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張愛玲1952年從上海繞道香港,之後赴美,再也沒有回來過。甚至連親生父母辭世,也沒有見過最後一面。

作家葉兆言說:“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她的人生,真是奇特。一別,便是一生。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張愛玲自出道後,盛名至今不減。她的文字都是小資文學,表達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情愛愛,在上世紀40年代國難當頭的歲月,無疑不太合時宜。

更有甚者,說她是漢奸之妻,她寫的作品當然就是“順民文學”,是沒有骨氣和地位的。

“出名要趁早”

這些都要從張愛玲的奇特身世說起。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張愛玲有著顯赫的家世,祖父張佩綸是清末“清流黨”重臣,祖母是李鴻章的大女兒,外祖父是首任長江水師提督。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敗落。1915年,張家少爺張志沂與黃家小姐黃逸梵結婚,當時被譽為門當戶對的“金童玉女”。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五年後,張愛玲出生在上海。但她的童年並不快樂,可謂是嚐盡世態炎涼,看透人情冷暖。正如她所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幼年的張愛玲(左)與弟弟

張愛玲的父親是一個附庸風雅的紈絝子弟,整天和一些酒肉朋友吃吃喝喝,吸毒賭博嫖妓,無一不沾。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張愛玲的父親(左二)、姑姑(右一)、母親(右二)與親朋合影

母親雖也是傳統大戶人家出身,不過思想受五四運動影響很大,追求的是西方文化和生活情趣。在張愛玲4歲那年,母親為了抗議丈夫的糜爛生活,衝破家庭的牢籠,和姑姑約好一道出國,去西洋留學。

張愛玲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國王,在自己的世界裡縱橫跋扈,你不要聽我的,但你也不要讓我聽你的。

沒過多久,母親再也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家庭,於是兩人協議離婚,再次遠渡重洋,張愛玲和弟弟一起跟了父親。

很快父親就有了新歡,後媽是民國前總理孫寶琦七千金孫用蕃。這個後媽以脾氣火爆,性格古怪著稱。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孫用蕃(左)

張愛玲在文字裡這樣說:

“我父親要結婚了……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鐵欄杆上,我必定把她從陽臺上推下去,一了百了。”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

有一次爭執中,後母打下了著名的一巴掌。後來有人問起她當年那轟動的一巴掌,老太太淡淡回應道:

“張愛玲成了著名作家,如果是受了我的刺激,那倒也不是壞事,惡名罵聲衝著我來,我八十多歲的人了,只要無愧於心,外界的惡名我認了,一切都無所謂的。”

但後媽反而誣告是張愛玲要打她。父親對張愛玲一頓毒打。身體康復後,張愛玲趁兩個看守換班之際,逃出了這個令她痛不欲生沒有溫度的家。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家庭的不幸,使得有家不能歸的張愛玲,把幾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學習和寫作中。她後來在日記中絕望的說著“希望有個炸彈在我們家,就同他們死在一起我也願意。”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哦,原來你也在這裡?”

曠世才女張愛玲為何愛上了頗有爭議的胡蘭成?

在她最美時刻,遇見了那個外表俊郎、風流成性的胡蘭成。那一年,她23歲,他37歲。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從來都是倔強高傲的她,寫了無數男歡女愛的她,似乎對一切都是瞭如指掌,心知肚明。一旦墜入情網,沉淪到萬劫不復之地。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她不是不知道,他是一個被萬人唾罵、千夫所指的漢奸。但她還是像飛蛾撲火般的投入進這段感情,最終要名沒名,要份沒份。

心裡抱著“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美好願望與胡蘭成秘密結婚,私定終身。

只可惜胡許諾給她的這句話不可能有實現的那一天。在他跟張愛玲兩年多時間裡,他就愛上了武漢的護士小周,接著又是一路護送他到溫州的範秀美,還有上海灘的佘愛珍及日本女子。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這段感情斷斷續續維持三年,高傲的她受不了這樣的心灰意冷。遂寫了一封絕交信: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一轉身,張愛玲果然與過去完全斬斷。正如她在《半生緣》裡接著顧曼楨對沈世鈞說的:

“回不去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她說:“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她看透人性,看透世故,卻又不願世故。

她是那樣的絕世孤傲,那樣的格格不入,註定了她不屬於這個世界。解放後,她在曾經帶給她名和利、那個熟悉的上海,度過了兩年的滑稽生活,終於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出發的行程,轉輾香港,直奔美國。

1956年,她在美國遇到了德裔著名作家賴雅。他個性豐富多彩,知識包羅萬象,處事豪放灑脫。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兩個人相差29歲,這一年,她36歲,他65歲,按年齡算是忘年交吧。兩人一起談文學,談文化,談人生,談閱歷,可以說無所不談。甚是投緣,一見如故。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於是他向她求了婚,但要求她墮胎,不要孩子。這裡面沒有多少愛情,只是兩個人在薄情的世界裡相互溫暖,各取所需罷了。

1995年9月8日夜,那天正好是中秋節,這個璀璨奪目的文學才女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她在洛杉磯的公寓裡去世,享年75歲。7天后才被人發現,房間空蕩蕩的沒有傢俱,沒有床。她孤零零躺在地板上,身上蓋著一條薄薄的毯子。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最後的張愛玲,她死的很寂寞,就像她活的很寂寞,她的一生比煙花還寂寞。

一生七十五載,生在富貴人家,從小失去應有的溫情和愛意,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長大後愈沒獲得丈夫的愛憐,同時受盡世人的嘲弄。

世間再無張愛玲:她寫著風花雪月的浪漫,卻過著一地雞毛的慘淡

她的作品,可能是留在這個世間,證明她真真實實活過的信物吧。

只是世間再無張愛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