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每年的這一段時間,各省份、各地市應該陸續發佈上一年度GDP及經濟相關數據了,今年太過特殊,一是疫情防控,二是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為依據,國家層面對2018年各省級行政區的GDP進行修訂,修訂後的2018年GDP將成為以後GDP數據的基數,2019年各省級行政區的GDP由國家統一核算,以後也會如此。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結果,江西省2018年的GDP修訂為22716.5億元,在初核的基礎上上調731.7億元,上調幅度為3.3%,對於江西全省來說,或多或少很是欣慰,不過對於省內個別城市來說並不如此,經濟體量有明顯下滑,當然了,自己注的水,自己喝也不冤枉。

數據之內

2019年,江西省實現了24757.5億元的GDP,實際增速8%,這個增速在全國排名第四,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一,但與周圍的鄰居相比,後知後覺的江西是一個起步晚、步子小、底子薄、定位模糊的省份,無論是既有經濟體量,還是增量,或是人均水平,都比鄰居要差一些,因此江西還有很長的路,需要大踏步向前,遠未到該歌頌的時候。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江西各城市並未公佈其調整數據,各城市有沒有修訂自己的2018年GDP數據不得而知,因此表中的各市2018年GDP仍然沿用初核數據,表中的2019年名義增量和增速只能做初步參考。江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各城市之間市域面積和常住人口相差懸殊,經濟體量、增量也是如此,詳見下表。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如果以2018年初核數據為基準看2019年的名義增速,那麼江西上調的731億元GDP最可能算在贛州、宜春、吉安、九江等城市上,大幅下調的城市則是新餘、萍鄉,省會南昌可能有所下調(不排除保持不變),少統計的城市當然加上,多統計的城市則濾去水分,但無論城市大小都要對數據真實保持高度重視,對經濟發展數據心裡沒數的城市很難談發展。

2019年,江西省會南昌的經濟體量仍停在5000億級,以2018年初核數據為基準,南昌的增量很少,還不及贛州、宜春、九江和吉安,與高達8.0%的實際增速不相匹配,值得思考的是江西的六位鄰居,其省會經濟體量都是萬億或接近萬億,近些年來江西及南昌自身出臺不少措施、喊出不少口號,欲做大南昌,收效卻甚微,箇中緣由不得而知。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贛州、九江的經濟體量邁上3000億級,對兩市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宜春、上饒的經濟體量仍是2000億級,2019年宜春以較高的增速優勢在GDP上反超上饒,而吉安在這一年加入江西的2000億級城市陣營;撫州剛剛1500億元出頭,按當前的增速,要達到2000億元至少需要2年。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在中東部地區,如果以2018年或2019年為基準,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地級市,經濟體量起碼應該是3000億級,因為不具備一定的人口基數、產業基礎、資源儲備,沒有基本滿足需求的交通條件,不容易達到這道門檻,3000億元的水平,應該是現在經濟體量較小的中東部普通地級市的追求和動力,如果五年十年都無法達到經濟體量3000億級,是否應該根據人口體量和經濟體量進行區劃調整呢?

江西尚有4個城市的經濟體量在1000億元以下,新餘、鷹潭、萍鄉、景德鎮等4市,是市域面積較小、人口基數較少的城市,2019年,鷹潭反超萍鄉和景德鎮,萍鄉、景德鎮分別後退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新餘和萍鄉,經濟體量明顯下滑,上一年還在慶賀GDP突破1000億元,今年的GDP卻不足1000億元。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時隔一年,新餘從1027.34億元掉到971.58億元,萍鄉從1009.05億元掉到930.02億元,這就是水分,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和修訂2018年經濟數據,會讓一些經濟羸弱的地方露出原型,其中下調數據的城市肯定會自損形象。人口基數較小且缺乏吸引力、產業結構有缺且轉型不到位、缺乏經濟活力的小城市,需要對自身的經濟數據要有清醒的認識,避免陷入“弱者愈弱”的泥潭,將有限的發展資源用在最關鍵之處。

