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不走,我們不走

“大爺,要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啊,能不出來就別出來,現在還不能放鬆。”“您的口罩一定得把鼻子遮住,這出門口罩千萬帶好。”“來,先量量體溫吧。您註冊愛青州了嗎?註冊以後出門前掃碼就行,那樣省事。”2月29日,山東濰坊青州市心怡園小區門口,正在值守的國網青州市供電公司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耐心地和小區居民重複說著這些已經說了無數遍的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疫情發生以來,國網青州市供電公司立刻成立了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疫情防控黨員分隊,把做好包靠小區疫情防控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實踐戰場,為市民們牢牢守住“安全門”。

“心怡園是一個老舊小區,沒有成立物業,而且居住人員複雜,這樣的小區工作難度特別大。”疫情防控黨員分隊隊長尚濤介紹說。疫情就是命令,正月初二接到任務後,尚濤和彩虹服務隊員隊員們每天八點鐘開始,深入各家各戶開展疫情摸排,發放各種防疫宣傳資料,宣傳講解抗疫形勢;餓了,就泡方便麵吃;打盹了,就在原地跳跳;為了等晚回家的居民,他們一直等到深夜12:00。憑著這股精氣神,僅僅兩天,就全部完成150戶居民的排查任務,梳理好外地回家人員名單,並認真做好記錄,圓滿完成了排查任務。

小區大門是歸家的第一道入口,也是小區防疫的最前沿。從正月初二開始,尚濤與鍾志偉、賈國營等服務隊員輪流值守,每天從早上7:30到晚上9:00,每週7天不間斷無縫隙值守包靠小區,為小區居民築起一道堅強的“防疫牆”。

在小區門口設置警戒線,配備著信息登記用的桌子、勸返指示牌、宣傳標語、音響設備等,另外還有紅外線體溫監測計、醫療箱、消毒液等防疫物品。這些就是一個月來服務隊員們與病毒對戰的“武器”。

小區居民出、入時,服務隊員逐人進行體溫監測,同時為居民介紹推廣使用“青州市小區人口核查登記系統”。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及車輛也是嚴格管控,重點排查外來人員。除此以外,服務隊員還及時為小區居民做好日常消毒。

從正月初四到現在,服務隊員與小區居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2月25日,小區居民搬來四袋大米,說什麼也要隊員們收下。

心怡園小區居民潘紅說:“一開始聽到這個疫情我們心裡挺恐慌、挺害怕的。供這些紅馬甲挨家挨戶的給我們宣傳防護知識,在門口執勤那麼認真。雖然不認識,但是隻要看見紅馬甲在那兒,我們心裡就有底了!”

在防控疫情的的第一線,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在排查時發現,小區內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身患腿疾,行動不變,兒子節前去了趟外地現在處於隔離期,老人的生活很不方便,鍾志偉就每天幫助老人購買生活物資、清理環境衛生。

尚濤的春節假期,是在單位和包靠小區之間的奔波中度過的。他的兒子是一名人民警察,半年前剛參加工作,和父親一樣,也在工作地天津投身於疫情防控第一線。

“今年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春節,我們見面就是通過微信視頻。”尚濤說起兒子來,有點心酸但是十分驕傲。

“其實一開始我們也擔心、害怕,但是作為黨員就應該站在前面,保護好大家安全。現在情況穩定,有些居民鬆懈了,思想鬆動了,我們告訴他們,疫情還沒有結束,還得堅持。”賈國營認真的說。

目前,國網青州市供電公司越來越多的部門和黨支部加入到小區防疫執勤的隊伍中來,組成了一支10個黨支部60餘人的思想過硬、政治過硬的防疫隊伍,繼續奮戰在小區防疫的最前沿。“疫情不走,我們不走”,是國網青州市供電公司對小區居民做出的莊嚴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