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收好這條,灣區商鋪投資公式,置業不踩坑

面對日漸貶值的貨幣、萎靡不振的A股、逐漸走低的金融投資品利率……近年來,商鋪作為高穩定性的投資品,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

  但選鋪置鋪,有的人賺的盆滿缽滿,有的卻收益平平,那到底如何學會在眾多表象繁華的泡沫裡,識得置業真章?今天就送上一條「灣區好鋪公式」,教你有“金”無險,穩賺穩盈!

灣區好鋪公式一:臨街才是硬道理!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靠“鋪”賺錢,首要注意的,是選個臨街鋪。其中緣由主要有三條“硬道理”:

  | 道理一:臨街商鋪客流更多更穩

  城市綜合體商鋪的客流主要取決於綜合體的人流狀況,更受限於綜合體的動線佈局與業態規劃,來客量相對不穩定。

  而小區街道是附近社區居民出入的必經之路,於此的臨街商鋪,往往正對客流,客群消費頻次更高。

  | 道理二:臨街鋪往往比綜合體鋪回報率更高

  放眼如今的綜合體商鋪,售價往往居高不下,但租金收益卻參差不齊——和品牌實力、運營能力、招商能力、產品設計乃至後續管理都有不可或缺的關聯性——然而這些都是買鋪時難以預估的。

  | 道理三:臨街鋪更靈活風險更低

  據分析,一個社區周邊至少需要有近30種業態(譬如寵物店、奶茶、輕餐飲、母嬰、早餐點、便利店、美容美髮……等等)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對比起綜合體商鋪,臨街商鋪的需求量更大。

  此外,受到電商衝擊,大型綜合體商鋪的生存、運營更是挑戰重重。而臨街商鋪主要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為主,客群、租金都相對穩定,因此風險相對較小。

灣區好鋪公式二:跟著交通樞紐來!

不過,置業灣區鋪,想要穩盈在握,單單地段臨街還不夠,還得毗鄰城市軌道交通。

  以深圳的商鋪為例即可見一斑。深圳南山海岸城於2006年首批商鋪發售時均價才3-4萬/㎡,2007年發售第二批商鋪,當時的價格為6-7萬/㎡。而繼2010年深圳地鐵2號線開通後,海岸城一個大約20㎡的拐角鋪售價現已售至約37萬/㎡,最高成交價曾賣到60多萬/㎡。(數據來源:中原地產)由此看出,軌道交通為商業產品帶來的升值空間不容小覷。

  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出席某論壇時曾對投資提出過幾條建議,其中一條就是要投資軌道物業。放眼全球,無論是紐約華爾街、東京銀座區,還是上海浦東、北京國貿,凡大都市商務密集之區,均為地鐵、軌道發達之地。當軌道交通時代強勢來襲,沿線物業增值幅度與投資空間明顯優於非沿線物業,這已成不爭的事實。(資料來源:搜狐新聞網)可見,如何在軌道規劃時期便瞄準其周邊商鋪,把握其巨大升值潛力,便為“穩盈”的關鍵一步。

灣區好鋪公式三:選發展潛力大的區域!


收好這條,灣區商鋪投資公式,置業不踩坑

有了臨街優地段、軌道交通加持,鋪子已基本備好了賺錢屬性。不過「灣區好鋪公式」中,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置鋪於潛力發展區域,才有更可能執掌繁華,財源滾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