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於個人用戶而言,除了筆記本外,一臺臺式電腦算是工作娛樂的得力助手吧,本文手把手教學,從選購配件到動手組裝,完成一整套的電腦的組裝操作。

話說年前,那臺跟了我10年並且性能還沒淘汰的電腦,終於在一次正常關機後,犧牲了。那天早上起來開電腦,點不亮,沒任何反應,完了,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畢竟這電腦有些年份了,一臺電腦滿打滿算跑6年算是相當不錯來的了,這臺可是用了10年了。原先一直擔心我組的RAID會掛掉,造成數據丟失,沒想到的是主板掛掉了,徹底報廢了。換主板是不可能的了,畢竟10年前的東西了,配件也算基本廢了,不是接口不對,就是標準太老。唯獨把刻錄機拆下來複用了。

老電腦燒了也就燒了,畢竟數據是真重要啊,無奈就了外面有數據恢復能力的電腦店,拿去先檢測一下,最終斷定是南橋芯片燒了。那就恢復數據吧,在我的印象中RAID0如果磁盤壞了,數據鐵定是找不回來了,微軟也沒辦法。目前我這個磁盤肯定沒壞,至少有恢復數據的基礎。修理店老闆倒是有工具,專門恢復陣列數據的PCIE卡和配套的軟件。終於把我的數據都找回來了,浪費點票子。

話說回來,不是裝電腦麼,扯了這麼多,算是前景提要了,諒解。組裝一臺電腦其實很簡單,稍微有點動手能力的朋友都可以自己攢機。接來下我說說攢機的一些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想到哪說到哪兒,可能沒什麼章法,見諒,全文約6000多字,全部看完需要花幾分鐘時間。

關於選擇配置的一些基本套路

首先就是要有預算,而不是看配件下單,土豪除外。有了預算以後,作為一個熟練的裝機員基本可以評估出來配件的型號了,不是太熟悉配件行情的也可以評估出來配件的價格和型號選擇範圍了。為什麼說能評估出價格範圍呢,其實很簡單,核心的三大件,外加顯卡,其它配件價格影響影響因素小,舉個例子,預算在5000元,第一個就要問的是否涵蓋顯示器,如果算顯示器,那顯示器沒有特殊要求的,預算就減1000,剩下4000塊錢,CPU,主板,內存,顯卡四個大件平均在800一個,就可以圈定選擇範圍了。(這兩年內存漲價有點離譜)。對於個人新手來說有了價格範圍或者型號概念的話,剩下的就是工具了,推薦太平洋自助裝機,在太平洋電腦網右上角有個按鈕。或者採用京東的自助裝機,在京東電腦板塊,上面有個裝機大師。京東的這個裝機大師有個不好的就是配件選擇方面,沒貨的就選不到,當然你如果想在京東買配件,沒貨選了也白選,像西楓裡這種狂熱的天貓死硬份子,堅決是不可能在京東購物的,畢竟二手東的名號不是隨便叫的。

CPU的選擇

CPU是一臺電腦的大腦,大部分的運算都是需要CPU直接或間接(GPU承擔了某些運算的一部分)的參與。目前用戶層面桌面PC選擇CPU也就兩大廠商,Intel和AMD。兩家廠商的特點我就不介紹了,大多數人都瞭解。我就提兩個方面,用AMD的CPU可以搭一個3A平臺(自行百度),選Intel特別要注意代際變化和兼容,不過好在主流的都是兼容的(上次公司電腦就把我坑到了,那是個非主流的機器)。這裡就我的CPU來說下選擇因素,首先Intel的產品定位,Intel分為高端的酷睿,中端的奔騰和低端的賽揚。酷睿又從I3,I5,I7,I9依次分級(前提是同一代級的),一般I3的雙核是I7的4核中的兩個,說白了就閹割了一半,I5四核是比I7效能略低的核心,I9土豪專用。博主的預算是不超過7K,含顯示器,所以6000的主機來說,四大件佔比80%的費用,CPU的選擇範圍就在1200元左右,而我估了一下主流的主板一半都在800多塊錢,所以將400多的預算加到CPU上,CPU的價格到了1600左右,選擇盒裝產品,I5-8500直接進入首選範圍。至於盒裝和散片的概念請自行百度,早些年打磨散片坑人的奸商比比皆是,所以一直對散片無好感,另外盒裝的散熱風扇我是覺得足夠用了,如果你是大型遊戲的狂熱份子,或者專業作圖的,建議換個專業的散熱器。另外有了型號了,其實接口就已經固定了1151的針腳。

