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金融战“疫”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特约评论员 吴学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疫情防控企业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3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抗击疫情合计信贷支持超过12543亿元。

资金支持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效率、有速度。开启“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派专人上门服务……银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充分发挥“稳定器”作用,在战疫中展现出坚实的金融力量。这对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金融支持服务疫情防控,既要坚定有力,也要精准有效。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是要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措施,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支持,鼓励中小银行进一步服务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通过加大融资支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消除疫情影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可予以展期或续贷,特别是对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随着疫情防控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恢复生产措施的加快落实,都将为降低疫情对金融市场及整个经济的影响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坚持法制化、市场化的原则下,切实采取措施,深挖潜力,让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还要把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比如,要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行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强化对先进制造业、脱贫攻坚、民生就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保持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