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儿子14岁,把自己关在房间打游戏,脾气暴躁,休学在家,不与外界交流,咋办?

手机用户9372814577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游戏,又是游戏,还是游戏!现在的学生,只要不爱学习,大都跟游戏有关!

有大学生沉迷游戏遭退学的,有高中生沉迷游戏被劝退的,有初中生沉迷游戏做出过激行为的……

沉迷游戏,不仅让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还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不听父母管教,产生自闭、孤僻、性格怪异、出言不逊等性格特点。

孩子一旦沉迷于游戏中,倘若没有外界因素干预,孩子往往是难以自拔的,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咱们回到问题上来。

儿子14岁,把自己关在房间打游戏,脾气暴躁,休学在家,不与外界交流,咋办?

老穆在解析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类似案例,或许能从中受到启发。


类似案例——家中独子,父母宠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打骂孩子,孩子最终初中未毕业就退学了,谁之过?

孩子是家中独子,也算是老来得子,因此,父母俩格外疼爱。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孩子。有什么好玩的,都要买来给孩子。孩子一不高兴,父母就使劲地哄他,逗他开心。

当孩子稍大些,孩子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贵。当父母满足不了时,孩子就大喊大叫,父母没办法,只能想法设法地来满足他。

终于有一天,父母老了,再也满足不了孩子了。而孩子也开始嫌弃父母了,不再愿意与其交流,也不想学习了,整日在家打游戏,更不与外界交流,无论父母怎么说,就是不听。

孩子母亲在跟我们诉说时,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朋友们,通过这个案例,大家是否能一眼看出孩子的“病因”所在呢?对了,那就是过度的溺爱,过度的满足。

接下来,老穆根据自身经验,给家长一些建议,如下:

(一)先打开窗户,然后再进行对话。

父母的第一步,不是说服孩子重返校园,而是要先打开孩子的心窗,让孩子能够信任你,愿意同你交流。倘若孩子都不想与你交流,那又怎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呢?

趁孩子心情大好时,提议带孩子出去转转,或与他聊一些开心的事情。(起初阶段,不要谈上学的事情,更不要谈学习的事情,因为你谈了,孩子不但不高兴,说不定还起反作用。)

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不再排斥与你沟通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将话题引申到学习上。


(二)了解孩子需求,找出孩子变化之大的根本原因。

当孩子与你建立信任关系后,他也会愿意告诉你原因,毕竟他只是个初中孩子,不会有那么深的“城府”。

当孩子告诉你原因后,你也先不急着帮其解决,而要事后思考,想出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请有经验的人帮忙,替你出谋划策。


(三)鼓励孩子先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感受生活的热情。

家长可先鼓励孩子走出去,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忘掉游戏。

比如一起爬爬山,散散步,打打球,带孩子钓鱼,或其它娱乐活动,激发出孩子对生活的热情。


(四)询问孩子接下来的打算,并以过来人的身份予以引导

有了之前那么多的铺垫后,家长就可以询问孩子今后的打算了,相信孩子也愿意说出来。

孩子的想法往往比较简单,无非就是那几种:

【1】我要出去打工;

【2】我要靠打游戏养活自己;

【3】我要学一门手艺。

当孩子说出想法后,家长先不要予以否定,再听听他的职业规划,然后再予以指导,鼓励孩子去落实这些计划,越快越好。


(五)让孩子吃点苦,吃点亏,或许这是孩子重返校园的催化剂。

孩子在落实计划时,父母可静静观察,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并说:“路是你选择的,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当孩子落败时,父母可这样建议:“我倒有一个好工作介绍给你,坐办公室的,但是呢?人家要求中专学历及以上,你看怎么办?是中考毕业后上个中专,还是一辈子吃苦?”

