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民居 (居住建築)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樣式和風格也不相同。在中國的民居中,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廣東鑊耳屋、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贛派建築、 [1] 安徽皖南徽派、福建土樓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蒙古的蒙古包等。 [2]
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

地理學家胡煥庸畫了一條線,從黑龍江璦琿(黑河)到雲南騰衝。線西北佔國土面積64%,人口僅4%,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自古是遊牧民族的天下。線東南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丹霞地貌為主,佔國土面積36%居住著96%人口,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這根線劃出了兩個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看來,水往低處流,人也是往低處流


上 海

石庫門裡弄

石庫門是一種融匯了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民居特點的新型建築。

興業路76號。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漁陽裡,淮海中路567弄。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花園樓房

思南路73號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水鄉古鎮

朱家角。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新場。廳堂。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江 蘇

蘇南水鄉

常熟。元和塘。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蘇州山塘河。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蘇州山塘街。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蘇州城區。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蘇州園林

留園,五峰仙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拙政園,玲瓏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安 徽

徽州民居

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較窄,白色山牆寬厚高大,灰色
馬頭牆
造型別致。

徽州唐
模村。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黟縣宏
村。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歙縣石潭村。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歙縣胡山村。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歙縣北山村。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黟縣塔川村。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江 西

婺源古村落群

婺源慶源。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婺源月亮灣。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山 東

海草房

膠東沿海地區,以石為牆,海草為頂。

榮城生態民居。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浙 江

江南水鄉古鎮

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

烏鎮。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浙南古民居

遂昌浙南土屋。
黃牆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地鑲嵌于山坡梯田間,依地勢佈局的山地村鎮。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遂昌獨山古寨。依山而建,明代建築。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縉雲河陽古民居。元代古民居群。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松陽楊家堂村。村莊坐落在一座環形的山凹中,左右兩翼山巒環抱村莊,風水佈局相當明顯。20多幢土木架構的清代民居沿著山坡一級級向上延伸,是典型的階梯式古村落。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福 建

土樓

明清建築,位於漳州、龍巖一帶。
以土作牆
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交椅形等,各具特色。

振成樓,永定縣湖坑鎮。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承啟樓,永定縣高頭鄉。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裕昌樓,南靖縣書洋鎮。現存最古老的土樓,又稱東倒西歪樓。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南靖田螺坑土樓群。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廣 東

嶺南祠堂式建築

廣州陳家祠。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廣 西

侗族民居

侗寨建築群是以鼓樓為中心,鼓樓附近是歌坪、戲臺、薩堂,繞著鼓樓的是住房圈,再外是禾晾和禾倉,接著是寨門、涼亭、風雨橋。

三江縣。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瑤寨

龍勝。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中國傳統民居(東南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