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專注普及學習問題,助力父母幫孩子提高成績

最近一篇《清華再現“神仙打架”》刷爆朋友圈,他們優秀的履歷“嚇壞”了圍觀網友。在感慨學霸優秀的同時網友們也疑惑,天才從出生就是天才嗎?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被同學稱為“天神”的沈天成2015年從精儀系轉入計算機系,薄弱的專業基礎,以及大幅加重的課業負擔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沈天成依然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斷前進著,最終實現了從班級30到前三的逆襲。

而電子工程系的余天呈分享的體育成績表讓我們看到了學霸的另一面:曾經的他,三千米都跑不下來,引體向上成績為0。後來,通過努力他跑了90次陽光長跑(要求為21次),引體向上拉到滿分,併成為清華健美隊成員。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學霸並不天生是學霸,在他們的成長路上,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但他們累積的每一步成功,持續的每一點進步,最終將他們帶到了“神殿”。

01 自我成長力有多重要

與“大神”族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校的另一群為數可觀的“退學”族。曾經的“高考之王”張非可謂是“退學族”中的佼佼者,在四次高考生涯中他一次考入復旦大學,兩次考入清華大學,一次考入北京大學。

張非的高考成績證明了他的天賦不可謂不強,智商不可謂不高,但最終卻沒能持續成長,而在成才的路上半路離場。

寒窗苦讀十數年的天之驕子,如果沒有持續成長的能力,那麼他們的人生依舊會以失敗收場。

1990年,16歲的萊安納多參加了電視劇《成長的煩惱》的拍攝,開始為人們熟知,19歲時憑藉《泰塔尼克號》第一次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年少成名,好萊塢的紙醉金迷沒有讓他迷失,多年來他一直持續發力,最終憑藉《荒野獵人》獲得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和第88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好萊塢有萊奧納多這樣憑藉著強大的自我成長力終於獲得成功和認可的演員,也有許多在成長路上隕落的超星。美國甜心布蘭妮當年風光一時無兩,卻因為過早的成功和目標的迷失,在出了吸毒、爆肥、離婚等一系列醜聞之後慘淡收場。

成長力就是持續不斷成長的能力,沒有它,就像風箏沒有風的助力,花朵失去雨露的滋潤,哪怕曾經輝煌,也終會歸於沉寂。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02 培養成長力,就是讓孩子贏在起點

前陣子,小S的女兒憑藉厭世臉登上了熱搜,網友爭相誇讚許老大堪比超模。但有細心的網友卻被小S超正的育兒三觀所打動。

小S在採訪中向有意進入娛樂圈發展的女兒許曦文喊話:“如果要成為公眾人物,那就得保持最佳狀態!”“你先把臉徹底洗乾淨,牙齒給我好好地刷!”

同時,她也提醒女兒,要當演員,“多讀書,而不是看小視頻,你看小視頻會因為它就變演技天后嗎?”

不錯,要成為明星,光有外表是不夠的,除了有明確的目標,更應該有在細節上嚴格自我管理的態度,在專業領域不斷的積累,否則,成功只會如曇花一現,終不能長久。

憑藉《長安十二時辰》和《少年的你》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易烊千璽,最讓網友感動的,是他的剋制和努力。

熟悉易烊千璽的人都知道,他從小家教很嚴格。別的小朋友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的時候,他就在媽媽的帶領下,四處學藝,四處奔波。

他媽媽曾在一檔節目中說過,“沒有幾個人能經歷我和千璽這些東西,真的很辛苦。而易烊千璽爸爸,也一直引導兒子做事不驕不躁,清楚自己的位置。

易烊千璽的成功來自於自身持續不斷的努力,更來自父母從孩童之初就給予的成長力教育。

每一次優美的蝶變都來自微小的進步,每一場華麗的裂變都源自細小的努力,每一個孩子的鉅變都涅槃自持續的成長。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的,不是智力,不是情商,更不是出生家境,而是伴隨終生的成長力。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03讓孩子的成長目標更清晰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科學家們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向著十千米以外的三個村子進發。

第一組的人既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嚮導走就行了。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有多遠,但路邊沒有里程碑,只能憑經驗來估計行程的時間和距離。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千米都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

結果第一組和第二組的人牢騷滿腹,最終放棄的人多大80%,而第三組的人因為知道了目標,過程中充滿了信心和獲得感,很快就走到了重點。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泛化的目標只能給人方向,在現實的困難面前不堪一擊。真正對成長有指導意義的是將泛化的目標具體化。

所以,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啟迪,目標的引導,和知己知彼的大智慧。在幫助孩子確立理想的同時,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分解目標,讓孩子的目標有清晰的實踐路徑。讓孩子在成長之初就能有仰望星空的宏觀視野,更有腳踏實地的細化能力。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04讓孩子的成長動力更持久

一種“蟄居”現象正成為日本的社會健康危機,蟄居現象研究專家高宏加藤表示,蟄居族一般是聰明又能力的年輕人,因為遭受了現實打擊而逃避社會躲在家中。

可見“蟄居”族缺乏積極進取的內在驅動力。一旦踏入社會,面對壓力和挫折這類年輕人很容易放棄自我,選擇躲在舒適區內蝸居度日。

來自家長和學校的外源性刺激是短暫的,只有孩子內心對目標的認可,對行動的渴望,才是更長久的驅動力。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長首先要注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持續努力的耐力。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智力水平、情商高低決定了孩子的爆發程度有多高,而內在驅動力恰如強勁的心肺,它才決定了孩子的成才之路有多長。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05讓孩子的成長速度更穩定

我有一個同學被戲稱為“偶爾的學霸”,之所以稱他為偶爾的學霸,是因為他的成績實在起伏很大,有時,他能夠考到年紀前三,有時候,他連班級前二十都無法達到。

老師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家長也很苦惱,打過罵過也嚴格教育約束過,但他的成績仍然如過山車般忽上忽下,最終,高考的時候他的成績是在低谷,他名落孫山了。

很多年後,他告訴我,他的成績之所以忽上忽下,是因為他的興趣實在太廣泛了,迷戀過動漫,也迷戀過玩吉他,成績下滑得不像樣了,他學習一陣子,待成績起色了,就又迷失在花花世界裡。

他說自己,就像是一匹野馬,草原上不知道哪裡是家。

清華再現神仙打架:比培養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成績起起伏伏的情況,歸根究底,是因為他們在目標和持續的努力之間,缺乏了“糾錯機制”,最終導致了行動和目標常常相背離。

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糾錯機制——自省。比如,可以請孩子每天都寫一篇自省日記,或者在家庭中設立每週自省日,家庭成員都對自己一週的工作生活做總結,以身作則地讓孩子將自省自查成為終身習慣。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人生就像群山,只有持續攀爬的人,才能到達高峰。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成長力,就是父母給孩子人生最初也是最珍貴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