这个时候,孩子必定会犹豫的,家长该怎么办?接着往下看。


(六)告诉孩子,现在初中毕业就相当于文盲,学习才是唯一出路,鼓励孩子重返校园。

给您的孩子讲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励志故事,故事要真实,最好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然后再告诉孩子,时代不同了,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学历······

相信到了这一步,孩子大都是愿意重返校园的。

倘若这个时候,父母能请到学校老师或同学的帮忙,相信压在孩子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会被“拿掉”,孩子也就愿意重返校园了。


【结束语】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定要从小抓起,从源头上抓起。不宠溺孩子,不轻易满足孩子需求,适当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早点吃苦,早点吃亏。

当孩子开始出现不服从管教时,一定要及时严厉制止这种行为,莫等待孩子大了,就管不动了。您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我跟你说一个真实的事情吧,身边的一个朋友。

当时他儿子应该是上初一,情况跟你家孩子差不多。额,不上学了?嗯,整天在家里玩游戏,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出门,拒绝跟任何人接触。姥姥在家照顾他,妈妈要上班,每天都是妈妈拖着才肯出门,而且一定是要有足够的理由。有次她的头发长了,妈妈想领他去理发,也顺便让他出来透透气,叫了三天才把他叫出来。

因为玩游戏,他妈妈跟他发过脾气,把家里电脑的密码给修改了,他发现登录不上,差点把电脑给砸了。

妈妈给他找个补习老师,他也配合,不是不想学习,只是不想去学校学习。

妈妈给他找过心理医生,各种层次的都有,什么江湖郎中啊,有资格证的,统统没用。

小伙子长的很帅,个子又高,平时的性格还是挺温和的。就是不想去学校学习,对学校的老师有非常大的意见,在家里玩游戏,可能让他更多的能找到认同感。

就是这样一个让他妈妈头疼无比的孩子。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国外,每年回来一次,每年他妈妈带他去看他爸爸一次,可以说,在他十二三岁的生命中,他的爸爸是一个没有多少温度的人。

他的妈妈是保险公司的高级主管,做保险的人大家都清楚吧,非常的忙。而且做保险的人性格都比较爽利,所以对这个儿子来说,妈妈还是比较强势的。

从小呢,孩子是由姥姥带大的。姥姥特别溺爱他,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虽然已经是一米八的大小伙子了,在姥姥面前,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就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得这个孩子性格比较软弱,但是在家里会比较蛮横。

在小学的时候,经历过一次不公正的待遇,跟同学打闹,被老师罚做引体向上。他不敢跟老师说不是他的错,更不敢跟老师说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他的腰不太舒服,从此烙下了一个病根。

他的厌学也是因为受到了老师不公正的待遇,当然,这个不全怪老师,老师眼中看到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相,但是他不会去辩解,只是选择生硬的对抗。

后来他妈妈尝试去学校跟老师沟通,老师也跟她道了歉,学校也给他转了班,可是没用。一个周之后,他依然厌学。

最后的结果是,他妈妈辞职了。在家里陪了他一个月。也不再给他找心理医生。同时给他办了转学手续,在新的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

所有的一切,对于这个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

再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高中。

听同学说,他是同学的开心果。

我一直在想,孩子厌学,除了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问题,除了孩子自身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一定是在父母身上。

《银河补习班》里的马飞,是一个被学校的老师,同学,还有自己的亲妈,嫌弃的一个孩子,他们认为马飞脑子有一些问题,是不是智障不好说。可是马浩文认为自己的儿子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用他的信任、关爱、鼓励和理解,帮助马飞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最好的补习班是什么呀?就是父母的陪伴,用心的陪伴。


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肯定,才会像网络游戏中寻求肯定。如果父母不是孩子人生中那个托底的人,不是他受伤了可以疗伤的港湾,他就会对这个世界失望,沉迷游戏一定是这个世界中有一些他想回避的现实问题。

建议多看一下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视频,关于青少年养育问题,她有很多一针见血的见解。

无论是专家的话,还是亲朋好友的话,孩子是自己的,事情也是自己的,别人只能给建议,不能给你满意的答案。用爱和心血将他挽救出来。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许晋尧尧尧


我和你一样痛苦,因为五年了,每天都在受折磨。

我儿子初二下学期迷恋上网游,当时十三岁,初三己不大上学了。初四一边玩游戏,一边找人补课,好歹考上了高中,如今要上高三了,没上过几天课。但孩子居然还梦想着高考,隔三叉五去补习班学一学。

