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正常发展状态下,新商业模式往往受制于用户习惯和消费惯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获客和开展业务门槛较高;而危机的出现和应对所带来的新政策以及极端环境下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则可能打破这些门槛,孕育突破性机会。——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

疫情的突然来袭,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这也让SaaS行业站上风口。

在疫情推动下,中国企业在线协同、在线会议、在线培训、在线营销、在线服务等等,基本上完成了一次全民普及。二级市场中,2020年2月以来,A股远程办公板块,成为开年以来涨势最凶猛的板块之一。

不过,行业大风口之下,并非所有SaaS企业都能成为“飞上天的猪”,对于更多的SaaS企业而言,很可能是一道生死关口。疫情期间,由238家SaaS企业联合签署并发布的一封行业公开信中,提及道:中国的SaaS企业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风口”时刻,更是置身一个充满巨大考验的危急关头。

明道云创始人任向晖甚至表示,SaaS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因为疫情快速走向崩溃的边缘,“我们根本不比餐馆和KTV来得安全。”

那么,具体而言,疫情会如何影响SaaS行业?机会到底属于谁?怎样才能“化危为机”?

本文核心要点:

1、疫情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提升IT采购意愿。

2、整体经济冲击波之下,SaaS很难独善其身。

3、SaaS行业讲究细水长流,爆发性增长可能性很小。

4、SaaS企业因主打客户行业不同,境遇也不同。

5、对于不同体量的SaaS企业,所受影响也不尽相同。

6、中小SaaS企业,短期面临业务停顿与资金流断流风险。

7、大玩家进场收割,以不同模式布局SaaS领域。

8、SaaS产业市场窗口在变小,行业并购加剧。

9、企业自救之外,争取扶持政策也颇为关键

10、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1、疫情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提升IT采购意愿

不可否认,疫情确实是SaaS行业的催化剂。传统企业不得不把原来的线下业务与办公流程,转移到线上,加速信息化、在线化发展,企业上云的进程会加速。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企业也将提升IT和SaaS服务采购意愿。企业会深刻认识到,数字化不仅仅能够大幅提升企业工作效率,而且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与客户、员工、合作伙伴保持流畅沟通与协作。

2、整体经济冲击波之下,SaaS很难独善其身

作为产业链的一环,SaaS行业服务各行各业的企业。SaaS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跨所有行业的领域。这点跟营销行业非常相似,依附于各行各业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

疫情之下,诸多企业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身存活都艰难,信息化也就更无从谈起。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3、SaaS行业讲究细水长流,爆发性增长可能性很小

对于SaaS行业而言,疫情可能是一个契机,但很难会变成爆发性增长。To B行业有自己的规律,不像感性的消费互联网,用户容易冲动消费,企业采购更为理性决策,链条和周期会更长。

因此,SaaS模式更强调细水长流,需要服务商持续提供稳定的服务、并让客户满意之后,才有可能建立合作。当服务商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合同往往是长效的。客户更换服务商的成本很高。

4、SaaS企业因主打客户行业不同,境遇也不同

对于SaaS企业而言,行业内部也处于“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切取决于企业所服务的行业与客户,是否在疫情中受益或者受损。

具体而言,SaaS企业如果客户主要以提供线上服务、O2O服务为主,这次疫情也将成为业绩的加速器;如果客户结构以线下服务型企业为主,那么,这次疫情将对其造成巨大冲击。

5、远程办公、在线协同等需求,为SaaS行业带来利好

远程办公、在线协同、视频会议、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需求,为SaaS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部分SaaS企业已经开始享受到这波市场红利。股市上,微盟、有赞、金山软件等一批大型SaaS厂商逆市飘红。猎聘数据也显示,2020年1月到2月初,企业级应用(To B SaaS)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增长了78.99%。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6、餐饮、旅游、健身、线下教育等行业迎来利空局势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对餐饮、旅游、健身、线下教育、工厂与建筑行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这些企业的生存困难,会直接传导到SaaS行业。比如,餐馆关门,餐饮SaaS就无法销售和续费;健身房关门,健身会所SaaS也就断了销路。

