想一想,一个不知感恩的儿女,我们父母是不是也有责任呢?


听我妈说,我小时候2、3岁时经常打妈妈,觉得自己的要求没得到满足只要向妈妈发泄,妈妈就会满足自己的要求的,而且无论怎么对妈妈,妈妈都不会生气的。有一次再次打妈妈时,结果妈妈随手给了我一巴掌,打在了鼻子上鲜血直流,把妈妈和我都吓坏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敢打妈妈了。现在我也知道,在那贫穷的年代,把我培养上大学,父母是吃了多少苦,所以我非常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现在妈妈八十多岁了,我只希望她能健康长寿。我也祝愿每一个父母能享受天伦之乐。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家庭父母都把最好的给子女,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溺爱他们,不能一味地讨好孩子,否则很可能培养出一个白眼狼。我们年轻人,你们想一想,是谁把你们养育长大,我们不能因为父母的宽容而让他们成了我们的出气筒,不能因为父母对我们无私奉献而觉得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不能因为父母在意我们,我们就可以不顾父母的感受。如果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感恩、都不孝顺的人,我觉得是本性有问题的。

在此祝愿天下父母都能开开心心每一天,儿女也要多关爱自己的父母,孝顺父母,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到时后悔。

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悟空先生:一见此问题,我百感交集。真的很难受而且又很难过,无法表达内心之情感。真如”魏通嚼蜡”,不知道什么滋味。简单分析分析这样人的心理,我是就是而论,且勿对号入座。这种人或者是年轻,或者是两面人。

第一种是年轻人,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从1980年我国不同的地方,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妇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此问题纳入了基本国策。违规了轻则被罚款,重则丢官罢职。这是我们这代人亲历过来的事情,这种事情不容置疑。任何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政策法规。这属于正常的事情。从那时候起我国彻底改变了,人口大家庭。每家每户只有一个或者是两个孩子,除农村和民族政策允许的,多生一两个孩子外,绝大多数家庭基本是一个孩子。孩子变成了一家三口或者五口人,唯一的宝贝。放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娇生惯养家家如此,当然个例除外。孩子就是家庭里的一切希望,一切围绕着孩子转,一切为了孩子去干。有些人家的孩子却实也养成了,独生子女特有的坏脾气坏习惯。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再苦不要苦了孩子,已成为最流行的词语之了。养成坏习惯的孩子,成人后一时难改变了他们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了。经常象小时候那样子,习惯性地对父母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有时把在外面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回家后也把气撒在父母头上。父母偃然成了自己的出气筒,他们根本不会想到父母的感受。由于他们还没有娶妻生子,不养儿不知道父母的恩。或者是虽娶妻生子了,孩子仍然是父母抚养,根本没有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仍然是处于小牛犊敢顶母的阶段。相信他们会有一天,翻然醒悟自已的所做所为,是不对劲的,是彻底错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