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六綱與“六經”的區別

六綱與“六經”的區別

由第一章“經方醫學的易學基礎”的內容論述可知,三陰三陽之六綱分類法,是對一切事物進行六分法的宏觀屬性的歸納和識別,是用來認識事物本質執簡馭繁的法寶。

在中醫學領域當中,六綱辨證理論、六氣學說、經絡的三陰三陽開合樞定位,都是在三陰三陽六分法的指導下產生的。經絡的命名,來源於三陰三陽學說,六氣的命名,來源於三陰三陽學說,仲景的六綱生理、病理框架,同樣來源於三陰三陽學說。

《素問》的陰陽離合篇,因為書中重點要講的是經絡開合樞定位法,因此,其所講的三陰三陽,是先以陰陽六分的根本定位方法,分出陰陽的表、裡、半表裡,然後賦予了足部六條經絡的命名與定位。但學者不能因為它沒講到六氣和六綱,就認為它講的是經絡,從而錯誤地認為三陰三陽說的就是經絡學說。

三陰三陽學說,只是定位法和分類法,運用到中醫學領域中,則指導著經絡、六氣、六綱三個體系的分類與定位。

經方醫學理論,是把六綱賦予了方證內容。而六氣學說,是把六氣賦予了五藏方證內容。六氣,雖然用了三陰三陽名詞,但是含義已經不同,加入了五行概念。因此,是三陰三陽的衍生體,但實際上只是用了三陰三陽名詞而已。而六綱和經絡,則共同運用著三陰三陽的原始定位分類法,分類方法雖然相同,但各自所闡述的內容卻截然不同。

認識了上述問題之後,再來重新闡述一下《傷寒雜病論》的理論核心內容。

有了三陰三陽的理論基礎,就要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系統完善的理論框架,來貫穿始終,才能形成一門真正的、經得起循證檢驗的臨床醫學科學。

現代框架理論認為,框架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憑據,也是人們或組織對事件的主觀解釋與思考的結構。因此,一個完善自洽的框架理論,才是一門科學的核心所在。《傷寒雜病論》的辨證框架理論,也就是其核心理論之一,即“六綱辨證”。

六綱,是以陰陽的三陰三陽學說為指導,對疾病在人體上所表現出的陰陽的表、裡、半表半里,寒、熱、半寒半熱,虛、實、半虛半實等症狀表現進行系統歸納,從而辨別其病變部位、性質,及正邪力量的對比等情況,進行進一步的對證治療。六綱是中醫經方六綱辨證體系的辨證總綱。

《傷寒雜病論》全書,以此六綱框架為依託,結合五證病理、氣血營衛的生理病理、三焦病位分類等理論,以循證經驗作為證據,建立起完善、系統的六綱辨證理論框架,並以此病機的“三陰三陽分類法”為綱目,將疾病症候群以病位、病性和病態的規律辨別剖析,進而深入到證型實質,予以高效的對證治療,是最本源的循證醫學。

而“六經”,則是用於醫經理論體系中經脈座標系定位的三陰三陽分類法,其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當中,如:“臣意未往診時,齊太醫先診山跗病,灸其足少陽脈口,而飲之半夏丸,病者即洩注,腹中虛;又灸其少陰脈,是壞肝剛絕深,如是重損病者氣,以故加寒熱。所以後三日而當狂者,肝一絡連屬結絕乳下陽明,故絡絕,開陽明脈,陽明脈傷,即當狂走。後五日死者,肝與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盡,盡即死矣。”

“六綱”與“六經”,同以“太陽、陽明、少陽、厥陰、太陰、少陰”的三陰三陽名稱分別應用於疾病病機的分類和經脈座標系的劃分,一者為經方醫學所用,一者為醫經醫學所用。但隨著歷史發展,這兩種三陰三陽分類法因名稱相同,致使後世醫家學者對兩種醫學理論體系產生了認知錯誤,並將其相互混淆,進而出現了理論和概念的混淆銜接,以致最終衍生出了以《素問》解《傷寒論》、以經絡氣化解《傷寒論》等錯誤的醫學理論。