初中时严厉管教没收到效果。我们夫妻俩就带孩子旅游散心。逐渐恢复亲子关系。可惜效果不明显,我们又参加了两年多的亲子教育学习,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又带孩子去心理辅导。孩子脾子是好多了,无过激言行了。因为之前关系差时,孩子经常去网吧不回家,还在宾馆一住半月不回家,去洒吧混,纹身,染头发,甚至早恋。唉,至少现在在家是安全的。

孩子现在说能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离开家。现在也不说当职业玩家了。

小时候是溺爱,要求基本满足。没有劳动习惯,现在基本反锁在屋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作为父母沟通还是困难,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写了很多,没有条理,但愿能给您一些启发。


ashui581


对你儿子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分享一个我接触过的跟你儿子相似的真实案例吧。这是一个女生,脾气跟她接触过的人都说你要顺着她来,要不然惹到她了后果很严重。初二(八年级)一年在家休学一年,就是在家整天玩手机打游戏也不大出门,初三(九年级)也就是今年过完暑假不知道怎么想通了,自己去学校找校长申请留级重上初二,结果开学没坚持一个月又不去了,家长也是头疼的没办法,听从邻居的联建议把她送到外地的一所类似于管教的学校,也会按照进度学习初中的文化课知识,相对来说比在原来学校要好一些,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了。

我是觉得,首先要先找到造成儿子目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如何改正跟儿子一起列出来一二三,达成共识一起去改正。实在不行可以强制让孩子去吃吃苦碰碰壁然后再结合实际讲相应的道理落在实际行动上来解决。14岁的孩子不能这样放任不管颓废下去


坚强的图图


这种情况本人建议你强势介入,当时我儿子也这样,经过我和儿子不断努力,今年终于考大学了,儿子估计还能考上好大学,最次也能上个山财之类的,看到这个结果我和孩子努力没有白费。和他沟通,明确告诉孩子不会让你在家呆着,颓废下去的。必须学会一技之长,将来养活自己,上技校学点本领,必要也可让戒网学校帮忙,坚决不能让孩子呆在家里,一年多努力就把孩子弄过来了。希望对你帮助,哪些乱七狗糟的机构没用,还是父母耐心努力和保持良好关系,相信你的孩子也会好起来的。


会说的鱼1


和我亲戚家孩子类似。是个女孩,刚上初中说要电脑查资料,就给买了个电脑,后来发现通宵打游戏,白天上课睡觉。初中毕业考上幼师,两年制的,在读到一年半的时候学校通知家长领人。说一个学期旷课172节,开除。问她为啥不上课,她说睡觉。还是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那不读书总得出去工作吧,她自己跑去医院开了个抑郁症的证明,说不能工作,有病。于是就在家啃老,现在二十岁了,打游戏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又喊又叫的。跟家人没法正常沟通,家人的话都不听,只听外人和网友的。除了要钱,家人的电话都不接。养到这种孩子挺绝望的。老人还在外面打工来养她,她就是玩。就是个废物,家人说养到哪天算哪天吧。死的时候把她一起带走。


周周140187763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宝今年11岁,有段时间沉迷游戏,夜里很晚偷玩手机。我当时并没有凶骂他,反而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还和孩子尝试沟通后,孩子就没有再夜里偷玩手机了。

孩子为什么为沉迷游戏?

游戏有奖励,能找到自我成就感。孩子过度沉迷游戏,说明他们现在生活中不被认可,经常被负能量包围,他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和自我的肯定!这和父母不经常陪伴有关,也和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关系。

现在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没有办法抵抗手机的诱惑,所以平时孩子在家,我都放下手机陪孩子,周末陪孩子户外运动,这样孩子就很少玩手机。

拯救孩子的方法

全家开个家庭会议,多倾听孩子的想法,或者带孩子出去旅行玩几天。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休学的。孩子除了游戏还是喜欢什么,多带孩子户外运动。或者孩子同意给孩子换家新的学校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父母要来学习亲子课程,都是免费的。14岁的孩子也是叛逆期的时间,多买书回来研究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孩子有问题,父母多从自身上找原因,父母先改变,然后从多给孩子输入正能量,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生活中感觉到你们的爱和认可。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请多多包容。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有免费实用的音频亲子课程和中医育儿方法,有需要的请关注留言,传递正能量,关爱每个孩子!