主板的選擇

選定了CPU後,主板的選擇其實已經圈定了,選擇合適的芯片組就好了。什麼是芯片組?既然是組,那就不是一個芯片,通常我們說的芯片組是指南北橋芯片組合方案,例如說Z370,B360,H310這些,前面說AMD的時候講到3A平臺,其中一個A就是AMD的芯片組,例如X470芯片組。芯片組說了這麼多具體啥用,主要是匹配不同的CPU和提供不同的擴展。前面說Z370、B360、H310其實都是intel300系列芯片組,其中Z370定位高端,B360中端,H310低端。舉例來說:適配性方面,他們都支持8代酷睿,而如果你需要超頻,那麼只能選Z370,B360和H310是不支持超頻的,擴展性方面,Z370支持三個M.2接口,B360支持兩個M.2接口,而H310只支持一個M.2接口。對於我們普通用戶,超頻什麼的是不可能的了,會玩超頻的你肯定也不會看我這篇博文了,所以B360作為家用主流首選,價格更合適。說完芯片組,我們再來講一下板型,你會經常看到為什麼主板有大有小,這就是所謂的板型了,遵循的是ATX規範。主要分ATX大板,ATX小板。還有一種mini板。ATX大板就是標準的全尺寸主板,小板叫microATX。區別就是尺寸,尺寸大小又關係到插槽的多寡及散熱和電磁干擾性。家用建議使用ATX大板,比如博主這塊B360 HD3,當然對應的這個主要的小板型號是B360M-DS3H。說完板型,主板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所謂供電方案,主要是幾相供電,簡單理解就是供電相數越多,CPU越穩定,特別是需要超頻的,供電相數太小會不成功哦。

內存的選擇

作為普通用戶選擇內存第一要素,除了價格外,當然是容量。容量的選擇是根據需求來的,隨著系統和軟件現在佔用內存越來越大,現在跑個WIN10,8G起步。除了容量,內存我們還需要關注哪些指標呢?第一個是內存規格,我們通常說的DDR4、DDR3就是規格不同,買的時候看下主板支持的規格。第二個是頻率問題,拿DDR4來說常見的有3200、2666、2400、2333。選擇的時候,就高不就低,比如主板主持2400的內存,你可以選2400,2666這些大於2400的都可以,但是不建議買2333這樣的了。如果玩內存超頻的就另一種說法了。第三個需要注意的是所謂通道技術,也就是常說的內存雙通道技術。例如現在要電腦配置8G內存,是選擇單條8G還是選4G*2呢?理論上雙通道模式下內存讀寫速度比單通道要快一倍,如果內存價格差距不是特別明顯的情況下,雙通道是首選,單通道最後考慮。現在很多主板都有四個內存插槽,有些主板做的人性化一點,四個內存槽的顏色是不同的,顏色一致的就組成雙通道方案了,插內存的時候對應一下即可。7P組笛大佬說一般插1、3槽,我印象中只是習慣問題。如果四根槽默認支持的頻率不同,優先選擇高頻率的兩根。至於單通道沒啥好說的,那啥,什麼,你要插3根內存,你就當我放屁沒說話好吧。最後對了,如果雙通道的話,最好是同一品牌同一規格的內存,最最最最好是同一批次的。博主用的威剛,其實博主對OCZ戀戀不忘。

顯卡選擇

顯卡關乎大家對顯示性能的追求了,關於核顯和獨顯的區別就不用科普了吧。我們來說說獨顯,它其實是分遊戲顯卡和專業顯卡的。從芯片角度分,又有A卡和N卡的區別,A卡就是前面我說3A平臺的最後一個A了,AMD的芯片方案,A卡公司在被AMD收購之前我們一般叫ATI顯卡,就是A卡,另外一個就是NVIDIA顯卡了,即N卡。如果說一定有什麼區別,那麼A卡在作圖領域肯定比N卡牛逼,在遊戲領域N卡絕對比A卡優化的要好。就這點區別了,如果對遊戲要求不高,經常做設計無論是平面還是3D設計,A卡會相對好些。如果追求大型3D遊戲效果,那麼N卡好一些。拋開這些,至於顯存大小,顯存位寬,顯存頻率,流處理器數量這些只要從指標數值就能判斷出來,我就不說了。說點別的,比如玩個顯卡交火,A卡的方案叫CrossFire交火技術,N卡叫SLI交火技術,玩這個需要綜合看下主板和顯卡的雙向支持程度。比如樓主10年那臺雙卡交火性能,用硬件評測的話,性能仍然在主流位置。啥,你讓我推薦品牌?這不太好吧,一般針對普通用戶選擇,我所認為的一線大廠,A卡的一線大廠是迪蘭恆進和藍寶石,N卡是影馳和七彩虹。博主這塊顯卡其實標配應該選GTX1060的,首選是預算我摳的比較緊,第二我對顯示性能沒多大要求,很多年不玩大型遊戲了,所以選了個加強版的1050ti,價格比1060便宜,性能損失不是很大。