7、广告营销行业中,代理公司也开始推出SaaS服务

2月20日,蓝色光标上线了自主研发的一站式在线营销SaaS化平台“蓝标在线”,主要是面向于中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的营销工具,目前推出的服务内容和板块主要包括洞察策划、创意文案和发布活动。

预计今年五六月份,正式版会上线运营,届时会有更多、更广的功能推广出来,例如:短视频和直播相关的功能。正式主流产品定价预计在3万-10万/年,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亦会有单独拆分模块来应对需求,定价在几百或几千元不等。短期制定的目标是一年内实现10000家客户,两年达到30000家,远期目标为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8、对于不同体量的SaaS企业,所受影响也不尽相同

SaaS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产品和研发需要多年的累积型投入,各细分领域企业均呈现出投入巨大、发展周期长等特点。整体而言,国内SaaS行业行业仍处在建设期,大部分没有盈利,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融资。

因而,SaaS企业本身的体量以及现金流状况,将决定其抗风险能力。融资规模和体量比较大的企业,只会造成收入滞后,企业只要处理好风险,就能平安度过。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9、中小SaaS企业,短期面临业务停顿与资金流断流风险

“如果疫情影响持续三个月以上,大部分SaaS企业的现金流将岌岌可危,如果影响半年以上,大多数SaaS企业将消失。在过去的一周,我们认识的众多SaaS企业中,已经开始动手裁员、减薪、寻求借贷的已经不在少数。”任向晖说道。

对于诸多中小SaaS企业而言,尚处于创业攻坚阶段,技术层面投入巨大而目前难以回血。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在令他们面临业务停顿与资金流断流的双重凶险。

10、难以面对面销售,导致SaaS企业业务停滞

虽然SaaS行业本身属于新兴的数字化行业,但在销售与服务交付方面,依然很传统,疫情使得面对面销售与交付无法进行。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表示,“大部分SaaS企业营销模式还是以面销为主,产品交付同样需要大量线下工作。在当前状态下,面销和现场交付均无法进行,收入周期拉长,整个工作闭环是否可以衔接?这是大部分SaaS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

11、生意不等于营收,短期内成本却大幅提升

部分SaaS厂商虽然短期内需求激增,但他们中的不少企业,也推出了针对用户的免费计划,实际收入大幅下降。

疫情期间,多数在线协同SaaS企业紧急扩容,运营成本大幅提升。由于SaaS企业必须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他们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成本负担,穿越疫情周期。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很容易就陷入现金流危机之中。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12、大玩家进场收割,以不同模式布局SaaS领域

需求激增之下,越来越重视to B业务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落子,典型如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华为云的WeLink,以类PaaS的模式入手,相当于向前一步。疫情期间,大厂商有实力以免费模式,提供协同办公等产品,掀起SaaS领域的互联网圈地竞争。

2020年2月5日,钉钉下载量首次超过微信,跃居苹果App Store免费App排行榜第一。近几日,企业微信也在紧急升级、扩容。字节跳动“飞书”入局、全面免费。

13、阿里、腾讯、华为等平台,争相布局SaaS生态

在培育SaaS生态方面,国内各大云生态主都推出了不同的计划。例如,阿里云推出SaaS加速器,腾讯云推出“千帆计划”,华为云推出SaaS耕“云”计划。通过技术、服务、方案、投资等,扶持SaaS伙伴的发展。

不同云服务SaaS生态,呈现出各自的活力。疫情期间,阿里云推出“抗疫扶持计划”,从技术、渠道、资源多个方面支持SaaS合作伙伴,渡过难关,联合多家SaaS伙伴提供补贴,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譬如,开放技术能力,免费使用宜搭、智慧门店小程序、钉钉、蓝凌、Teambition,免除佣金,入驻绿色通道,为ISV伙伴提供解决方案或项目的代金券等等。(点击文末了解更多即可加入抗疫扶持计划>>https://yida.alibaba-inc.com/o/SaaS#/)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帮助伙伴做好SaaS、卖好SaaS,帮助企业选好SaaS、用好SaaS。阿里云SaaS加速器的目标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SaaS。”黄省江曾这样总结。