從現存的史料文獻上看,自隋代開始,便出現了用《素問》理論來解讀《傷寒論》的跡象。我們從隋代的《諸病源候論》中看到,巢元方將《素問·熱論篇》中的六經熱病內容,列在了“傷寒”的首篇,然後將仲景的《傷寒》條文與六經熱病的諸多治療內容混雜一處,分列各篇,形成了用《素問》六經經絡理念解仲景《傷寒》的初步理念。

到了唐代,孫思邈得到了南北朝時期比較原始的《傷寒論》傳本,收錄到《千金翼方》一書之中,並未見到文中有《素問》六經熱病的內容。

宋代,朱肱在研究《傷寒論》時,開始以經絡解《傷寒論》,並認為“不識經絡,則猶觸途冥行,不知邪氣所在”,便正式提出了“六經”一詞,致使後世凡讀《傷寒》者,皆雲仲景是六經辨證,從此流毒千載,這個理論的概念混淆錯誤,源出於朱肱的《類證活人書》。

宋金時期的成無己,又專以《內經》的臟腑經絡理論解讀《傷寒論》,雖然多處出現理論矛盾,但是竟然得到多數傷寒家的認可,也為現代佔主流地位的傷寒理論的解讀做了鋪墊。

進入金元時期之後,運氣學說開始興盛,尤其以劉河間的《圖解素問要旨論》為代表,清代黃元御的《六氣解》又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極致發揮,認為仲景書中的三陰三陽概念,就是六氣概念,開始大講傷寒六經氣化論。至於近代,更是揉入了百家雜論,混混沌沌,導致《傷寒論》的研究千家並舉,各創流派,亂作一團。

科學真理是唯一的,以《傷寒論》一書為代表的經方醫學是一門醫學科學,而不是藝術。藝術可以流派紛呈,而嚴肅的醫學學術,只能分科系,絕對沒有流派分別。

《黃帝內經》一書,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的記載,一共十八卷。晉代皇甫謐在其《針灸甲乙經》中記載:“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這是皇甫謐的說法,到底原本的《黃帝內經》是不是《素問》和《靈樞》合卷,已不得而知。因此,我們只能按照皇甫謐的說法,稱其為《黃帝內經》,或稱《素問》與《靈樞》。在皇甫謐整理《素問》一書時,有這樣一句話:“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皇甫謐的評價,一個是內容亡佚不全,並且章目混亂;一個是隻談理論,很少論及臨床。他又對該書進行了整理,刪掉了些浮誇內容,即“使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複,論其精要,至為十二卷。”

到了唐代,王冰對《素問》一書進行增補校勘,加入了不少本不屬《素問》原書的內容。其又對該書進行了校勘編次,並在其序言中說:“……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是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吞,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本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閥。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效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教”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

但在對此書的研究中,我們又發現,王冰所整理的《素問》一書的錯簡、文次顛倒的情況仍隨處可見,同時部分錯簡等問題對後人形成了嚴重誤導,並且深深種植在人們的思想觀念當中,至今難以更正。

《素問》一書,最遲成書於東漢時期,是中國古代的一部中醫基礎理論書籍,也是一部中醫科普書籍。

漢傳中醫分醫經和經方兩家,醫經家屬於基礎理論和針藥並用的臟腑經脈辨證體系,《漢書·藝文志》記載:“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至齊之得,猶慈石取鐵,以物相使。”在現代來講,就是針灸學科及相關的中醫基礎理論。《素問》和《靈樞》尤其重視經絡和“臓腑”的表述,在方劑學以及臨床辨證治療的表述上,少之又少。

經方家,就是運用方劑治療疾病的學科,在現代來看,經方體系在學科上屬於方劑學和中藥學範疇,在臨床上屬於除針灸以外的各科臨床辨證治療學。經方家,早期又分兩個體系,一個是仲景的陰陽六綱辨證體系,一個是以扁鵲華佗為代表的五行五藏辨證體系。

《素問》和《傷寒論》本就是兩個體系,用《素問》理論解讀經方體系的《傷寒論》便是一種錯誤的解讀方式。

下面不妨從幾個角度來分析證明一下這個論斷。

1.經絡理論對《傷寒論》的誤解

具體內容詳見教材。

2.《傷寒論》中有關臟腑經絡條文的質疑

具體內容詳見教材。

——摘自《經方基礎理論》 第四章 第七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