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寫的怎麼樣,能指導一下嗎?

書法飛


看了你的字,應該是有練過一段時期,或放下太長時間了,也或學不得法,從這幅字可以看出你有硬筆書法的功底,可能寫的比毛筆字好。本人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指點談不上,分享一點學習心得與君共勉!

書法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名家輩出,百花齊放。個人認為今人在怎麼寫也超越不了古人。但是不影響我們延續古人之風,傳承書法之美。

個人建議,所謂書法,必先書後法。書即基礎,必須從書開始,打好基礎,從楷書開始練習,認真臨帖,不可三日打漁,兩日曬網,需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當離帖能獨立完成書寫,方可接觸行書。

讓我們共同努力!加油!



如風自在123


你的作品系大眾化書寫。為了寫的更好,向傳統書法去深入的探索研究,下面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是取法問題不容忽視。

書法學習要言之有物,就是要有法帖,解決向誰學的問題。先得選帖,如果有正體字的基礎,就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行書。比如選二王行書法帖,也可以選宋四家等等。目的要搞到一個好範本,優秀的“老師”,就開始向成功邁步了。既然做到了取法乎上,接下來就要堅持臨帖,把字寫像,寫對,日日臨池,不能一曝十寒,學還不如忘的快,很難得其精妙絕倫之處。所以,書法大師沙孟海先生語重心長地指出“臨帖是貫穿一個書法工作者的一生”,也有專家說“有學而不能者,未有不學而能者。”沒有二法。從作品看似有米南宮,但終究在淺層,沒有扎進去,形未到意更難及。

二是攻克筆法這個主陣地。

學習好書法要掌握:字法、筆法、章法、墨法。就是說,有了好的帖解決的是跟誰去學,不是就已經有帖就萬事大吉,翻看兩下置之高閣了事。趙子昂曾指出:書法以用筆為上,“用筆千古不易。”而筆法就是實施練字階段怎麼學的問題。也是區別是否是真正練書法的、是不是會寫的一個重要標誌。從小出講,就是把基本點畫的寫法搞清楚,把起行收方法、提按使轉、輕重徐疾、長短粗細、俯仰開合等等變化問題研究透徹,使你駕馭毛筆筆走龍蛇,妙筆生花。

三是使用什麼樣的工具問題。

文房四寶是書法學習的必須品,不能缺東少西,糊弄應付。孔夫子曾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精良,使人用的舒服,勢必產生愉悅的心情,藉助好的利器,似有神助之筆,才能心手相應,寫出令人激動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來。而你用的墨淡而失神,紙也是大白紙,憑藉點畫質量看筆也一般。因此,工具不得忽視,它給你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作用。拿鋤頭鏟地,握的把不挺直不光滑,兩手掌會打出許多血泡,同理!

三言兩語,僅作建議,期望書藝大進!




德蘭堂徐鴻學


跟我學寫詩

第一章

律絕的由來及押韻概念

首先說一下,格律詩是在南朝永明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隨著“四聲八病”和“永明聲律論”的傳播,人們逐漸認識到其中的弊端,將其整理修改,出現了更為簡便的“粘對律”,並由此演化出“平仄律”。

小貼士:

永明體是中國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出現的詩風。又稱新體詩。當時的音韻學家周顒發現並創立以平上去入制韻的四聲說,沈約等人根據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的聲、韻、調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正紐、旁紐)必須避免之說。永明體,即以講究四聲、避免八病、強調聲韻格律為其主要特徵。

主要特徵:

1.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

2.詩的句式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3.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

4.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

而絕句這個名稱,產生於南朝齊、梁時期,是當時的一種文學形式,南朝梁陳間的詩人徐陵編寫的《玉臺新詠》第十卷中彙集了當時的五言四句小詩,他將之稱為絕句,還把漢代同一句式的詩標為“古絕句”。

小貼士:

五言律詩的定型是由 宋之問、 沈全期於唐高宗及武后時期完成的,他們不僅提倡詩歌應講究聲律和對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規律,即一聯的對句要與出句相對,下一聯的出句與上一聯的對句要相粘,並把這個規律貫穿全篇。

後來經沈全期、宋之問、 杜審言、 李嶠把這中規律運用於七言歌體中,最終在唐中宗景龍年間形成了七言律詩的定型。

定型後的絕句,每首四句,每句都是五言或七言,在聲韻格律上有它特定的嚴格要求。因此,這種絕句,也稱律絕。為了便於區別,人們就稱以前那種雛形絕句或以後不按格律寫的絕句為古絕。

絕句的格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詩的某幾句尾字要用相同韻部的字,一般稱為押韻;

二是每一句中的平聲字和仄聲字的排列,都要依照一定的規則;

三是根據平仄聲字不同排列的句式,句與句之間的聯繫,也要依照一定的規則。


CMR天道酬勤


你的屬於老百姓字,應該是沒有學過帖子。如果要寫好字,一定要選好帖,譬如米芾的字有自己獨到的個性,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大眾所臨的經典的帖子,而你最好從趙孟頫的帖子開始臨,這樣比較接近你的個性。以後寫字切記不要依個性寫,照帖臨事半功倍。



愚湖之


你的屬於老百姓字,應該是沒有學過帖子。如果要寫好字,一定要選好帖,譬如米芾的字有自己獨到的個性,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大眾所臨的經典的帖子,而你最好從趙孟頫的帖子開始臨,這樣比較接近你的個性。以後寫字切記不要依個性寫,照帖臨事半功倍。


唐詩宋詞小能手


我看兄臺的字:筆走龍蛇 、鐵劃銀鉤、入木三分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煙霏露結 、離而不絕 、骨氣洞達、爽爽有神 、力透紙壁。

如米芾再世,王伯虎還魂。


我欲隨波不逐流


看了這幅字,我彷彿回到了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劉邦志得意滿,洋洋灑灑寫下了這幅大風歌!這幅字筆走龍蛇,雖然自由飛舞卻又不失霸氣側漏!劉邦看到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一句:牛逼!王羲之看了都會甘拜下風!


路芊尋


好,好,好……娛樂一下還是可以的,自己高興就好。


海275447007


字如人,人分三六九等,字亦是如此,堅持自己的風格,不要在乎外人對自己的評價。在高級的書法家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多練習,加油!


文化修養


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文學沒有捷徑,不像木匠、泥水匠、裁縫,他主要靠三個途徑:一是大量閱讀經典;二是靠個人的頓悟;三是靠對於生活的洞察和積累。我所說的閱讀的過程,在書法和繪畫上叫臨摹,或者叫臨帖,但又有所區別。文學不能按照書法和繪畫那樣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叫剽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