14、SaaS行业三股势力明朗,行业分化已然发生

中国现在SaaS的格局基本上可以分为三股力量。阿里云、腾讯、华为等云计算厂商,正在大力构建SaaS生态。

一些传统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也在追求转型,通过SaaS化的方式寻求业务新的增长点,比如用友、金蝶、东华、东软等。

还有就是众多新兴SaaS伙伴,专注在专业领域,帮助企业去做数字化业务的转型和提升,如微盟、有赞、达观数据、法大大、蓝凌软件等。

15、流量红利褪去之后,对SaaS企业是一次大考

现阶段,不少SaaS企业采用免费的方式,去做产品推广,让企业在疫情期间免费试用产品。但是,这也意味着服务器、人力等各项成本的增加。

当疫情结束后,流量红利迅速褪去,客户没有选择付费继续使用服务,流量不能转化为收入,将带给SaaS行业更大的打击。

16、SaaS产业市场窗口在变小,行业并购加剧

经此一“疫”,SaaS产业市场窗口在变小。随着大玩家的入场,创业型SaaS企业的生存空间,会变得越来越逼仄。

SaaS行业参与者向大型厂商集中已成大势。据SEG报告,仅在2019年第三季度,SaaS并购市场交易量达到了314笔的历史高点,比2018年第三季度(252笔)增长了24.6%。疫情当中,这种趋势更明显,比如2月19日,微盟宣布投资1.14亿元控股线下餐饮SaaS企业“雅座”。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17、SaaS企业本身,也将更加重视在线化

面对疫情危机,SaaS企业当前也在“自救”——营销和销售往线上转。疫情或许会成为一个拐点,SaaS企业自身把在线化放置于更重要位置。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张予彤指出,对企业服务公司而言,现在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来反思流程管理。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到底多少收入可以远程和线上交付,交付环节如何缩减到最少,对所有公司来说都是重新考核产品的时机。

18、企业自救之外,争取扶持政策也颇为关键

238家SaaS企业联合签署并发布的行业公开信中,就提出了呼吁:政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行业提供专项扶持政策、行业巨头推出产业互联网扶持计划等。

目前,腾讯、阿里、百度、用友等行业巨头,均已启动疫情期间SaaS扶持计划,包括现金贷款支持、云资源补贴、推广资源、技术与产品扶持、咨询服务等。

19、数据安全日益受重视,保障SaaS服务防御体系

在此次疫情期间,发生了一个刷屏级事件,即微盟删库事件。微盟集团对外发布公告,“我们对此次因人为造成的事故灾难无比愧疚,我们今后将一定吸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加强对线上运维的治理。”

微盟将此次事件定性为“人为造成的事故灾难”。但是,很多人为因素,背后都是管理的问题。只要建立系统化的防御体系,是可以将灾难隐患扼杀在摇篮中的。

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20、熬过短期危机,过去了就是SaaS企业的春天

正如用友研究院院长吕建伟的评论:SARS是应用SaaS的最好时机,SARS也是检验谁是真伪SaaS的最好照妖镜。

对于SaaS行业而言,眼下,重要的是如何熬过短期危机。长期来看,此刻也许是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关键点,只有活下去,才可以分享长期企业数字化进程加速的利好。

结语

在企业级SaaS领域,中国企业信息化投入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极不平衡。2018年,中国GDP占全球比例达15.8%,但中国企业IT支出占比仅3.7%,远低于全球19%的平均支出比例,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滞后。并且,全球市场已涌现出了像Salesforce、Office 365、Adobe等等市值几千亿美金的SaaS服务企业。

本次疫情,已引发中国企业深刻思考,业务如何通过IT技术实现高效及稳定运行,对SaaS的认知不断深化,接受程度将会大幅提升。对于中国SaaS行业而言,疫情过后,前景更开阔,但前提是撑过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