书霞育儿说


孩子还小,有很强的可塑性,家长千万不要放弃,想当初我儿子也是休学在网吧,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如果孩子不是内心受伤,怎么会愿意躲在家里靠游戏来寻找快乐,如果父母没有同理心,是无法体会孩子内心的挫败感的,我的儿子现在考上大学,每次看到他伏案学习的样子,我都庆幸我当初做的有多么正确,一步步陪伴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看到一个阳光的孩子,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多多学习如何做个能引领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走过灰暗,迎向向往的每一天


母婴心理之家


说什么也晚了,一开始就不能让孩子接触这个,孩子自控能力差,我们大人还会控制不住想玩!!

个人见解不对勿喷,如果我儿子以后这样啊,我跟他一起打,不告诉他,游戏里虐他,就追着他打。。!!如果是那种不能追着打的游戏,我就告诉他要跟他一起玩,玩的要比他厉害,让他崇拜我,这样他会听我的


宇你说l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现在的俩娃妈。孩子天天玩游戏,不上学,不与外界交流,这个问题我来解答。

您的孩子14岁,现在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玩游戏,不肯上学,也不与外界交流,这看似是一个手机成瘾的问题。其背后,却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孩子是否是“游戏成瘾”?

虽然说游戏有令人上瘾的心理机制,但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能够正确地使用手机,而真正达到游戏成瘾程度的孩子是很少的,有数据显示这个比例大概只有0.3%到1%。我们在心理学上也有比较严格的游戏成瘾的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上游戏成瘾的标签,而是要积极地帮助孩子进行调整。

其次,如果能够判定孩子确实已经游戏上瘾,单纯依靠家庭的调整可能还不足够,您还需要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游戏是孩子回避内心冲突的方法。

我们在心理学中,发现很多孩子喜欢玩游戏,其实是他们应对强烈的心理冲突的一种方式。

14岁的孩子已经进入到了青春期,这时孩子会有强烈的自主渴望,他们不再想听别人的,而是想听自己的,做真正的自己。但这个时候,学校的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而家长也常常没有做好调整,这些都可能让孩子产生内心的冲突,混乱和虚无,会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游戏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而且在游戏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游戏就像是一种麻醉药,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去解决孩子的问题,但确实能让孩子暂时不去面对问题,让他们感觉不到冲突。所以很多孩子宁愿沉迷在游戏当中,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状况。

父母应该怎么办?

1、保持家中的和谐。

因为家庭内部的冲突越是频发,越是激烈,越是无法解决,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比如说,家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等在无形中都会给孩子产生影响。所以,要让家中保持比较和谐的环境,避免孩子无意识的逃避。

2、父母要积极的跟孩子沟通。

特别是父母,不要靠自己的经验来猜,来推测,而是要直接问孩子他到底想要什么,是什么困扰了他?我们要帮助孩子去探索自己,体验自己,如果孩子长期逃避外界,逃避社交,他跟自己也会越来越失去沟,最后,现实世界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虚无的感觉。

3、父母要降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树立过于远大的目标。

您的孩子现在连门都不愿意出,那就不要总想着让孩子能够回到学校,取得好成绩。也不要期望将手机游戏这些统统从孩子的生活当中剔除掉。而是应该先树立一个更简单的目标,减少孩子每天在游戏上的时间,逐步恢复比较正常的作息时间。其间,不能要求孩子迅速的改变,而是要遵循孩子自己改变的规律。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多陪伴孩子,用其它方式替代游戏的作用。

比如说可以陪孩子出去旅游、运动、玩乐器、画画等等。要找到那个能够让孩子同样觉得有乐趣的事情,陪着孩子去做,然后在过程当中不断地肯定孩子、鼓励孩子。直至这个新的兴趣可以替代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5、寻求同伴支持。

很多游戏成瘾的孩子都缺乏同伴和团体的归属感。可以尝试帮助孩子结交新的朋友,亦或者和跟你们具有同样问题状况的家庭结伴互助。

最后,如果孩子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还是要请专业的人士来帮助。

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