城市格局

去年,已經對2018年江西的地級市經濟格局進行初步分析,2019年的江西各城市依然延續著這一趨勢,形成這樣的城市格局是發展要素經年累月的結果,江西的地級市經濟格局越來越明晰,也越來越不容易改變。

一般來說位於省邊緣的城市,由於經濟腹地有限,經濟增長相較於腹地內的城市稍低,但在江西與鄰居交界的地方,有幾個經濟發展步伐較快的城市,其中上饒、九江、贛州的戶籍人口流出率位居江西省前三,而這三市近幾年的名義增速比南昌要高,2019年中,贛州、宜春、九江的增量比南昌高,上饒的增量雖比南昌低,名義增速卻是兩個南昌。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啟示是:省會不強,對省邊緣的城市沒有很強的經濟吸引力;江西的鄰居,經濟發展比江西好,可謂強鄰環伺,加上東面的長三角城市群、南面的粵港澳灣區有壓倒性優勢,對江西省邊緣城市有極強的經濟吸引力;適度的人口流出並非壞事,對於個人,那裡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對於城市,可以在那裡引進發展要素。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江西地級市可以分為四檔,第一檔也即省會南昌;第二檔是贛州和九江;第三檔是宜春、上饒、吉安和撫州;第四檔就是地狹人少的“小四市”:新餘、鷹潭、萍鄉、景德鎮。

把他們以上放在地理空間上,就是江西當下不易改變的城市格局,北端的九江,文化上與江淮相近,江淮已融入長三角,九江可以藉助長江經濟帶區域戰略,沿著江淮的路徑去探尋發展資源;南端是贛州,昌贛高鐵通車運營,贛深高鐵預計2021年通車,那麼藉助靠近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之便,贛州可以擁抱大灣區。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與浙江山水相連的上饒,地緣上與江浙地區親近,這是對接長三角經濟發達區的天然優勢,此外南邊的福建也是發展要素的獲取地區;西端則是擁有1.8萬平方公里市域、500多萬常住人口的宜春,與上饒一樣,宜春位於滬昆交通走廊上。

數據之外

以南昌為原點,江西東南西北端的省邊緣城市,同南昌一樣,將是江西經濟今後發展的重要引擎,那麼,把長江經濟帶、滬昆走廊結合起來,把昌九高鐵、昌贛高鐵、贛深高鐵連通起來,“幹”字型的區域發展戰略是不是江西應該考慮的呢?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在過去十年中,是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區域經濟迅猛增長,有心的省份及城市實現了逆襲,2018年以來,我國經濟全面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像過去那種迅猛增長的情況大概率不會再出現,穩健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是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節奏,留給後發地區的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空間已經極小,能跟上先進地區的腳步已經不容易。

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由來已久,沒有很好抓住過去十年良好的發展機會,在2020年的當下,站在江西望向四周的鄰居,無論是全省,還是省會,與鄰居之間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了。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2018年8月江西省委書記發出了江西發展“三問”,開放胸襟、寬闊視野、把握大局大勢、清醒務實、固步自封、搖擺不定、不容耽擱等詞語值得細品,“關鍵是思想上不能固步自封,思路上不可搖擺不定,工作上不做清談官”也值得深思,它其實就是過去十年江西沒能很好抓住機遇的原因。

在區域發展中,江西拿出的主意或得到的政策資源不少,如昌九一體化、昌九工業走廊、蘇區振興、滬昆走廊、京九交通線、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鄱陽湖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區等等,但可以發現非常碎片化、缺乏系統性,因此操作性弱,而發展資源是有限的,全省沒有明晰的、統合的、系統的區域發展戰略,不僅無法充分利用發展資源,而且也會讓發展資源“無用武之地”。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站在新的起點上,江西只有把握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研究透既有的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依據已成型的交通網絡、城市格局、區位特點,儘早對省內的區域發展進行佈局,而不是把既有零散的區域發展舉措簡單相加,儘快營建省級層面的、統一的、明晰的區域發展戰略,不再搖擺,以合理、充分、及時運用有限的發展資源,方能較快實現富足贛鄱大地之夢。


江西需要怎樣的區域發展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