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但是,對於事物的感知以及寄託在感知之上的想象,甚至是把所感所想表達出來的能力,卻不能被人用區區一個“文藝青年”就能一言概之。

這種善於觀察與想象共情能力,也是每一個有趣的靈魂應該具備的基本顏色。它看似講究一定的閱歷,實則卻是在於你是否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又是否能夠感覺到世界給予你的回應。

正如,有些人看到“花火”這個詞,第一感覺就是文不對題,有點莫名其妙。而有些人,卻能在那一剎那就從這個帶著神秘憂鬱色彩的詞曲當中,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美。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對於汪峰的《花火》也是如此。

別看《樂隊的夏天》當中,新褲子樂隊的翻唱更為恣意放縱,可汪峰原版的演繹卻是在極力控制的內斂之中,爆發出他的迷惘與瘋狂。

很難說清哪種表達更好,但是在2000年的冬天,對於單飛的汪峰而言,這種不瘋魔不成活的狀態,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02

2000年12月9日,沉寂已久的鮑家街樂隊主唱汪峰推出首張個人專輯《花火》。本文推薦的這首歌,正是這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曲。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當時很多人並不知道,雖然此時專輯封面仍然寫著“汪峰與鮑家街”,可那支中國搖滾最為著名的學院派樂隊卻早已解散。

江湖傳言,鮑家街43號的鉅變,來自華納唱片中國區總裁許曉峰的一次單刀直入。這位對中國搖滾頗為了解的大咖,特意找到樂隊主唱汪峰,開門見山地拋出一張誘人的合同。許曉峰明確指出:只籤汪峰,不籤樂隊。如果同意,簽約之後就可以馬上出個人唱片。如果堅持要簽下樂隊,那就拉倒。

從紐約到倫敦再到北京,無數中外搖滾樂隊都曾面臨類似的選擇。搖滾樂隊主唱往往是舞臺最為耀眼的一位,也被視為樂隊的象徵,從商人逐利的想法而言,唱片公司看重主唱、輕視樂隊的做法,已經是業界約定俗成的習慣。不同的是,有些主唱會選擇與樂隊堅守,而有些主唱會義無反顧地決定單飛。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汪峰顯然是後者。慎重考慮了一個禮拜之後,他決定與華納簽約,鮑家街43號也就此解散。

如今,仍然有好事者說汪峰的行為就是背叛,就連汪峰自己都對峰這件事情也有點陰影。哪怕好幾次接受採訪的時候,汪峰都說這是“無奈的市場選擇”,可他也曾私下對朋友坦言,自己當年這件事情做的“特孫子”。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幸運的是,與其他為了簽約而鬧僵的樂隊不同:鮑家街43號的成員全部來自中央音樂學院,汪峰、龍隆與劉剛、杜詠、李斌這批人幾乎是從音樂學院附小就是同學。彼此之間更為熟悉,也更為容忍,當年樂隊解散,也算是好聚好散。

03

不過,對於樂隊解散的真正原因,昔日鮑家街43號的吉他手龍隆卻給出另一個解釋。

龍隆指出,在樂隊正式解散之前,隊員的狀態與隊內氛圍就已經不容樂觀。以他與汪峰為例,由於當時他已經迷上表達更為隨意的爵士樂,對於有著固定模式的歌曲與演出都不太感興趣。而汪峰在創作的時候,卻越來越喜歡在同一個套路之下做文章,以致他與汪峰在音樂理念上產生明顯分歧。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對於某些主唱就是主創以及靈魂的樂隊而言,主唱的權威無可撼動,隊員也都是一些認可主唱音樂風格的同道者,很難在音樂理念上出現原則性的爭議與分歧。

可惜,鮑家街43號樂隊並不是一支圍繞主唱而成立的樂隊。

樂隊成員都是接受了正統音樂教育的優等生,哪怕並非每個人都是創作型樂手,但他們對於音樂卻都有著自己的認識與想法。甚至,樂隊成員還有著一種特屬於學院派的清高。例如在樂隊成立的前三年,他們甚至拒絕一切商演與地下走穴,被圈內人士視為“太裝”。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所以,別看鮑家街43號所推出的兩張專輯都是汪峰主創,可從龍隆到李斌,樂隊其他成員從沒有唯汪峰馬首是瞻,更多充當求同存異的合作者……恕我直言,就算汪峰這次沒有選擇單飛,以樂隊的發展趨勢而言,鮑家街43號樂隊也未必能長久存在。

04

只是大眾並不喜歡這個更貼近事實的正確答案,都覺得一定要汪峰做錯了一些什麼,才能讓樂隊的故事更有傳奇性,也更容易滿足一些黑粉的特殊目的。

除了感慨“樹大招風”,就是有點小小同情汪峰。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哪怕很多人覺得汪峰的創作欠缺新意,始終不認可“汪半壁”的說法,甚至覺得這是中國搖滾的倒退……可對於汪峰在音樂創作上的才華與誠懇,我們卻不能僅憑喜好印象而全部否定。

畢竟,能夠在《花火》專輯當中創作出《花火》、《迷鹿》、《美麗世界的孤兒》與《媽媽》這樣的不朽金曲,又有誰有資格能在創作上否定汪峰?

真若一定要吐槽,不如吐槽一下半年之後的《花火》專輯臺灣版。

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之際,這首歌可以看出汪峰的真實狀態

這張由CD+VCD組成的雙碟唱片堪稱厚道,不僅收錄了內地版沒有通過審核的《再見二十世紀》與《風中的玩偶》,還把內地版的《我愛你,生活》《喪失》與《一切都會流走》改成了《我愛你中國》、《喪失我的信仰》與《抽乾》。

但是,估計沒有多少人買到了這張專輯,就連汪峰也曾吐槽說他都沒有得到專輯的實體版。

好吧,這也算是中國搖滾史上的一個迷之傳說吧?

明日預告

明天是12月10日,繼續從歷年12月10日發行的專輯當中,挑選出一首好聽的歌曲作為推薦曲目。這次推薦的歌曲來自一位傳奇音樂製作人,也算是代表了香港音樂的不為我們所知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