固態硬盤的選擇

其實博主真的很多年不關注硬件了,固態硬盤這幾年更新也很快,只要關注接口和讀寫速度就好了,M.2的硬盤肯定比SATA3的要來的快。固態硬盤的缺陷也很明顯,讀寫次數的上限,老化速度,存儲機制。固態的優勢就是快,所以用來裝系統和裝軟件不錯,因為這些缺陷所以不建議用來保存數據。並且萬一硬盤掛了,機械硬盤最差也好歹能開盤,固態就徹底嗝屁了。有個小技巧,固態硬盤不建議把數據塞滿哦,因為存儲機制的問題,最好用個百分之八九十就別裝東西了,它不像機械硬盤能寫到最後一根磁道。

機械硬盤的選擇

這個就更沒啥好說的了,就一句話,日立的盤說多了都是淚,希捷和西數隨便選吧,除去價格,無非關注容量和緩存。細數早些年的綠盤事件,博主比較害怕,所以經博主的手裝的機沒有西數的東西。緩存越大越好,至於NCQ啊這種指標和其它新技術沒啥可關注的,因為感官上你是體會不到的。

電源的選擇

如果說CPU是大腦,那電源就應該是心臟,一個人心臟不好,這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電源的主要作用是將市電轉換成各種電壓、電流和功率指標的電力供給不同的配件。電源主要關注的指標通常只有功率,也就是說多少瓦來著,像B360的板子起碼300W以上的電源帶動。而我們所看到的電源功率通常是額定功率,實際功率是不足的,這裡就會引入了一個指標叫轉換效率,根據轉換效率不同,為了更直觀的瞭解電源,有個叫80PLUS的標準,通常有金銀銅三個等級,除此外還有白牌80PLUS和鉑金80PLUS,貴金屬這東西你看哪個貴,就哪種80PLUS更好。如果計算一臺電腦大概需要多少功率,還是回到四大件身上,簡單而言,一個CPU預計需要90-120W的電力供應,主板需要50-100W的電力供應,一個顯卡需要60-100W的電力供應,2根內存需要20-30W的電力供應,其他配件電力損耗就很小了,這樣算下來差不多300W的實際消耗,那麼額定功率按照80PLUS的轉換標準,滿載約要400W以上的電源。

顯示器的選擇

這個屏幕尺寸、分辨率、延遲、材質、接口類型,很多喜歡外設的朋友這個比我都專業,我就不說了,我就是比較喜歡三星的色彩還原度。

機箱和散熱器的選擇

那種花哨的亞克力材質,算了吧,追求殺馬特風格的氛圍燈,各種水冷炫技的搭配,不是我說的重點,我說的重點是有兩個,一個是機箱尺寸,中塔機箱,標準機箱,小機箱,搭配你的主板的,別選錯了。材質,主要集中在鋼板厚度,鍍鋅塗層,和開孔方式。啥?這有啥用?因為隔離電磁輻射在電腦上最有效的就是鍍鋅鋼板,材質越厚,鍍鋅塗層越厚,效果越好。機箱上的開孔是正六邊形的孔最好。散熱器的選擇,如果不玩水冷,風冷方面,CPU盒裝風扇我覺得夠了,你可以適當搭配一個機箱後置12釐米的風扇負責抽風。這樣散熱就不是問題了,有些好的機箱風道設計的很好,再輔之以背板走線,即便是夏天沒空調,散熱也不是問題。

其實說了這麼多,很多深層次的參數博主並沒有提到,比如說CPU的納米制程、緩存大小、超線程、虛擬化技術。因為這些對於普通用來說,不影響你選擇配置,更多的和資深硬件玩家有關。

最後來手把手裝機教學

圖片我拍的比較少,很多步驟自己一個人裝機就忘了拍照了,我儘量把裝機順序講清楚。裝機之前的注意事項,首先你需要一把十字口螺絲刀。剩下工具都可以不用了,裝機之前,特別是這大冬天,一定要除下靜電,你穿個毛衣,滿身靜電去接觸電子配件,保不齊就把那個電子管或者電容給擊穿了。除靜電辦法先去洗個手,用手接觸下金屬的自來水管。或者大件的金屬物體。

先來看看配件全家福。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裝機第一步取出主板,除去外層的防靜電袋。放置在一個平整的平面上,有些主板自帶減震海綿,沒有的話直接放桌子上就行,別有水就好了。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去掉CPU插槽保護蓋,打開固定卡座,如圖這樣。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取出CPU,平穩放置在CPU插槽上,注意放置的位置,看一下CPU四個角,有一個角有一個三角形的標記,同樣在主板CPU插槽上也有一個標誌(標在卡座的金屬上面的),兩個標誌對應起來,並且CPU和插槽均有缺口設計,防止放錯,放上CPU卡住卡座就OK了。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插上盒裝風扇,風扇底部和CPU接觸部分已經預塗了散熱硅脂,別用手去摸,將風扇四個腳對齊主板上CPU插槽周圍的四個孔,用力按下風扇的插腳,聽到咔噠一聲就OK了,按的時候注意,對角用力。然後將CPU風扇的插頭查到主板對應的CPU風扇插腳上,一般在CPU上方的位置,有個C_FAN的標誌,並且帶有防反插設計。插上就成功了。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接下來安裝內存,將內存從包裝中取出,打開內存插槽兩端的卡扣(掰向兩側),在內存插槽上對應插上,內存和插槽有缺口設計,防反插。用兩個大拇指在內存的兩端均勻用力,直到內存插槽兩端的卡扣自動卡到位。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然後裝上固態硬盤,博主的是M.2口的固態硬盤,如果有多個M.2插槽,看下主板上是不是有標註不同的速率等級,優先選快的那個,基本都是靠近CPU的那個。說來也糗,博主這幾年沒裝機了,到手的M.2硬盤因為被主板上的接口箭頭誤導,還以為要一個數據線。插好固態硬盤後,在尾部的螺絲擰鬆,把固態硬盤的半圓缺口卡進去擰上螺絲即可。

接下來我們要折騰機箱了,打開機箱兩側蓋板,將主板輕輕放到機箱內部,看一下主板固定螺絲孔和機箱對應位置是否都有螺絲母座。比對完成以後,主板放一邊,把沒有沒有螺絲母座的先擰上,就是圖中這樣的螺絲。把主板自帶的一個金屬擋板裝到機箱上,用螺絲刀背部輕敲幾下,知道四周都卡到位,注意,這個擋板四周很鋒利當心割到手。然後裝上電源,電源很簡單,電源卡到電源卡座上,用四個螺絲在機箱外部固定就好了,然後把電源線全部從機箱內側隔板上的空穿到另外一邊,用於背板走線。如圖這樣的。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裝好電源以後,再次把主板放置到機箱內部,把所有螺絲固定上,全部對角操作。不要用力擰太緊,免得把PCB板擰裂了,能固定不動即可。然後把顯卡插槽對應的機箱擋板掰掉,用手來回掰一下就斷開了

弄完以後我們裝上機械硬盤、光驅(如果有的話)、顯卡。機械硬盤在機箱前半截有對應的硬盤卡座,有些比較好的機箱,硬盤卡座是免螺絲的,塑料卡扣卡上就行,博主這個是上螺絲的。顯卡插的時候和內存一樣,先掰開後面的卡扣,然後插上顯卡,手指在顯卡兩端用力知道卡扣到位,然後把顯卡和機箱接觸的技術卡座對應機箱上的螺絲孔,擰一個固定螺絲。這樣就完成了所有配件的安裝。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接下來就是重要的插線步驟了。插線主要是不同配件的供電接口是不同的,簡單看一下你就懂,首先是最大的主板供電口,等下我在後面另配一個圖片用來說明。然後就是CPU、顯卡和機械硬盤的供電,幾種插頭不一樣的。不會搞錯。最後就是主板跳線的安插了,這個比較棘手一點,很多人搞不清。我們先來裝AUDIO的插頭,圖中這個藍色的,插到對應的插座上,主板上有標識。針腳有缺少,插頭有實心,這也是防反插設計。再插黑色的這個USB對應的USB插座上,有些機箱有獨立USB3.0接口的,記得插上。剩下就是電源開關重啟按鈕電源指示燈和硬盤指示燈的插頭了,主板做的比較好的都用對應顏色標註了,實在搞不清的,翻一下主板說明書。電源插頭一般是PW+-,電源指示燈是PWLED+-,重啟插頭是RES+-,硬盤指示燈HDD+-,這幾種針腳因為有正負極,只要對著主板上標註的插上即可,如果主板因為印刷的問題,看不清或者沒記錄,那就翻一下手冊或者官網上查下指南就行了。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如何組裝一臺電腦,攢機攻略,手機族勿看

在插線的時候記得根據插座在主板的位置,插線從機箱背板上不同的孔穿過來,多餘的線就留在背板後面就好,插完內部各種線,接下來線束稍微整理一下,特別是CPU風扇的線,要預估下別被風扇葉片打到,如果過長可以打個圈圈留在那兒。然後就在外面接上鍵盤鼠標和顯示器,通電看下能不能點亮吧。沒問題就撞上機箱蓋板完成了。

至於後面BIOS設置、硬盤分區、裝系統不是本文探討內容,這裡就不講了。這樣就完成了整套電腦的硬件組裝。前面大篇幅的硬件選擇內容,可能有不準確的,都是基於博主自己的經驗和喜好來的,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